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大学的最后一课
0.00     定价 ¥ 38.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3218610
  • 作      者:
    编者:何清湖//陈洪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04-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大学的最后一课》精心收集、整理了民国以来中国大学校长、专家学者在毕业典礼上广为传颂的精彩致辞。这些致辞感情真挚、观点独特、思想深刻、反响强烈,既有桃李情深的脉脉祝福,又有立德修业的谆谆教导,更有治学理政的殷殷嘱托,乃至国运民生的拳拳企盼。藉此予以结集出版,作为送给毕业生的礼物,希望能够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智慧行囊。
展开
精彩书摘
  人生如白驹过隙,一转瞬间,诸君又届毕业时期。数年勤奋与辛苦,学有专长,至可快慰!惟此后效力国家,献身社会,来日方长,诸君之事业正多,而来日大难,诸君之责任綦重。爱本古人临别赠言之义,为诸君更进一词。
  吾国兴学已数十年,所收教育之效果殊鲜。其原因固多,而大学毕业生不为社会所重视,亦其一端。其所以不为社会所重视,得分数点言之:
  第一,自视太高。大学毕业生初离学校,颇有不可一世之气概,视天下事极容易,待人失于谦和,甚至飞扬跋扈,不受上级人员指导。因是各机关、学校、工厂、银行、公司多宁用较大学生程度稍低者,而不敢用大学生。
  第二,欲望过奢。大学毕业生有宁可无事,亦不欲屈就小事者。以为就任小事,仿佛有伤大学生之体面,有失大学生之资格。或初就小事,未几即表示不满,甚至要求加薪或迁调,不遂则拂袖以去。
  第三,经验欠缺。初离学校,经验不富,或以夤缘请托之故,骤负重任,甚或独当一面,处置不得其宜,以致债事者,往往有之。至于工程人才,更重经验,徒凭学理而无实际试验之根据,必致全盘计划受其牺牲。
  第四,责任心薄。大学毕业生,恒有因位置太低,薪资微薄,而责任心亦不坚强者。遇事敷衍塞责,苟且偷安,不欲力求进步。或志气消沉,渐趋悲观之路;或逾越法度,陷入贪污之阱。
  第五,学业荒废。大学生既获得毕业资格,以后则唯图奔竟,不复从事学问。或用非所学,无须再事研究;或专务应酬,不暇伏案探讨。数年之后,新知固无由增进,而旧业亦完全荒疏,不知不觉为官僚生活所同化,不复有学者态度。
  以上五种缺点,在政治已上轨道之国家,鲜有暴露与发生,因政府取材恒有固定程序,而社会用人亦有一定标准。躐等倖进既不可能,而希冀非分亦无由而生。今吾国有曾经高等考试及格,亦未能获得位置者,于是投机取巧之士,多假特殊势力,以为进身之阶,仕途日益庞杂,气节之士益受排挤,大学生失业之数,年有增加。吾人丁兹艰难之会,若不能惩前毖后,新辟途径,则不仅国难无由挽救,而分崩离析之象,必将有加无已。势不至同归于尽不止。所谓新途径维何?
  第一,不论位置与薪资。凡属有益于国家社会之事,在本人学识经验以内,努力赴之。不计位置高低与薪资多寡。
  第二,不论乡间或城市。城市物质生活较优,人皆趋之,造成今日都市畸形发展。城中人浮于事,乡村无做事之人。农人子弟入大学后,则家庭少一生产者,而社会则多一食客,今欲促进地方自治,救济农村衰落,非大学生到民间去不为功。
  第三,继续研究学问。学问原无止境,毕业仅为告一段落,尚须继续研究,方能有深造之成功。且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不独对于所学应彻底研求。为应付环境需要,即非所专习者,亦当留心探讨。世界科学进步,一日千里,吾人苟事懈怠,则落伍滋惧。
  第四,努力改造环境。大学生乃领袖人才。英国政治大家,多出自牛津、剑桥大学,其他各国政治上之中坚人物,亦多由大学培养成。但未为政治领袖以前,当先作社会领袖。负改造社会之责任,具转移风气之力量,方不辜负大学毕业之资格。当今民德不立,民志堕落,以致民族有危亡之象,故大学生所负使命,较任何人尢为重。
  以上各点为诸君言之,亦可为全国大学生言之,但尚有二点,特别为诸君告者:
  第一,本校成立之历史未久,社会上之信用尚浅,欲求在全国大学中占有相当地位,全视毕业同学在社会服务之能力如何。欲在外省谋事,尤视先毕业者服务之成绩如何,湖南人刚悍成性,每为他省人士所恶,应当加以改革。但素具负责任、重实践之精神,应当继续保持。前闻本校电机系毕业生在中国电气公司服务,以及土木系毕业生在杭江铁路服务,均以“耐劳肯千”见称,差堪引为幸事!甚愿本校毕业同学,人人均能如此,成为本校校风之一。
  第二,本校为宋岳麓书院旧址,朱张先后讲学于此,以提倡忠孝廉节为务。宋亡而岳麓精舍诸生,乘城共守,及破,死者无算。清未曾、左、彭、胡,削平大乱,其要诀在“扎硬寨,打死仗”。其修养均在岳麓书院肄业之时。诸君游此数年,又值国难严重,当继续本校光荣之历史,发扬为国牺牲之精神,成为本校校风之二!
  诸君受本校之熏陶有年,离校以后,仍望饮水思源,时时不忘母校,后会有期,诸维珍重!
  ……
展开
目录
上篇 回声嘹亮一一大师的馈赠
今日正诸生立志之时
南开学校校长 张伯苓 (1917年1月10日)
望各立尔志,急图自新。志不必尽同,亦不必尽信人言:一己所得,未必便合人意,人云亦云,殊非立身之遣。
在第三十届毕业典礼上的训辞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唐文治(1930年)
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面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
大学生之被助与自助——在武汉大学第一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说要点
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蔡元培 (1932年5月24日)
有好赦职员而不肯受其指导,或吹毛求疵,杂以他种受人利用之胡闹,则无益。有完全之设备而不肯实验、不肯读书,则等于虚设。有极好之环境而自造恶习,或饲隙而投身于恶环境,则仍不免堕落。
……
下篇 凤凰花开一一母校的行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