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启迪一生的精品美文
0.00     定价 ¥ 39.8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6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1330871
  • 作      者:
    编者:梁东
  • 出 版 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启迪一生的精品美文》篇篇都是精品,篇篇出自名家高手;篇篇词藻优美、寓意深刻、尽显大家风范;同时,本书内容广泛,包罗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本书给读者开启了一扇鸟瞰民族精神传统的视窗,是青年人陶冶性情,增进文学、艺术、美学和哲学等方面修养的必备读物,也是给忙碌的现代人建造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展开
内容介绍
  散文是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为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数千年来,流派异彩纷呈,名篇佳作迭出,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景观。
  散文的魅力是如此的无穷无尽,永远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惊喜。阅读散文不仅会让你的心灵在此间锤炼、重生,深刻感悟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还能让你从中汲取智慧,让你看到生活梦幻诗意的另一面,从而不再疲惫和厌倦。
展开
精彩书评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英国作家弗朗西斯·培根
  
  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
展开
精彩书摘
  黄山印象
  看山,普通总是仰起头来看的。然而黄山不同,常常要低下头去看。因为黄山是群山,登上一个高峰,就可俯瞰群山。这教人想起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精神为之兴奋,胸襟为之开朗。我在黄山盘桓了十多天,登过紫云峰、立马峰、天都峰、玉屏峰、光明顶、狮子林、眉毛峰等山,常常爬到绝顶,有如苏东坡游赤壁的“履瘴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在黄山中,不但要低头看山,还要面面看山。因为方向一改变,山的样子就不同,有时竟完全两样。例如从玉屏峰望天都峰,看见旁边一个峰顶上有一块石头很像一只松鼠,正在向天都峰跳过去的样子。这景致就叫“松鼠跳天都”。然而爬到天都峰上望去,这松鼠却变成了一双鞋子。又如手掌峰,从某角度望去竟像一个手掌,五根手指很分明。然而峰回路转,这手掌就变成了一个拳头。他如“罗汉拜观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梦笔生花”“鳌鱼驼金龟”等景致,也都随时改样,变幻无定。如果我是个好事者,不难替这些石山新造出几十个名目来,让导游人增加些讲解资料。然而我没有这种雅兴,却听到别人新取了两个很好的名目:有一次我们从西海门凭栏俯瞰,但见无数石山拔地而起,真像万笏朝天。其中有一个石山由许多方形石块堆积起来,竟同玩具中的积木一样,使人不相信是天生的,而疑心是人工的。导游人告诉我:有一个上海来的游客,替这石山取个名目,叫做“国际饭店”。我一看,果然很像上海南京路上的国际饭店。有人说这名目太俗气,欠古雅。我却觉得有一种现实的美感,比古雅更美。又有一次,我们登光明顶,望见东海(这海是指云海)上有一个高峰,腰间有一个缺口,缺口里有一块石头,很像一只蹲着的青蛙。气象台里有一个青年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自己替这景致取一个名目,叫做“青蛙跳东海”。我一看,果然很像一只青蛙将要跳到东海里去的样子。这名目取得很适当。
  翻山过岭了好几天,最后逶迤下山,到云谷寺投宿。这云谷寺位在群山之间的一个谷中。由此再爬过一个眉毛峰,就可以回到黄山宾馆而结束游程了。我这天傍晚到达了云谷寺,发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觉,觉得心情和过去几天完全不同。起初想不出其所以然,后来仔细探索,方才明白原因:原来云谷寺位在较低的山谷中,开门见山,而这山高得很,用“万丈”“插云”等语来形容似乎还嫌不够,简直可用“凌霄”“逼天”等字眼。因此我看山必须仰起头来。古语云:“高山仰止”,可见仰起头来看山是正常的,而低下头去看山是异常的。我一到云谷寺就发生一种特殊的感觉,便是因为在好几天异常之后突然恢复正常的原故。这时候我觉得异常固然可喜,但是正常更为可爱。我躺在云谷寺宿舍门前的藤椅里,卧看山景,但见一向异常地躺在我脚下的白云,现在正常地浮在我头上了,觉得很自然。它们无心出岫,随意来往,有时冉冉而降,似乎要闯进寺里来访问我的样子。我便想起某古人的诗句:“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僧不送迎”好诗句啊!然而叫我做这山僧,一定闭门不纳,因为白云这东西是很潮湿的。
  此外也许还有一个原因:云谷寺是旧式房子,三开间的楼屋。我们住在楼下左右两间里,中央一间作为客堂。廊下很宽,布设桌椅,可以随意起卧,品茗谈话,饮酒看山,比过去所住的文殊院、北海宾馆、黄山宾馆趣味好得多。文殊院是石造二层楼屋,房间像轮船里的房舱或火车里的卧车:约一方丈大小的房间,中央开门,左右两床相对,中间靠窗设一小桌,每间都是如此。北海宾馆建筑宏壮,房间较大,但也是集体宿舍式的:中央一条走廊,两旁两排房间,间间相似。黄山宾馆建筑尤为富丽堂皇,同上海的国际饭店、锦江饭店等差不多。两宾馆都有同上海一样的卫生设备。这些房屋居住固然舒服,然而太刻板,太洋化,住得长久了,觉得仿佛关在笼子里。云谷寺就没有这种感觉,不像旅馆,却像人家家里,有亲切温暖之感和自然之趣。因此我一到云谷寺就发生一种特殊的感觉。云谷寺倘能添置卫生设备,采用些西式建筑的优点:两宾馆的建筑倘能采用中国方式,而加西洋设备,使外为中用,那才是我所理想的旅舍了。
  这又使我回想起杭州的一家西菜馆的事,附说在此:此次我游黄山,途经杭州,曾经到一个西菜馆里去吃一餐午饭。这菜馆采用西式的分食办法,但不用刀叉而用中国的筷子。这办法好极。原来中国的合食是不好的办法,各人的唾液都可能由筷子带进菜碗里,拌匀了请大家吃。西洋的分食办法就没有这弊端,很应该采用。然而西洋的刀叉,中国人实在用不惯,我们还是用筷子便当。这西菜馆能采取中西之长,创造新办法,非常合理,很可赞佩。当时我看见座上多半是农民,就恍然大悟:农民最不惯用刀叉,这合理的新办法显然是农民教他们创造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心路旷远
黄山印象
野外理发处
生机
爱人,我的失眠让你落泪
暗夜
烦扰的一日
孤独的生活
感情的碎片
镀金的学说
想飞(节选)
静默吧,我的心
谈读书·谈美
论老之将至
我与绘画的缘分

第二章 人物记忆
女人
志摩在回忆里
怀鲁迅
高梦旦先生小传
丁在君这个人(节选)
悼志摩
追思玛丽·居里
母亲之歌
巴尔扎克之死
杰出的音乐家(节选)
遥远的回忆
风格迥异的战争画卷

第三章 灵思物语
风筝
南行杂记(节选)
马缨花开的时候
绿
窗子以外
天目山中的笔记
半日的游程
给我的孩子们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代序)
庐山游记(节选)
登富士山(节选)
参观西敏寺
乡村教堂
话说旧时的小酒店
从格朗维尔岸边观海
海上日落
金字塔感言

第四章 四季更迭
立秋之夜
我撞上了秋天
春意挂上了树梢
夏夜
初冬
中秋节
印度洋上的秋思
秋之歌
四季的情趣

第五章 异域情怀
威尼斯
挪威的欢乐时光(节选)
我的伊豆
现代荷兰·伦勃朗
孟加拉掠影(节选)
日本的庭园
马德拉斯水族馆巡礼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