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来了新支书
刘裕国
8月初,一场暴雨刚过,大英县天保镇沙石咀村绿意盎然,空气里弥漫的淡淡清香味,直击心脾。采访郭琦,跟她走在起伏的山峦,一幅靓丽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徐徐展开。
新建的产业园,片片相连,新修的产业路蜿蜒盘旋,一溜远去。水稻基地像一枚枚翡翠,镶嵌在坡脚下的开阔地。白芷基地、红心柚基地等有序排列,地里套种的大豆、玉米又到了收获季。二台土的那片刺梨已经挂果了,俯身看去,刺梨果黄得透心。新居点都是清一色的“小洋楼”,老村落风貌焕然一新。新修的村部、农民夜校、图书阅览室、远程电教室、党员之家……窗明几净,服务功能齐全。
满眼生机,满眼新奇,让人遐想,令人振奋!然而,你却很难一下子把这涌入眼帘的一幕幕壮美,与眼前这位年轻的女支书郭琦联系在一起。她身材娇小,衣着时尚,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说起话来柔声细语。她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职业村支书”。一路上,只见村民老远就和她打招呼:“郭书记,又下户啊?”郭琦也“大叔大妈”地叫得格外亲热。
2018年6月,遂宁几家媒体同时爆出一则新闻:遂宁市委组织部将面向全市青年选拔职业村支部书记。消息插翅飞向城市和乡村,搅动着无数青年的心,包括郭琦。
这时的郭琦,33岁,2009年大专毕业不久就考上了“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职位,在大英县城城西管委会上班。
几乎是毫不犹豫。她做出了参加公开选拔职业村支书的决定。不过,她没敢声张,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默不作声地报了名。等到笔试通过了,面试也通过了,一切公开了,同学和家人才大吃一惊:“你傻呀,待在城里,生活有规律,平常有假目,多安逸,干嘛跑到村子里去?以后找你聚会旅游都难了。”不止一个同学这样抱怨。
“孩子,农村的苦你不是不知道,农村人都千方百计往城里钻,你好不容易在城里扎下根,怎么还往黄泥巴坑里跳?”父亲说。郭琦也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一个人离家到一个偏远的山村工作,父母肯定担心。
郭琦生在山村,从小就对乡村充满着眷恋。后来进城工作了,她还时常坐在城市的窗口,向往着远方的白云,想象着云朵下一定有一个美丽的小村,有小桥流水人家,有牧童的歌声在荡漾。乡村是她的诗和远方。
郭琦已经有了一个温馨的小家,9岁的儿子活泼可爱,正上小学,丈夫在绵阳一家大企业上班。一说她要远去一个穷山村工作,丈夫的泪珠子就在眼眶里打转。他们用多年的积蓄购买了一辆家用轿车,主要用于丈夫跑绵阳,来回200多公里。这天,一向体贴人的郭琦对丈夫说:“敏哥,车子还是你留着用吧,我骑摩托去村里。”丈夫说啥也不同意,紧紧攥着郭琦的手,两人的眼泪都滚落出来。
8月的一个早晨,天朗气清,郭琦驾着这辆香槟色的小车,在管委会领导的护送下,穿过闹市,直奔天保镇沙石咀村,开始了她全新的人生旅程……
值得一提的是,遂宁市这个选拔职业村支书的举措,在全国领先,意义不凡。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省委组织部机关走访座谈时指出:“要把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与选拔脱贫致富带头人、村级组织骨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从中选拔优秀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基层干部,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
近些年来,遂宁市每年有近120万人外出务工,80%以上青壮年外流。农村长期处于“失血”“贫血”状态,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2018年,该市1879名村党组织书记中,35岁以下的仅占11%,初中及以下的593人占到了32%,大专以上仅占27%,带富能力强的仅占5%,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与当前农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很不适应。
遂宁市委结合当前乡村实际情况,为加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决定从全市优秀村干部、优秀工人、优秀农民、优秀企业管理人员和涉农专业大学生五类对象中,通过统一考试招聘,让优秀人才注入乡村,巩固强化基层组织实力。
郭琦就是全市660余名报名参考者中,脱颖而出的43名职业村支书之一。
通往沙石咀村的路,很窄,弯急坡多。郭琦第一次驾车走这样的村道,尽管车速放得很慢,也吓出一身的毛毛汗,生怕方向盘偏一点点,车轮就会滑进路边沟里。
还好,总算顺利开到了村部。第一书记、老支书、村主任等村社干部和一些群众在坝子里迎接。郭琦从车窗看见了一张张期盼的笑脸。车刚停稳,他们便围了上来,伸出热情洋溢的手,等待着与他们的职业村支书相握。
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