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智:唯美家训济世长/家风家教系列
0.00     定价 ¥ 49.80
中新友好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4559236
  • 作      者:
    水木年华
  • 出 版 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2-01
收藏
内容介绍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仁惟德。处世求知多益训,敦品厚德传万代!家训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特殊体现,又承担着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它是古今人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们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起到了自觉在社会普及道德教育的脊梁作用。传承和弘扬家训文化,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家训的目的就是希望培养一代又一代能挑起家族与社会重任的人才,使得宗族香火不断。《智:唯美家训济世长/家风家教系列》从历代各朝林林总总的家训里,摘取一些能够表现中国文化特点并且对于今天颇有启发意义的格言家训,试作现代解释,与读者共同品味,陶冶性情。
展开
精彩书摘
  《智:唯美家训济世长/家风家教系列》:
  【原文】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
  【译文】
  世上的人大部分没有见识,对传闻的人和事十分相信,对自己亲眼看见的却不相信,对远方的人十分重视,对自己身边的人却常常忽略。跟自己一起长大的人,如果当中有人成了贤达之士.往往就对他轻狎怠慢,缺少敬意;如果是异乡别县的人,只凭听到了他们一点点的名声,就争着去认识一下,以致伸长了脖子,踮起了脚跟,如饥似渴地去仰慕。比较两个人的长短,核对两者的优劣,或许远方的圣人不如自己身边的贤士。因此,鲁国的人不把孔子视为圣人,而称之为“东家丘”。从前虞国的宫之奇,与国君一块长大,国君与他较为亲近,因而不肯受他的劝告,以致亡了国。这个教训我们不可不引以为戒啊!
  【原文】
  用其言,弃其身,古人所耻。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关,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
  【译文】
  听从别人的言语,嫌弃这个人本身,古人认为这是非常耻辱的。凡是一句话,或一个举措,取自于他人的,都应该公开弘扬,不能够掠人之美,当作是自己的功劳;即使是地位低下之人,身份卑微之士,也要把功劳归功于他。盗窃他人的物品,会受到刑律的处罚;盗窃别人的功绩,会遭到鬼神的斥责。
  家训启迪
  教育孩子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孩子如何择友。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既重师又重友,把“朋友有信”视为人伦的重要内容。交友。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培根曾经说过:“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凡是天性不配交友的人其性情可说是来自禽兽而不是来自人类的。”
  如果孩子还没有朋友,则应鼓励孩子树立交友的信心。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细心的父母,假如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兴趣和特长。就会为他结识这方面的新朋友提供机会,从而让他在交往中增强自信心。托马斯·伯恩特说:“友谊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就努力培养他的多种兴趣。这样,在参加共同活动中,可以逐步建立朋友之间的友谊。”
  假如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朋友。家长要对他们的友谊予以肯定。并且在孩子和朋友的交往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指导:对待朋友要真诚,不能欺诈。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和兴趣各不相同。因此。在交往中就应当尊重朋友的意愿,主动寻找双方都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交谈。另夕卜.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敏感区,因此,在平时说话、开玩笑时应当注意尽量不要触及朋友心灵的“疮疤”。
  另外,对于孩子的朋友,家长要热情欢迎他们来家做客。当孩子的朋友来家里时,父母应该说“我们家来朋友啦,欢迎欢迎”或者“真高兴我的孩子有你这样的朋友,你们能来太好了!”而且要鼓励孩子认真接待.让孩子的朋友感觉到你对他们的支持和赏识。
  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结交哪几类朋友呢?
  第一,交往的第一个朋友。孩子交往的第一个朋友往往是街坊邻居家的孩子,这能让孩子了解到交朋友是件有意思的事。对于这种玩伴.父母无须硬让他们在一起做游戏,只需要让他们自己在安全的环境下玩就可以了。在孩子玩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做互帮互助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促进友情的健康发展。
  第二,异性朋友。早让孩子和异性朋友接触有利于他长大之后与异性交流和沟通起来更为方便、没有障碍。同时他也会对异性更加尊重。男孩和女孩在幼年时期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4岁以后,孩子开始倾向于和同性朋友相处。父母应当想办法让孩子多和异性朋友接触,强调异性朋友带来的正面影响。双方家长最好不要提“定娃娃亲”这类的话,以免让孩子感到尴尬,不知所措。
  第三,喜爱运动的朋友。运动能够使人增强体质、活力四射。经常参加运动的孩子性格开朗,能给周围的小伙伴以积极向上的影响。父母要鼓励孩子多运动,多带孩子去游泳馆、体育馆等场所。让孩子多结交喜爱运动的朋友,而不是成天躲在家里面看电视、打游戏的朋友。
  第四,年龄稍大的朋友。孩子的堂哥堂姐或者是学校里面高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做孩子的好朋友,他们有更高的心智水平,在行为和言语上会给孩子树立榜样。因此,家长应当帮助孩子发现其朋友的优势所在,让孩子以其为榜样,并积极地向他们学习。
  对于和孩子交往的这些朋友,父母不应过于求全责备,也不能处处束缚,应当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和自由,让孩子乐在其中,享受友谊带来的快乐。
  父母还要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交往,多结交朋友,并且能够尊重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从而对父母更加信赖。同时还能够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促进孩子之间友谊的形成和巩固,促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颜氏家训
严慈相济——教子之度
友爱互敬——手足之情
勤俭仁善——治家之道
品贵“芝兰”——交友之择
春华秋实——学习之法
“实”至“名”归——修身之得

第二章 帝范
威德致远,慈厚怀民
远近相持,亲疏并用
举贤任能,知人善任
虚怀若谷,忠言逆耳
戒骄戒躁,谦益满损
功过有度,赏罚分明

第三章 袁氏世范
人性有别,贵在忍容
远离游闲,立学建业
尊顺老人,孝行贵诚
慢伪妒疑,君子不为
世事人生,多不如意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忠信笃敬,人贵有之

第四章 温公家范
礼为治家之本
德行是最好的遗产
为父必言而有信
慈母贵知教子
兄必仁让
弟必恭敬
夫妻贤德

第五章 曾国藩家训
孝敬为本,严守亲训
谦谨为本,处世之法
读书为本,立志有恒
清廉为本,做官勿贪
勤俭为本,治家和睦
善行为本,多助他人
少怒为本,得以养心

第六章 庭训格言
自任其过
君者仁心
克己约人
阅书立道
广开言路
以敬处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