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初中,懵懂少年、情窦初开的老木,暗恋上了班上一名漂亮女生。他那一头茂密的头发愈加梳得纹丝不乱。同学们用“滑倒苍蝇”来形容和取笑他,意即连苍蝇落在他的头上都会滑倒。老木随身携带着的,除了胸前的一支钢笔,就是一把小木梳和一个小圆镜。
每每下课时,老木会悄悄地掏出小圆镜前后左右照一照,用小梳子精心地梳两下,宛如一个爱俏的小女生。有时,还利用光的折射原理,从镜子里痴痴地偷看那个女生。
当然,因那漂亮女生是校长的女儿,而老木只是个农家子弟,另外,那时也鲜有早恋现象,学校更是绝对禁止的。所以,他和这个漂亮女生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结果。
也正因此事,老木发奋苦读,决心活出个人样,让那漂亮女生瞧瞧。
倒是兜里随身装着一把小木梳,成为他多年的习惯。
老木的人生算是一帆风顺,就像他那头黑发,永远是顺顺溜溜的。他如愿以偿地考上大学,然后顺利进入机关工作,毫无波折地当了干部。
老木当上干部后,常有出差机会。在出差地住宿的宾馆临走时,他总会将用过的一次性梳子带回家。时间久了,聚集了数十把。有的是木制的,有的是塑料的。虽然不少梳子样式差不多,但是也有区别,绝大多数宾馆为了做广告宣传,都在梳子上印上宾馆名称。
一日,老木对着镜子梳头时,忽发奇想,别人可以集邮、集报、集火花、集门票,有一个朋友还搜集各种打火机呢,我何不搜集梳子?这也算是一项高雅的爱好吧。
以后再有出差机会,老木除了带走宾馆房间里的梳子外,还会到市场上逛一逛。看见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梳子,就忍不住掏钱买回来。除了自己亲自搜集,老木还委托同事、朋友帮忙。当然,同事、朋友若是花钱买来的梳子,他一定照价付钱。那时,他常说,岂有让人家贴钱帮忙之理?
十几年过去,老木的发型在变化着。从年轻时的学生头,到初入仕途的“三七开”分头,及至当上主政一方的官员后,改为大背头。永恒不变的是,他仍将梳头作为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着。这个年龄的老木,梳头已不是年轻时的“爱标”,而是兼收保健养生、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
老木的梳子不再揣在兜里,而是放在公文包里。往往在开会坐主席台,亦或是接受采访、面对镜头之前,为了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便取出梳子,将本来就极整齐的头发向脑后梳去。既可盖住日渐凋零的头顶,也可透出微秃光亮的脑门,显出几分威严和气度来。
随着官场步步登高,老木接触的人多了,梳子的来源渠道也大大增多。他的下属和求他办事的人,大多掌握了他的这一特殊爱好。以前称为搜集,此时应该改叫收藏了,因为搜集的梳子档次越来越高了。老木已收藏了两大箱梳子,档次低的是宾馆饭店的,高一点的是谭木匠之类的祖传品牌木梳。更高级的,都是一些艺术品,紫檀红木的,犀牛角的,象牙微雕的,金的、银的、铜的、锡的。可谓品种丰富,材质繁多,式样各异,琳琅满目。
……
展开
——李敬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