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从绿水青山走向金山银山:浙江山区绿色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0.00     定价 ¥ 58.00
中新友好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9266469
  • 作      者:
    柯福艳,徐知渊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从绿水青山走向金山银山:浙江山区绿色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在梳理现有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实地调查和文献调查为依据,以浙江山区近些年的发展变化为研究对象,凝练出与山区新型发展密切相关概念的内涵,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山区近些年绿色跨越式发展之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经验,从理论上进行经济学解释,从实践上进行总结提炼,并提出进一步促进浙江乃至全国其他类似山区加快驶入绿色跨越式发展轨道的相关对策建议。在学术贡献上,《从绿水青山走向金山银山:浙江山区绿色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从理论上提出了山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山区城乡产业一体化、山区后发优势与山区绿色跨越式发展的内涵与新思路,并综合应用多种经济理论对山区绿色跨越式发展进行了理论解析,凝练出山区绿色跨越式发展的形成机制与实现机制。在现实应用上,《从绿水青山走向金山银山:浙江山区绿色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指明了浙江山区应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乃至城乡产业一体化为切入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路径带动经济结构变迁,进而实现绿色跨越式发展的科学路径与政策建议,对加快浙江乃至全国类似山区实现绿色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提供前瞻性的方向、路径和政策参考。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点
一、内容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分析
第一节 特色农业的内涵及其与美丽乡村的互促机制
一、特色农业的内涵
二、特色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互促机制
第二节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评价体系及其重大意义
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
二、山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山区的重大意义
第三节 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一、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内涵
二、城乡产业一体化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区别
三、城乡产业一体化对山区的重大意义
第四节 山区后发优势的内涵
一、传统后发优势的内涵
二、后发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区别
三、山区后发优势的内涵
第五节 山区绿色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一、山区绿色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二、山区绿色跨越式发展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三、山区绿色跨越式发展空间较大
第六节 农业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意义
一、农业文化的含义、形态与特征
二、农业文化对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的作用与意义
第七节 山区绿色跨越式发展的理论解析
一、山区经济增长理论支撑
二、山区绿色跨越式发展的形成机制
三、山区绿色跨越式发展的实现机制

第三章 现状与历程
第一节 浙江山区的分布与发展状况
一、山区县的界定
二、山区的分布状况
三、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四、山区承担的生态重任
五、农业发展中的文化元素与利用现状
第二节 浙江山区的跨越式发展历程
一、在摇摆中抉择
二、美丽乡村建设
三、借用外部力量
四、从融合到一体

第四章 SWOT分析
第一节 优势(S)分析
一、生态环境优良
二、林特资源丰富
三、文化资源丰富
第二节 劣势(W)分析
一、山区村镇规模小且呈星状分布
二、山区多偏远且经济发展迟缓
三、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第三节 机遇(O)分析
一、道路交通快速改善,边缘化劣势得到改善
二、信息物流快速推进,优质产品竞争力强化
三、社会消费转型升级,引发跨越式发展契机
四、科技进步步伐加快,科技支撑力快速提升
五、振兴山区成为共识,新发展政策指向向好
第四节 挑战(T)分析
一、必须改善乡村空心化状况
二、必须夯实融合发展基础产业
三、必须加快土地综合配套改革
四、必须加强创新避免同质竞争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典型模式
第一节 城乡产业一体化绿色跨越式发展模式:安吉县的实践
一、模式解读
二、基本成效
三、经验做法
第二节 特色农业全产业链跨越式发展模式:仙居县的实践
一、模式解读
二、基本成效
三、经验做法
第三节 原生态资源系统化发展模式:遂昌县的实践
一、模式解读
二、基本成效
三、经验做法
第四节 集中式新型城镇化模式:云和县经验
一、基本情况
二、基本成效
三、经验做法

第六章 启示与路径
第一节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经验启示
一、要重视生态建设,发挥生态的基石作用
二、要创新发展观念,发挥观念的引领作用
三、要加快城乡融合,发挥融合的系统作用
四、要加强科技创新,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
五、要加强文化培育,发挥文化的链接作用
六、要加强政府引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七、要加强新老基建,发挥基建的质变作用
八、要适当集中发展,发挥集中的效率作用
第二节 加快山区绿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路径
一、山区要立足生态,走产业绿色化发展之路
二、山区要进行创意,走产业与文化融合之路
三、山区要因地制宜,走差别化融合发展之路
四、山区要内联外拓,走协作联合发展之路
五、山区要彰显品质,走品牌带动发展之路

第七章 对策建议
第一节 做好山区战略发展顶层设计
一、确立战略发展定位
二、做好顶层发展规划
三、确立产业发展新路径
第二节 大力提升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一、大力建设快速交通枢纽,构建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二、大力改善内部交通条件,引导进入全域发展格局
三、加强信息平台建设,畅通山内山外信息渠道
第三节 健全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一、确立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思路
二、加快健全土地、资金和人才资源城乡平等交换机制和补偿机制
三、建立健全城乡产业联动机制
第四节 加强山区特色农业优势区与旅游康养业发展
一、健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制度,保护山区个体化优势
二、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打造山区富民大产业
三、积极发展山区“六次产业”,助力供给侧结构大改革
四、大力发展山区旅游康养业,助力山区经济大升级
第五节 加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一、从战略上重视农业文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二、加强传统农业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三、有序实施“文化强农”工程
四、大力提升农民的农业文化知识水平
第六节 对绿色生态产业实施产业推进政策
一、明确绿色跨越式发展路径,集聚资源要素于大产业
二、促进投资融资多重组合,支持绿色产业获得发展大资金
三、财政税收土地系统支持,打造绿色跨越式发展生态大环境
第七节 完善区域生态保护与补偿机制
一、确立科学的补偿原则和补偿对象
二、确立合理的补偿标准和补偿主体
第八节 完善科技信息发展支撑机制
一、强化农业科技研发的针对性
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机制
三、完善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