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在湖北中医学院恢复“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做法
1987年3月4曰
提案编号(553)
请求湖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医政策,加强对我省中医高等教育的领导,制止在湖北中医学院恢复“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做法,以保障我省中医事业的发展。
中医药学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是我们民族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它是我国劳动人民世世代代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包含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系统的理论知识,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明显的东方文化的特征,确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几千年来,对我国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过巨大的保证作用,对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也做出过自己的贡献。在印度、埃及等古医学均早已被淘汰的今天,中医药学以它固有的生命力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现正以它的真正优势走向世界,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苏联、日本等自然科学先进的国家,都在以浓厚的兴趣对中医药学进行研究。然而作为中医药学发源地的我国,却因近百余年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使其受到过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和民族虚无主义的严重摧残!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我们民族的这份宝贵文化“中医药学”,制订了中医政策以发展中医药事业,但由于“殖民地奴化思想的影响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没有完全肃清”,医药卫生系统内推行了“全盘西化”的路线,以致中央的中医政策未能得到认真的贯彻,中医长期处于从属地位,西医在朝,中医在野,中医工作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中医药队伍出现了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局面。长此下去,我国就有可能再从外国进口中医药,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了!中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工作上的问题,1985年提出了“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1986年决定“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让中医自己管理自己,使中医药事业独立发展。
我省地处中原,历史上名医辈出,如李时珍、万密斋、庞安常等名闻中外就是其列。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的中医政策指引下,我省创办了湖北中医学院,在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下,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做出了一定成绩,跻身于全国中医学院的先进行列。不料“文革”后,由于某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作风和对中医存在的偏见,对湖北中医学院采取了不负责任的态度,一方面,把一些年老不能工作的干部塞进中医学院,使中医学院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小小中医学院,享受厅局级待遇的离休干部就有20人左右,与华中工业大学相等);另一方面,把既无工作能力,又无事业心的人派到中医学院担任领导职务,同时还任命了一批西医占领中医学院院、处两级教学、考研、医疗等所有领导岗位,使湖北中医学院出现了毛泽东主席生前所批评过的“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严重局面,以致全院人员恶性膨胀,教学秩序混乱,医疗偏离方向,教学、医疗质量均下降,学生专业思想不巩固,教师思想混乱,湖北中医学院的地位在全国急剧下降。在中央实行改革的方针指导下,我院于1984年6月调整了领导班子,改变了“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局面,但由于旧班子遗留下来的问题太多,太复杂,加之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中医学院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好转,甚至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某领导机关对我院这种状况,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反而不顾中央政策,不听专家意见,不理群众呼声,也不征求我院党委意见,置民族宝贵文化于不顾,硬要在我院恢复“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局面,以搅乱我省中医事业的基础,即中医高等教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