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财务管理与企业经济发展研究》:
二、投资的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公众逐渐成为投资的主体,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投资理论来指导社会公众进行投资,使社会公众掌握投资的方法、了解投资的途径,但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还必须把握投资的原则。这里所说的投资原则,既区别于站在宏观角度的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投资原则,也区别于站在微观角度的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进行实业性投资的投资原则,而是根据金融市场的特点所确立的投资原则。
(一)投资自主原则
投资过程是一个分析、决策的过程,由于投资者主要是社会公众,所以投资分析和决策也将是微观化的。在金融市场上,每个投资者的专业知识、智慧、经验和思维方式都不相同,他们都会站在各自的角度作出分析、判断和决策。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智慧和经验,按自己的思维方式,细致地分析和独立地判断投资对象的变化趋势,坚持投资自主的原则。当然,在金融市场上,每天每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影响投资者的分析和判断,特别是一些专业分析师会通过各种途径向投资者提供分析结论,但这些只能供投资者参考,而不是投资者的最终决策。之所以要坚持投资自主的原则,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只有你才会对自己的钱袋子真正负责”。
(二)收益风险最佳组合原则
追求高收益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直接目标,尽管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形式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能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同时又都有一定的风险。收益和风险是相伴而生的一对矛盾体,投资者在投资时,必须谨慎地处理好这一对矛盾体。一般说来,收益越高,风险越大。收益风险最佳组合原则是指在追求收益最大化时,要尽可能地降低其风险。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培养驾驭、承担风险的能力。在投资时,要权衡收益与风险,一味地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是投资的大忌。
(三)动态原则
动态原则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一种金融工具的未来价格是不确定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而对一种金融工具可以连续投资。这一含义表明,金融工具的未来价格变化是动态的,任何时候都存在投资机会,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投资,因此一项投资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对投资机会的把握。其二是指由于金融市场是动态的,所以投资本身也是动态的。金融市场是投资的外部环境,各种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而影响各种金融工具的投资价值变化。金融性投资与实业性投资的区别之一就是针对同一投资对象,实业性投资往往是一次性的,而金融性投资则是可以反复多次的、连续的。正是由于投资具有这一动态特征,投资者就可以利用这一动态来构建投资组合,并且随时进行调整,以使投资价值增加。
(四)分散投资原则
分散投资原则是指不要把全部资金都投资于一个投资对象上。人们通常所说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就是对这一原则的最好诠释。收益高的投资项目,其风险也大;风险小的投资项目,其收益也低。如果将全部资金都投资于收益高的项目,由于其风险较大,一旦投资失败,就可能全军覆没;如果都投资于风险较小的项目,就会丧失获得更多收益的机会。因此,投资者应坚持分散投资的原则,这样,即使一些投资项目出现亏损,也会因为其他项目获得良好收益而得到补偿。
(五)保持平常心的原则
保持平常心的原则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要正确地对待盈亏,应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投资者进行投资的目的就是要获取收益,但金融市场上没有常胜将军,投资失败在所难免,不要把财富的增减看作是投资的唯一目标。在投资获利时,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只顾一味赚钱而忘乎所以,一旦产生贪婪心理、失去平常心,就有可能由胜转败,金融市场上“坐电梯”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投资失利时,也不必悲观绝望、孤注一掷,要冷静下来,认真总结教训,以利再战。其二是指要冷静地看待投资对象价格的涨落。在金融市场上,投资对象的价格每时每刻都会变化,当价格上涨时,特别是大涨时,有些投资者就急不可待,唯恐买不到而高价买进;相反当价格下跌时,特别是大跌时,又会产生恐慌心理,唯恐价格进一步下跌而慌忙低价抛出、盲目跟风,结果损失惨重。投资对象的价格涨落是正常的,也是经常的,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价格变化要正确对待,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思考,盲目追涨杀跌是不可取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