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逻辑大全》:
像下面这样的命题是或然的:“实体是有量的”;“所有火都是热的”;“人笑”。而像下面这样的命题是必然的:“每个人都是可能受戒律的影响的”;“每个物体都是可动的”;“每个人都是能笑的”。也就是说,当使有关主项具有存在性的命题是真的时,这些命题不能是假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它们等价于表达可能性的模态命题。例如,“每个人是能笑的”等价于“每个人都能笑”。在第二个命题中,主项被看作是它所是的东西。(这样,就限制了一种幼稚的反对意见。)
第一组命题之所以是或然的(也就是说,当相应的命题是真的时它们之所以能够是假的),原因在于上帝能够创造一个对象而不同时创造一个与它不同的实体。至少当前者是在先的而后者是在后的时,上帝能够这样做。
总之,应该说,固有属性,正像我们一直使用这个词那样(这里,固有属性是一种与其他普遍的东西不同的普遍的东西),是一种可以以说明是什么的方式谓述某个种并与它可以互换的意向。它肯定地或否定地表达主项所表示的事物的某种外在的东西。然而,外在的东西不一定是心灵之外的并且存在于事物本性中的某个实体物。它可以是本性上可谓述的东西,或者它可以是一个在心灵中存在或能够在心灵中存在的命题。关于感受(即以第二种本质性质模式谓述主项的普遍的东西)也是如此;它们不是心灵之外的实体所固有的东西。否则,一种感受就不能谓述某种东西,它也不能是一个证明中结论的谓词;这两点对于感受都是有效的。我们必须承认,一种感受是心灵的一种意向。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