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陈小姐从美国休斯敦回来治疗睡眠障碍。她在美国看了很多医生,花了不少钱,吃了很多药物,依然没有把问题解决掉,所以她就把美国的存款做了交代,把私人财产处理好,抱定“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态回台湾看病。她在学校的功课都名列前三名之内,自我期许很高,可想而知她的压力相当大。没想到无独有偶,她妹妹跟她有着相同的个性、相同的证候,不过比起姐姐情况轻微一点。我照着前面处方用药的方向帮她处理睡眠障碍的问题,3个礼拜后她的状况改善,姐姐内心的喜悦实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重拾希望回归侨居地美国发展。
柴胡桂枝汤除了可以治疗睡眠障碍以外,还可以治疗大便滞下。《伤寒论》里面提到,服了小柴胡汤以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然汗出而解。”基本上,吃了柴胡桂枝汤以后,最好的反应是能够一点点的发汗,因为出了汗,可以透过皮肤毛细孔把积存在皮下或肌肉组织的废物从体腔带出来,因此睡眠障碍就可以得到改善,排泄功能也会因此而获得疏导。不过我通常会再用增液汤来搭配。增液汤出现在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患者一旦外感感冒发热,组成增液汤的3味药麦冬、元参、地黄会补充人体因高热蒸发掉的水分。元参跟地黄是同属玄参科的植物,麦冬是百合科植物,里面都含有非常丰富的多糖体,具有补液、养液的作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了水分的滋润、润滑,排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我个人对承气汤类不是很有兴趣。医生若能够充分掌握病情,辨证论治正确,当然有效,但是如果处理不当,辨证不明确,应用承气汤类就可能造成严重腹泻,甚者可引发水分大量脱失造成虚脱休克的现象,那就很不值得了。所以在《温病条辨》里面,吴瑭先生就特别强调增液汤虽然只有3味药,但是小兵能立大功。因此消化排泄的问题自然就获得改善了。
明末清初有一位缪仲醇先生,又称为缪希雍,有一本著作叫做《医学广笔记》,是他个人临床所记录的病例。他是当代的一位大医,学问、道德、文章都有相当高的水平,他的临床心得是:如果有便秘的现象,不妨用人肺的药物。有没有道理?实在是太精彩了。我们老祖宗在《内经》时代就已经充分了解肺与大肠是相表里的关系,所以当有排便困难的时候,不妨在处方里加一些人肺的药,就可以加强效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