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 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不朽经典
★一个手工业者出身的哲学家 与儒家并称“显学”的重要学派
★近代孙诒让、梁启超、章炳麟、章士钊等大家倍加推崇的经典著作
★全本全注全译 全新修订
亲 士
本篇的主题为用贤亲士。作者以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贤君与桀、纣等昏君对待贤人的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为例,说明能否亲士用贤,关系着国家的兴衰成败;并进一步指出,国君要做到亲士用贤,除了要有自任其难的爱士之心外,还须具备宽容、体谅的态度,广泛采纳各色人才,让他们各抒己见,面折廷争。这才是可以王天下、保国家的兼王之道。
入国而不存其士①,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注释】入国:“入”疑为“乂”之形误,乂国即治国。
【译文】治国而不优待贤士,国家就会灭亡。见到贤士而不急于任用,他们就会怠慢君主。没有比用贤更急迫的事情了,若没有贤士,就没有人和自己谋划国事。怠慢遗弃贤士而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的,还不曾有过。
亲士……………………………………………………………………1
修身……………………………………………………………………6
所染…………………………………………………………………10
法仪…………………………………………………………………14
七患…………………………………………………………………19
辞过…………………………………………………………………26
三辩…………………………………………………………………34
尚贤上………………………………………………………………37
尚贤中………………………………………………………………43
尚贤下………………………………………………………………56
尚同上………………………………………………………………65
尚同中………………………………………………………………71
尚同下………………………………………………………………84
兼爱上………………………………………………………………95
兼爱中………………………………………………………………100
兼爱下………………………………………………………………108
非攻上………………………………………………………………123
....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