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奚凤霖医论医案集(附丸散膏方验案实录)/名医遗珍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39.0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3212236
  • 作      者:
    作者:奚凤霖|责编:张钢钢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近代吴中名医第一人——奚凤霖,行医六十载,德医双馨,临床诊治于温病多采自叶、薛、吴、王,于杂病则推崇三张(张仲景、张景岳、张锡纯),撷精取长化裁发展。尤其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名医遗珍系列丛书·江苏专辑:奚凤霖医论医案集》分上篇、下篇和附篇。上篇心病论治发挥,分十四节,全面、详尽总结了奚老临床诊治心系病证的心得体会和宝贵经验:下篇疑难病症验案则通过大量的验案实例,反映了奚老临床诊治疑难病症的经验:附篇丸散膏方实录,真实记录了奚老临床恰当运用丸散膏方传统制剂的典型病例。全书医理丰富,案例生动,经验宝贵,足资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借鉴、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三)病理产物为水、饮、痰、瘀
  心悸之由,内因主以宗气之虚,皆由心脏受累而悸作,已在上面叙述。更有外界诱因可寻,如精神因素,长期的高度的精神紧张,或反复的精神刺激。《素问,举痛论》中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然思本于心,脾必应之,所以思之不已,则劳伤于脾,心脾两伤而所病。《四家医要》也说:“曲运神机则劳心,居心谋虑则劳肝,意外过思则劳脾。”正是精神过用,使脏腑功能低下、失调乃致损伤上焦阳气,故“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气道约则不利。”而神气因以惮散,表现为胸闷,心悸不安。此时情况,主要以积精养神,消除劳思。更有遭到突然的、剧烈的精神创伤,《素问·举痛论》里说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所以凡惊恐、恚怒、忧虑均能使气血逆乱,影响心神的改变而出现心悸,当病因消除之后,可以自愈。如果仍然“心有余悸”,为余火未熄,故常伴口干,寐则惊惕,舌红,苔黄,脉数等,当以定惊宁心,清火安神。
  病邪入侵,如痰饮、瘀血诸邪之内舍入于心者,也有心体不足之潜在内因,此时治疗就应正确处理邪正关系。病邪入侵引起之心悸,临床多见,常由伤寒、温病、风温、病毒等,《伤寒论》中有:“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在外感热病过程中,心之阴阳俱虚,出现动悸结代之证。《济生方》中云:“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令人怔忡。”乃由痹痛日久,则内舍于心,为风温化热,逐渐深入,浸淫心体,心动悸而见发热、汗出,骨节酸楚,悸常阵作,动则尤甚,伴有胸闷,气喘,脉数疾等。前证以益气、养阴、复脉:后证则祛风除湿、蠲痹宁心。至于温病、病毒之后,常有空虚而悸,心神不安,有时心跳剧烈,脉细数疾、或伴促脉,乃阻遏心阳、消耗心阴所致,应予通阳复阴、清营宁心。
  ……
展开
目录
上篇 心病论治发挥
一、宗气与心系疾病的探讨
(一)宗气与心系疾病的生理病理
(二)宗气不足导致的心系疾病证治
二、心系疾病的心胃同治
(一)胸痹轻症:理气化饮,可以并进
(二)寒饮犯胃:通阳逐饮,痹结乃消
(三)气滞胸胃:顺气宽中,以开郁结
(四)血瘀气滞:祛瘀行气,必须兼施
(五)沉寒痼冷:大辛大热,非此不效
(六)心肝失调:实者疏肝,虚者甘缓
(七)胆结犯胸:利胆清热,首在解痛
(八)阴虚津伤:柔肝益胃,生津润燥
(九)心痹突发:温开固脱,标本兼施
(十)中气困惫:和里缓急,培建中州
(十一)太阴虚寒:温阳祛寒,重在理中
(十二)脾胃气虚: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三、仲景方治疗心病的经验
(一)温经通脉
(二)宣痹通阳
(三)宣通宽中
(四)温阳化饮
(五)温肾化水
(六)温通助阳
(七)益气温阳
(八)通阳平冲
(九)通阳潜镇
(十)益气复脉
(十一)助阳建中
(十二)通阳滋阴
(十三)温经化瘀
四、心悸和心律失常的辨证和治则
(一)概论
(二)内因主以宗气之虚
(三)病理产物为水、饮、痰、瘀
五、心动过缓的证治
(一)益气升清法
(二)益气温中法
(三)温阳化饮法
(四)温经散寒法
(五)养血温经法
(六)祛瘀宽胸法
(七)皱肺纳肾法
(八)回阳救逆法
……
下篇 疑难病症验案
附篇 丸散膏方验案实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