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技术创新的工具书
企业构建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的参考模板
为企业和政策研究者提供百科全书式的帮助
陈学东(中国工程院院士)
梅永红(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任)
——分别作序
李新男(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
梅 萌(清华大学教授,清华科技园创始人)
尹同跃(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梁 樑(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刘汉如(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江海河(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刘志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联袂力荐
本书是一本工具书,能够为众多企业和政策研究者提供百科全书式的帮助。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身其中,一起为技术创新鼓与呼。
——梅永红(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任,华大农业集团董事长)
本书为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走创新发展之路提供了可借鉴、可实操的基础范式,也为众多技术创新书海,添了一部务实之作。
——李新男(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
这是一本技术创新的工具书。真的希望这本书能对整个技术创新体系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梅萌(清华大学教授,清华科技园创始人)
我希望广大读者能和我一样认真阅读本书,一定会读有所获,获有所用。我们一起学习、思考、实践,为创新事业贡献力量!
——尹同跃(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本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对科技企业和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梁樑(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本书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省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刘汉如(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本书可为企业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提升创新能力提供指导,值得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人员借鉴参考。
——江海河(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本书可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的参考模板,对创新型企业学会或者完善创新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刘志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将科技政策理论和科技项目管理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根据国家关于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制度的要求及zuixin的科技创新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对企业现有的技术创新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并进行创新性研究,形成了完整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规则规程和企业技术创新五大制度。
本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和系统性。既可以作为科技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企业建立完善创新体系和创新制度的参考模板,同时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科技管理的工作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序一(ⅰ)
序二 创新无限(ⅲ)
前言(ⅴ)
第一章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架构(2)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八大系统及其38个模块(5)
(一)企业文化(5)
(二)创新政策(6)
(三)组织机构(22)
(四)创新平台(30)
(五)产学研用结合(49)
(六)国际科技合作(61)
(七)众创空间(74)
(八)商业模式(79)
第二章 企业技术创新制度
一、科技项目管理制度(90)
(一)总则(90)
(二)组织管理(91)
(三)项目申报和立项制度(93)
(四)项目实施和监督检查制度(96)
(五)项目验收制度(98)
(六)科技成果管理制度(101)
(七)附则(104)
二、科技经费管理制度(105)
(一)总则(105)
(二)组织管理(106)
(三)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和审批制度(109)
(四)项目经费预算执行和调整审批制度(114)
(五)项目间接费用和绩效支出管理(117)
(六)项目经费监督检查(118)
(七)项目经费验收和审计(119)
(八)科技管理经费管理制度(122)
(九)附则(123)
三、科技创新人才管理制度(124)
(一)总则(124)
(二)组织管理(125)
(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制度(126)
(四)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制度(129)
(五)科技创新人才使用制度(130)
(六)科技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135)
(七)附则(138)
四、知识产权管理制度(139)
(一)总则(139)
(二)组织管理(140)
(三)知识产权创造(142)
(四)知识产权运用(148)
(五)知识产权保护(152)
(六)知识产权管理(158)
(七)附则(163)
五、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制度(164)
(一)总则(164)
(二)组织管理(165)
(三)科技成果内部和外部转移转化制度(166)
(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评价和激励制度(170)
(五)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统计和报告制度(174)
(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管理制度(175)
(七)附则(176)
附录一 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矩阵(177)
附录二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线图(179)
附录三 科技创新路线图(181)
专家推荐(183)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