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时代肖像——忻东旺艺术作品展
0.00     定价 ¥ 228.00
中新友好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9861092
  • 作      者:
    忻省江,副主编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1.本书以“时代肖像——忻东旺艺术作品展”展览为基础,全面记录、呈现了展览的所有作品及与展览有关的导览和学术活动及纪念文章等,是对此次展览的全面呈现,图文并茂。

2.本书呈现了忻东旺各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其中著名理论家、画家对其作品的解读,对普通观众了解、理解、赏析忻东旺的油画作品有重要作用。

3.本书设计新颖、排版别致、印制精美、材料考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绘画比画家活得更久长。八年前,忻东旺令人痛惜地离开 ;现在,他的画以另一种方式、另一种感觉、另一种活力,开始新的旅程。他在世时,观众从他画布上看到他的北方的乡亲 ;现在,观众在他描绘的众多形象中,看到他的才能、手法与绘画的雄心。忻东旺在同行中获得的尊敬,由于贾方舟、冷军、于小冬、赵培智等先后出席他的大展而成为动人的景观。这殊荣,并不是每个同龄画家都能获得。我相信,大同市美术馆为忻东旺举办大型回顾展,是北方美学的契合 ;我也相信,组建忻东旺个人美术馆,是大同市不应该错过的机会。我必须说到张宏芳女士。我们无法想象,在忻东旺的生前与身后没有这样一位敬事夫君、令人尊敬的眷属……东旺有灵,当为之宽幸。这是夫妻间的美谈,今天,也成为我们同行间的美谈。

——陈丹青(著名画家)

 

 

东旺永远活在宏芳的心里,也活在大家的心里。他朴实无华,有大悲悯的情怀。每一个人物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灵魂,让东旺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正是震撼人心的地方。也许,他沉浸在这种悲苦的思 绪里的时间过于漫长,让他的心脏 无法承受 这不可承受的悲苦!他没有忘记,自己就是个农民。所以,他同情、热爱这些形象。他太了解他们了。他们就是他身边的人物。形象对于一个人物画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浮现在这些不同的又有相同风 格的形象之中。这是东旺对时代、对农民的讴歌!他记录下了这个时代独有的特征。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的使命!这是他自我的表现,是他审美意识的选择,也是他创造出的一 个审美范式。东旺精神会随着他光辉的艺术的永生而永生。他永远与宏芳,也与我们在一起。表面上看,他的作品是苦涩的。但是,对于忻东旺来说,他的内心是自由自在的、快乐着的。他表达的是如此的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何家英(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大同应该有三个文化高地,一个是云冈石窟,一个是华严寺。这两个文化高地的石窟艺术和佛教 造像在中国的美术史 上都是一流的、顶尖的水准, 是在最高水准 上的艺术体 现。 第三个文化高地 就 在当代。如果有了忻东旺美术馆,这一道新的风景线就会成为大同的一个当代的文化高地。东旺是一个绘画天才。他在油画技艺上所达到的高度,是油画传入中国一百多年来的一个高峰。大同如果能够有这样的眼光,能够站在这个高度上去认识忻东旺的艺术,是大同这座闻名古都的幸事。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都是群体创造的,但文化的高度却是由个体创造的,也是由个体呈现的。个体的高度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高度。没有李白、杜甫,就没有唐诗的高度 ;没有苏东坡,也没有宋词的高度 ;没有《红楼梦》,明清的小说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就无从谈起。所以,文化的高度都是由个体创造的。东旺能够留在大同,就意味着大同在当代艺术中有了一个国家水准的高度和地标。

——贾方舟(著名艺术批评家)

 

 

 

相由心生——谈忻东旺的心理现实主义

彭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忻东旺是一位极具天赋的油画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非常深邃的思想家。他的天赋体现在对形象的敏锐感受、提炼和把握的能力上;他的思想体现在对人、社会和绘画本身的思考上。

有了摄影技术之后,绘画被宣告死亡,但绘画的独特性也借此得以突显:一张哪怕有些模糊不清的照片,可以在法庭上作证,但绘画却不可以,不管它多么逼真。

绘画从来就不是现实的再现。绘画既做不到对现实再现,现实也无须绘画来再现。与摄影指向对象不同,绘画总是指向画家。绘画是画家的表达,展现了他的观察、理解、想象、情感和思考。

八年前,忻东旺将他的展览的学术主题确定为“相由心生”,这充分体现了他对绘画,尤其是肖像画的理解。古代,中国人早就认识到形与神、形与气、形与意、形与理的区分。如果只是刻画人物的外形,而不能表达背后的东西,绘画就不能感人,也达不到艺术的高度。中国画家很早就有这方面的认识,但是要将外在的形与内在的神、气、意、理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人类绘画历史来看,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成功表达,差不多是 17 世纪之后的事情。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确诞生了众多绘画巨匠,但他们都没能真正成功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说伦勃朗是个伟大的画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触及了微妙的内心世界。他对自我的反复描绘和剖析,终于让自己隐藏的内心世界跃然画上。尤其是他后期的自画像,将一个曾经风光而现在沧桑的老人的睿智与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叹。

忻东旺的肖像画也达到了这个高度。不过,忻东旺描绘的更多的不是自己,而是周遭的众生相。由此,他说的“相由心生”就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他所画人物的外相与内心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他所画人物的外相与画家的内心的关系。只有两个心灵“心心相印”,绘画形象才能跃然而出。因此,忻东旺对人物的准确刻画,不仅源于细致的观察、准确的表达,而且源于心灵的碰撞,源于感同身受。尽管忻东旺画的是众生相,但是由于其中不乏他的自我表现,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它们视为他的准自画像。由于存在表里不一的情况,心生之相很难为照相机所把捉。相比摄影,绘画的优势在于,画家能够揭开所画对象表面的伪装,直探所画对象内心的真实。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绘画尽管不如摄影那么逼真,但有可能比摄影更加真实。因为绘画能够发掘人物的内在真实,尤其是心理真实。这种心理真实有时候连被画对象本人都无法察觉,或者不愿意正视,就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所揭示的那样。由于我们习惯表面的真实,当画家将人物内在的心理真实揭示出来之后,我们都不会相信那是真的。就像柏拉图所讲的洞中人那样,当他们习惯于将影子当作真实的之后,如果有一天走出洞穴,看见真相,反而误以为真相是假相。忻东旺通过他的肖像画,记录了一个历史时期的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现了他的真实感受和思考,画出了一个时代的肖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