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最美的散文(典藏版)
0.00     定价 ¥ 39.8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5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1306180
  • 作      者:
    作者:朱自清//(法)蒙田|编者:黎娜
  • 出 版 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散文是文学殿堂中一种影响广泛、备受广大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们,以其洞幽入微的观察力、超凡尘世的秉性、细腻激扬的情愫,凭借生花的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为了让广大读者在*短的时间内迅速、有效地了解中外散文的创作成就,获得**的阅读效果,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100余篇被公认为的上乘之作,辑录成书。本书选文多为名家名作,如培根、纪伯伦、朱自清、徐志摩、巴金等中外作家的经典文章,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外散文的发展脉络和杰出成就。


展开
内容介绍

散文是文学殿堂中一种影响广泛、备受广大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们,以其洞幽入微的观察力、超凡尘世的秉性、细腻激扬的情愫,凭借生花的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而且还感染和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和艺术上的熏陶。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文辞优美、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大师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100余篇美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在体例编排上,本书通过“入选理由”、“作者简介”、“作品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读者登堂入室,领略中外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

展开
精彩书摘

故园春/ 柯灵


故乡的三月,是田园诗中*美的段落。

桃花笑靥迎人,在溪边山脚,屋前篱落,浓淡得宜,疏密有致,尽你自在流连,尽情欣赏,不必像上海的摩登才子,老远地跑到香烟缭绕的龙华寺畔,向卖花孩子手中购取,装点风雅。

冬眠的草木好梦初醒,抽芽,生叶,嫩绿新翠,妩媚得像初熟的少女,不似夏天的蓊蓊郁郁,少妇式的丰容盛髻。 油菜花给遍野铺满黄金,紫云英染得满地妍红,软风里吹送着青草和豌豆花的香气,燕子和黄莺忘忧的歌声,……

这大好的阳春景色,对大地的主人却只有一个意义:“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

天寒地裂的严冬过去了。忍饥挨冻总算又捱过一年。自春徂秋,辛苦经营的粮食——那汗水淘洗出来的粒粒珍珠,让“收租老相公”开着大船下乡,升较斗量,满载而去。咬紧牙齿,勒紧裤带,渡过了缴租的难关,结账还债的年关,好容易春天姗姗地来了。

谢谢天!现在总算难得让人缓过一口气,脱下破棉袄,赤了膊到暖洋洋的太阳下做活去。

手把锄头,翻泥锄草,一锄一个美梦,巴望来个难得的好年景。虽说惨淡的光景几乎年不如年,春暖总会给人带来一阵欢悦和松爽。

在三月里,日子也会照例显得好过些。“春花”起了:春笋正好上市,豌豆蚕豆开始结荚,有钱人爱的就是尝新;收过油菜子,小麦开割也就不远。春江水暖,鲜鱼鲜虾正在当令,只要你有功夫下水捕捞。……干瘪的口袋活络些了,但一过春天,就得准备端阳节还债,准备租牛买肥料,在大毒日头底下去耘田种稻。挖肉补疮,只好顾了眼前再说。

家里有孩子的,便整天被打发到垄头坡上,带一把小剪刀,一只蔑青小篮子,三五结伴,坐在绿茸茸的草场上,细心地从野草中间剪荠菜、马兰头、黄花麦果,或者是到山上去摘松花,一边劳动,一边唱着顽皮的歌子消遣:

荠菜马兰头,

姐姐嫁亨(在)后门头;

后门春破我来修,

修得两只奶奶头。

女孩子就唱那有情有义的山歌:

油菜开花黄似金,

萝卜开花白如银,

草紫开花满天星,

芝麻开花九莲灯,

蚕豆开花当中一点黑良心,

怪不得我家爹爹要赖婚。

故乡有句民谣:“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坟船里看姣姣。” 三月正是扫墓的季节,挑野菜的孩子,遇见城市人家来上坟的,算是春天的一件大乐事,大家高高兴兴,一哄而上,看那些打扮得花团锦簇的哥儿姐儿奶奶太太们,摆开祭祀三牲,在风灯里点起红烛,一个个在坟前欠身下拜。要遇见新郎新娘头年祭祖,阔人家还有乐队吹奏。祭扫完毕,上坟人家便照例把那些“上坟果”——发芽豆、烧饼、馒头、甘蔗、荸荠分给看热闹的孩子,算是结缘施福。上坟还有放炮仗的,从天上掉到地下的炮仗头,也有孩子们宝贝似的拾了放在篮子里。说说笑笑,重新去挑野菜。

等得满篮翠碧,便赶着新鲜拿到镇上叫卖,换得一把叮当作响的铜板,拿回家里交给父母。

因为大自然的慷慨,这时候田事虽忙,不算太紧,日子也过得比较舒心。——在我们乡间,种田人的耐苦胜过老牛;无论你苦到什么地步,只要有口苦饭,便已经心满意足了。“收租老相公”的生活跟他们差得有多远,他们永远想不到,也不敢想。——他们认定一切都命中注定,只好逆来顺受,把指望托付祖宗和神灵。

在三月里,乡间敬神的社戏特别多。

按照历年的例规,到时候自会有热心的乡人为首,挨家着户募钱。农民哪怕再穷,也不会吝惜这份捐献。

演戏那天,村子里便忙忙碌碌,热火朝天。家家户户置办酒肴香烛,乘便祭祖上坟,朝山进香。午后社戏开场,少不更事的姑娘嫂子们,便要趁这一年难得的机会,换上红红绿绿的土布新衣,端端正正坐到预先用门板搭成的看台上去看戏。但家里的主人主妇,却很少有能闲适地去看一会戏的,因为他们得小心张罗,迎接客人光降。

镇上的佃主也许会趁扫墓的方便,把上坟船停下来看一看戏,这时候就得赶紧泡好一壶茶,送上瓜子花生,乡间土做的黄花果糕、松花饼;傍晚时再摆开请过祖宗的酒肴,殷勤留客款待。

夜戏开锣,戏场上照例要比白天热闹得多。来看戏的,大半是附近村庄的闲人,镇上那些米店、油烛店、杂货店里的伙计。看过一出开场的“夺头”(全武行),各家的主人便到戏台下去找寻一些熟识的店伙先生,热心地拉到自己家里,在门前早用小桌子摆好菜肴点心,刚坐下,主妇就送出大壶“三年陈”,在锣鼓声里把客人灌得大醉。

他们用*的诚心邀客,客人半推半就:“啊哎,老八斤,别拉呵,背心袖子也给拉掉了!”到后却总是大声笑着领了情。这殷勤有点用处,端午下乡收帐时可以略略通融,或者在交易中沾上一点小便宜。

在从前,演戏以外还有迎神赛会。

迎起会来,当然更热闹非凡。我们家乡,三月里的张神会*出名,初五初六,接连两天的日会夜会,演戏,走浮桥,放焰火,那狂欢的景象,至今梦里依稀。可是这种会至少有七八年烟消火灭,现在连社戏也听说演得很少。农民的生计一年不如一年,他们虽然还信神佞佛,但也无力顾及这些了。——今年各处都在举行“新生活运动”提灯会,起先我想,故乡的张神会也许会借此出迎一次罢?可是没有。只是大地春回,一年一度,依然多情地到茅檐草庐访问。

春天是使人多幻想,多做梦的。那些忠厚的农民,一年一年地挣扎下来,这时候又像遍野的姹紫嫣红,编织他们可怜的美梦了。在三月里,他们是兴奋的,乐观的;一过了三月,他们便要在现实的灾难当中,

和生活作艰辛的搏斗了。


作/ 品/ 赏/ 析

《故园春》是柯灵一篇反映解放前农民生活境况的散文。文章开头说“故乡的三月,是田园诗中*美的段落”,作者一方面写这个季节固有的美,草木复苏、桃花笑靥迎人的春景之美;另一方面写*关键人之美,也就是春天给人带来的“梦想和希望”之美。然而在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中,虚华的美景并不是文章的重点,艰辛地与生活所作的搏斗,为通融收租者而竭诚待客,这些沉重的东西才是作者真正关注和同情的。作者用哀伤的笔调来写故乡农民三月的希望,这种“哀伤”不仅存在于故乡父老的精神上,而且存在于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命运中。而这样的命运,又是他们自己难以改变的东西。


作者简介

柯灵(1909~2000),原名高隆任,字季琳。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广州。1926 年在上海《妇女杂志》发表叙事诗《织布的妇人》而步入文坛。1931 年冬到上海参与左翼作家联盟的文艺活动。1941 年与师陀合作根据高尔基的话剧《底层》改编成话剧剧本《夜店》(后改编成电影),产生广泛的影响。1948 年到香港《文汇报》工作。1949年回到上海,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所长、上海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国际笔会上海中心主席等职。

……

展开
目录

上篇 中国卷

秋 夜 / 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乌篷船/ 周作人 

苦 雨/ 周作人 

我的母亲/ 胡适 

银 杏/ 郭沫若 

落花生/ 许地山 

春日游杭记/ 林语堂 

人生自然的节奏(节选) / 林语堂 

故都的秋/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 郁达夫 

风景谈/ 茅盾 

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 

背 影/ 朱自清 

匆 匆/ 朱自清 

荷塘月色/ 朱自清 

绿/ 朱自清 

杨 柳/ 丰子恺 

渐/ 丰子恺 

海 燕/ 郑振铎 

红海上的一幕/ 孙福熙 

又是一年芳草绿/ 老舍 

青 岛/ 闻一多 

寄小读者/ 冰心 

荷叶母亲/ 冰心 

小橘灯/ 冰心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俞平伯 

在玄武湖畔/ 李金发 

桃源与沅州/ 沈从文 

云南看云/ 沈从文 

西湖的雪景/ 钟敬文 

雪/ 梁实秋 

雅 舍/ 梁实秋 

风雨中忆萧红/ 丁玲 

怀念萧珊/ 巴金 

海上的日出/ 巴金 

镜泊湖/ 臧克家 

雨中登泰山/ 李健吾 

菜园小记/ 吴伯箫 

花 潮/ 李广田 

囚绿记/ 陆蠡 

故园春/ 柯灵 

鲁迅先生记/ 萧红 

八十述怀/ 季羡林 

茶花赋/ 杨朔 

荔枝蜜/ 杨朔 

采蒲台的苇/ 孙犁 

黄山记/ 徐迟 

天山景物记/ 碧野 

长江三日/ 刘白羽 

澜沧江边的蝴蝶会/ 冯牧 

葡萄月令/ 汪曾祺 

昆明的雨/ 汪曾祺 

西湖漫笔/ 宗璞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苏州赋/ 王蒙 

珍珠鸟/ 冯骥才 

白色山茶花/ 席慕蓉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 

阳关雪/ 余秋雨 

庭院深深深几许/ 刘墉 

丑 石/ 贾平凹 

凡尘清唱/ 林清玄 

女孩子的花/ 唐敏 

融入野地/ 张炜 

河之女/ 铁凝 

下篇 外国卷

要生活得写意/ 蒙田

热爱生命/ 蒙田

圣皮埃尔岛上的欢乐/ 卢梭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卢梭

西西里/ 歌德

自 然(片断)/ 歌德

悼念乔治·桑/ 雨果

莱茵河/ 雨果

冬天之美/ 乔治·桑

光荣的荆棘路/ 安徒生

尼亚加拉大瀑布/ 狄更斯

冬日漫步/ 梭罗

树林和草原/ 屠格涅夫

青春的呼唤/ 屠格涅夫

在海边的一个冬日/ 惠特曼

从阿尔卑斯山归来/ 都德

黎 明/ 兰波

贝多芬百年祭/ 萧伯纳

萨哈林纪行/ 契诃夫

美/ 泰戈尔

远处的青山/ 高尔斯华绥

伦敦塔/ 夏目漱石

红叶之旅/ 德富芦花

海 燕/ 高尔基

刚果之行/ 纪德

我的梦中城市/ 德莱塞

郁金香/ 德佩雷拉

林中小溪/ 普里什文

农 舍/ 黑塞

贪心的紫罗兰/ 纪伯伦

夜 莺/ 劳伦斯

当玫瑰花开的时候/ 佩德罗·普拉多

中国之美/ 赛珍珠

大川河的水/ 芥川龙之介

肖邦故园/ 伊瓦什凯维奇

欧洲的城市/ 森田玉

我的伊豆/ 川端康成

归来的温馨/ 聂鲁达

春将至/ 井上靖

听 泉/ 东山魁夷

四季生活/ 沃罗宁

与海明威相见/ 马尔克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