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兴强,1974年生,会计学博士(2001),厦门大学“南强重点岗位”教授(会计学)、博士生导师(2004),系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01年8月始任教于厦门大学会计系,2002年12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5月和8月相继被破格聘为博士生导师(时为副教授)和教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0),“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21),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9),“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9),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22),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兼任教育部会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副会长、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FT 50)编委、《当代会计评论》执行主编、第八届国家教学成果奖的会评专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与福建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科研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一等奖和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共四项,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十余项。教学领域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福建省教学成果奖特(一)等奖共五项。
研究兴趣包括“文化影响与会计审计行为”“非正式制度、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制度变革与会计审计行为”“会计思想史与财务会计理论”。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会计研究》、《金融研究》等中英文知名学术期刊,系“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出版On Informal Institutions and Accounting Behavior、《儒家文化与会计审计行为》、《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等中英文著作。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财务会计理论》,总主编“厦门大学会计系列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完成399公里的“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甘肃瓜州到新疆哈密),多项全程马拉松与慈善越野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