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叩问丛林(玛雅文明探秘)/失落的文明系列
0.00     定价 ¥ 13.90
常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58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7222027343
  • 作      者:
    作者:朱龙华著
  • 出 版 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99-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朱龙华,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自1956年起一直从事世界古代史教学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世界古代史参考图集》、《希腊艺术》、《拉丁美洲古代美术》、《意大利文艺复兴》、《世界历史(上古部分)》《罗马文化与古典传统》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古诗人所唱的那些鲜明的形象,古宗教信奉的那些崇高的人格,就是:力,美,以及威严--它们曾经出没于幽谷,松峦,林间,泉边,铺着鹅卵石的溪畔,地穴,深渊;可现在都已杳然。在理智的信仰中它们已不复存在,但心灵却仍然需要一种语言。
    古老的天性要追忆古老的名字——那些神祗或精灵;它们曾经朋友般与人类共享大地。如今仍是万皮特为我们创造伟绩,维纳斯把所有美的事物携来。
展开
精彩书摘
    辽阔而富庶的中部低地地势平坦,耕地成片,雨水充沛,因此尽管古典期与前古典期都立足于玉米种植,既无金属工具,也无牛马轮车,但是产品数量和生活条件方面却有较大提高,再加上王权强大、社会组织能力增加,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使古典期的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古代文明繁荣所需要的那种较高的生产力。
    古代东方各个文明都在大河流域中发育滋长:埃及有尼罗河,巴比伦有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国有黄河与长江。印度则有恒河与印度河,玛雅文明却无大河可言,中部玛雅地区--古典期玛雅文明的中心,大部分都是只有小溪小河和湖泊的内陆凹地,西边虽有一条从危地马拉流向墨西哥湾的乌苏马辛达河,却是河小水浅、水流湍急,难以称为大河,对玛雅文明没有什么影响。
    然而,玛雅茂密的热带雨林,却又是各东方文明所罕有的。那些高温多雨、枝叶繁茂、藤蔓交织的茂密丛林,为玛雅人提供了衣食之源和各种奇珍异宝,也为玛雅文明披上了一层浓烈的神秘色彩,因为在世界各古代文明中唯有它是在热带丛林中创造出来的。可是,它没有连绵千里、河渠纵横、肥田沃土的平川广原,也没有各地联系密不可分,组成大国的统一的经济基础,这样一来,古典期的玛雅文明虽已达到繁荣的高峰,却没有实现全地区的统一,没有组成像埃及、中国那样一统天下、高度集权的帝国。
    整个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国家,这些国家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市镇和农村也不过百里之地,人口不出10万,虽然也有少数大邦,但和东方大国比起来就微不足道了。这些小邦仍在以前的“神权政治”基础上建立国王的统治,邦主--小国之王同时兼任最高祭司之职,总是强调王权为神所授。
展开
目录
一 丛林异象
哥伦布的“错误”:美洲遭遇欧洲
美洲:印第安人的家园
侵略者:阿兹台克人的“东归天神”
热带丛林中的‘死亡之水“
“大三角”探奇
一个失落世界的再发现

二 文明之根本与文明之初
印第安人与“老家”隔绝
玉米开辟新世界
文明之源:奥尔梅克的曲折与趣事
初露曙光的文明画卷

三 人间沧桑--玛雅的繁荣与演化
丛林文化之谜
沿乌苏马辛达河追寻古迹
美洲虎之邦:笑面虎、蜷鼻王和暴风雨天王
神端之下:玛雅老古史最惊人的发现
突告衰败之谜
历史并未结束:蒲冬玛雅人的兴起

四 丛林明珠--玛雅城市文明的骄傲
固执的玛雅人
在蒂卡尔上空“高飞”
来到科班
帕伦克:洋溢人间热情与世俗温馨之城
“诙谐的”乌希马尔
奇琴·伊查的独特之处
以“石”为家
金字塔:未必只是王者之墓

五 “有字天书”艳若天仙--玛雅象形文字之谜
解工死结
不幸的文化珍品:玛雅的纸与书
幸存者:魔鬼的谎言与迷信?
铭文中的玄机

六 神怪的庄重与生活的清晰--印第安艺术传统
印第安艺术的精神
鲜活跃动的自由自在:雕刻
一个触目惊心的场面:波南帕克壁画
天堂之鸟:玛雅工艺双绝
圣井中的恐怖与收获
陶器:大路货?
不爱黄金爱美玉

七 智慧--过去与现在原是如此相似
……
八 与“季兰”一路同行--走进玛雅人的生活
九 龙虎众神一统天下--玛雅宗教与神话
十 美洲折其他古文明
十一 似曾相识--美洲文明的最后一个未解之谜
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常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