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月刊>(1930-1941)中的民族话语》是“民国文学史论”丛书第二辑其中一本。
该著作以民国时期的杂志《文艺月刊》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文学创作与民国历史、社会思潮的关系,重在通过“文史互证”的方法,解读文学文本、辨析创作理念、还原时代风貌。
本论著共分六编。论著紧密围绕《文艺月刊》深入探究文学与时代之互动,详细展示文艺界关于“九一八”’、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敌后游击战等抗战时期重要事件、现象的言说,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细读等方法,分析作品对历史细节的刻画,揭示战争对作家的影响,弘扬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以《文艺月刊》为线索,论著对西康、绥远的战时文艺亦进行了发掘、整理,从地方文化、国家认同等方面指陈作品特色,勾勒各族同胞支援抗战的生动图景。
《文艺月刊》内容丰富、参与者众多是研究民国文学、历史不可多得之资料。论著在讨论、解读其作家、作品的过程中,证实了该刊之于历史还原的重要意义。同时,为避免立论偏差,论著亦注意结合同时期不同立场、派别的刊物如《七月》《文艺阵地》等,对同一话题进行考察、辨析。通过对大量作品之研讨,论著说明了战时文艺的多样性、复杂性,彰显了《文艺月刊》自身的价值,这对读者深入了解民国文学、历史不无裨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