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研究)/纯粹哲学系列/凤凰文库
0.00     定价 ¥ 54.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58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14049179
  • 作      者:
    作者:黄裕生|总主编:黄裕生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内容介绍
  从研究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着手,着重探讨了基督教哲学为哲学开辟的新问题与新维度。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传播的过程中,与哲学相遇,两者并没有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相互改变了对方,相互造成了影响深远的历史效应。基督教哲学便是这种历史效应的一个集中体现,它既是基督教寻求哲学理解、接受哲学追问的直接产物,也是哲学试图去理解和开显基督教教义的思想产物。
展开
精彩书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奥古斯丁:一个新的起点
  早期教父们在阐述、维护基督教教义的活动中,不管他们对希腊哲学持什么态度,是吸收、利用,还是批判、拒斥,他们都无法回避希腊哲学,因为他们是在一个早已被希腊化了的世界里从事传教与护教的事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不是他们最强有力的盟友,就会是他们最危险的敌人。这既是基督教走向世界的文化场境,也是希腊哲学的历史遭遇。
  然而,即使教父们批判乃至拒斥哲学,他们也必须采取哲学的方式;而因教义解释上的歧见而形成的教派之争也不得不借助于哲学,哲学的明辨说理与反省自识不仅是统一教义的可能方式,而且是基督教争取罗马帝国上层人士的现实途径。所以,不管早期教父们对哲学抱什么态度,他们在希腊化世界里的传教与护教工作同时也在自觉或不自觉、消极或积极地进行一件伟大的事业,这就是沟通与融合哲学和宗教、理性和信仰。我们之所以把这种沟通、融合的工作视为一项“伟大事业”,是因为它既深远地影响了基督教,也深刻地改变了哲学,从而使欧洲人开始在“有信仰的思想”(或叫“有思想的信仰”)里展开自己的历史,而不是单纯依靠思想或信仰来开辟历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早期教父们的工作看作欧洲历史的新起点,而奥古斯丁则是这个新起点的标志性人物。他不仅以一个柏拉图主义者所能达到的深度反省自识去理解、阐释基督教教义,为一系列信条(包括尼西亚会议确立起来的关于“三位一体”的信经)的统一提供了学理上的根据,而且以一个基督教徒的虔诚与执著从基督教信仰中开发出了新的哲学问题,打开了新的思想维度。后面这一点将是本章主要论述的内容。
  按今天的地理版图,奥古斯丁当属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人,因为他的出生地塔加斯特城即属现在的阿尔及利亚君士坦丁区的苏克赫拉斯。不过,当时的北非早已被并入罗马帝国版图,完全处在罗马政治、文化的覆盖之下。罗马人与北非的迦太基人之间进行的长达一百多年的“布匿战争”,并最终以迦太基人惨败而被罗马人征服的历史,似乎也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所以,奥古斯丁从精神到法律上都是一个罗马人。他从小心向往之的就是罗马、米兰这些帝国的中心城市。
展开
目录
作者的话
绪论  信仰的哲学化与哲学的神圣化
“基督教哲学”概念与问题视野
哲学与宗教的界限:什么是哲学?
基督教信仰的内在原则:基督教信仰对哲学的贡献

上篇  奥古斯丁的基督教哲学
第一章  奥古斯丁:一个新的起点
第二章  时间观的变革:拯救现象与捍卫上帝
第一节  时间的内在化——拉开时间与上帝的距离
第二节  内在时间的基本特征与上帝困境的消解

第三章  自由意志与原罪说:伦理学转向
第一节  罪的观念与善一恶伦理学的困惑
第二节  罪的意识与自由意志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自由意志与伦理学的新问题
第四节  自由意志与正当的生活
第五节  自由意志与本性

第四章  历史哲学(一)
第一节  第一部历史哲学巨著《上帝之城》的缘起与主要内容
第二节  罗马城陷落事件引起的反响与奥古斯丁的回应
第三节  诸神崇拜:打不开未来的信仰
第四节  在忍耐与宽恕中打开历史

第五章  历史哲学(二)
第五节  死亡与复活
第六节  历史的起源:世界的起源与两个国度的区分
第七节  历史的目的:两个国度的交会与出路
第八节  历史的自由与必然

第六章  关于上帝的现象学:三位一体学说,或一与多的问题
第一节  作为现象学问题的三位一体学说
第二节  奥古斯丁的三位一体说
第三节  三位一体与人类的心灵(智)结构

下篇  托马斯?阿奎那的证明之路
第一章  引论——亚里士多德主义与另一条道路
第二章  存在者(ens)、本质(essentia)、存在(esse)、本体(substantia)
第一节  本质(essentia/wesen)与存在者(ens/seiende)、存在(esse/Sein)
第二节  本质与复合本体
第三节  本质与单一本体
第四节  上帝的本质与存在(esse/Sein)
第五节  本质(essentia/wesen)与属性(accidens/Eigenschaft)

第三章  托马斯·阿奎那的真理观
第一节  真的东西与存在着的东西
第二节  真理与符合
第三节  真理既在理智中,也在感性中
第四节  真理的永恒与变化

第四章  “神圣学说”与证明之路
第一节  信仰以知识为前提
第二节  通达上帝的五条道路
第三节  对“证明之路”的另类批评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