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浙商与海外闽商的比较研究》:
(一)大多采取抱团合作的形式互助创业
改革开放以来前往世界各地寻找商机的海外浙商,在独立创业之前多有各自不同的身份:农民、工人、手工业者、会计、个体商人等。到达住在国之后,或经商或打工,无论开始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最终的目标都一样,即自己做老板。与其他海外商帮相比非常幸运的是,海外浙江人自己要做老板,无须非得经过多年的辛苦劳作赚得很多资金后才能独立创业。因为在海外浙江人中,彼此的互助精神特别浓厚。有人看好某个行业,经过全方位考察后决定创业但手头资金缺乏时,亲戚朋友往往会倾囊相助。这种为创业者提供启动资金的行为在海外浙江人中已成为固有的操作模式,被称之为“会”,也叫自助会或者是互助会,是海外浙江人以血缘、地缘和人缘为纽带组织起来的一种融资方式。但是它不是纯粹的友情互助形式,还兼有一些市场成分。朋友亲戚关系是前提,没有亲戚朋友,就建不了“会”,因为这种筹资形式是一种民间的非正式形式,没有现代法律契约的制约,因此如果没有可靠的信任保证,就没有人敢把钱交给他人使用。“会”的运作模式都遵循基本的规则:由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人作为会首发起,规定本金额度和参会人员数量。本金由会员缴纳,会首负责管理并承担风险。通过竞标的方式,使资金发生流动。参标者每人提供一个标价,价最高者得标,得标者可以获得当期全部的会钱,并分期支付相应的利息,利息一般低于向银行借贷。这种“会”的方式体现了彼此之间的团结、互助和信任,为海外浙江人在短时期里获得启动资金进行创业提供了便利,也大大加速了众多的海外浙江人从之前各种不同身份向着海外浙商身份的转变。即使他们不懂住在国的语言、制度,依然可以凭借内部的社会网络获得发展。以“会”作为主要的融资方式在当下随着海外浙商资本实力日渐雄厚已较少操作,因为通过向富有的亲戚朋友直接借款即可实现筹资,即便如此,这并不影响他们维系着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互助或合作。
海外浙商所从事的行业结构基本相同,行业集中程度高,势必造成彼此之间存在着同质性的竞争关系。虽然如此,海外浙商之间非常团结,并不排斥其他浙商加入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相互帮忙凑集资金后,共同进军前景看好的某个产业。因而经常出现的一个情景,就是哪个行业赚钱,海外浙商就蜂拥而至,投入这个行业中。也就出现了很多海外浙商聚堆经营的市场、商业街,整个市场、整个街区的主体人群都是浙商构建的商业网络。资本实力雄厚的一般会建立一个商业城或大的市场,实力一般的就当店主,没有本钱的就当伙计,可谓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在美国纽约皇后区和布鲁克林等区,几乎所有新兴的大超市都是温州籍海外浙商开办的,雇佣的人员也大多是浙江人。这些温州人非常团结,从没有发生过恶意竞争。“一个人赚钱没有什么了不起,要让大家都能赚钱。”这是流行于海外浙商圈子里的一句名言,由此也可窥见他们之间强大的凝聚力。
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的海外浙商之间的团结互助、抱团合作的重要载体便是数量庞大的浙江商会。但凡海外浙商聚居人数较多的地方都有自发组织的商会,如温州商会、宁波商会等众多以地域命名的各种商会组织,为海外浙商之间的信息共享、互助互惠、抱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平台。和其他商帮建立的商会一样,海外浙商的商会虽然初始也是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但并不局限于此,它们能够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在维护和协调海外浙商权益、整合行业资源及加强与政府之间联系和沟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具有公信力的商会组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