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社区学院案例研究(上)
0.00     定价 ¥ 30.00
中新友好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8614951
  • 作      者:
    王伯军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上海的社区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走在全国前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了一系列成功的发展模式,已经形成了区社区学院、街镇社区学校和居委学习点三级社区教育办学架构。其中区社区学院在区域社区教育中发挥着龙头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市乃至全国社区学院的良性发展,对上海各区社区学院的发展模式进行分区式的案例式总结,形成可供借鉴和复制的经验。

展开
作者简介

孟群,上海市学指办教师。

钱大海,上海市学指办教师。

刘珊珊,上海市学指办教师。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稿为“社区学院发展丛书”中的一本,主要总结了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长宁区、普陀区、虹口区和杨浦区8个市区的社区学院的在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品牌特色以及不足之处。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借鉴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社区学院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学院的实践与思考


毕 虎



编者按


浦东新区社区学院是上海市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事业单

位建制的社区学院,以做强社区教育、做优老年教育、做大开

放教育为发展目标,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色。


一是首创以开展实验项目探索社区教育工作的方式。以实

验项目为基础培育社区教育实验街镇,并深入基层建设村居委

社区教育实验基地,由此推进社区教育示范街镇建设。目前已

形成

所社区学院、37所街镇社区(成人)学校、1201个居


(村)委学习站点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全国社区教育示范

街镇达13 

个,上海社区教育示范街镇达17 

个。

二是制定四化工作模式。即常规工作制度化、重点工作项


 

目化、项目工作科研化、科研工作规范化,逐步推进各项工作



规范、有序、高效、深化开展。面对浦东新区街镇数量多、结

构差异大、各类人群不同的特点,采用分类管理、分层推进、

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


三是建立良性的课程建设机制。社区学院以课程建设为主

要抓手,通过课程开发与设置、课程实施与管理、课程监测与

评估三个环节进行课程建设,促进课程建设的优化。


社区学院的价值取向是社区学院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对于促

进国家、社会以及居民发展的把握和诠释,是学院自身发展要求

和社会外在需求的和谐统一。当前,随着我国社区教育的蓬勃发

展,社区学院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探讨社区学院的价值追求和发

展路径,对于加快社区学院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创建学习型社区都

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社区学院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

步伐。


一、社区学院建设的主要依据


(一)党和国家的意志是重要指导思想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

大力提高国民素质”。2016 

年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

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县(市、区)社区教育学院(中


 

心)负责课程开发、教育示范、业务指导、理论研究等”,首次明


确社区学院的功能定位,对全国各地社区学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方

向引领作用。同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七个部门《关于进一步推

进本市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到“到2020 

年,率先

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到2025 

年,要建成具有

国际影响力的学习型城市”。社区教育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

体,社区学院更应该充分发挥三级网络的龙头作用,引领区域社区

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各地终身教育促进法规的出台是社区学院建设的法

律保障


上海市早在2011 

年就颁布实施《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

, 

这是上海市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加强终身教育工作、促进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标志着上海终身教育工作有法可依。

其中明确提到“区、县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实际

情况,对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的人员和经费予以保障”“社区学院

应当对社区学校给予业务上的指导”等。现在福建省、河北省、宁

波市等各地纷纷出台相应的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终身教育工作依法

治教、依法办学是社区学院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


(三)终身学习理念的迅速发展是社区学院建设的理论保障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人们必须不



 

断学习,不断进步。在20 

世纪70 

年代末至80 

年代初,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的理念开始传入我国,终身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

动者素质、保持较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也是终身

教育能够迅速发展、深入人心的根本原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

会的发展需要和居民的学习需求,使得社区学院应运而生,为构建

学习型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四)上海市对社区功能的高度重视是社区学院建设的实

践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深入推进,我国城镇居民角色也正逐步

地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人”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社区

人”转变。伴随体制改革涌现出大量如外资合资企业、私营企业、

自由职业者和外来务工人员等非传统单位的人员群体,他们的社

会管理归属社区,这样对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等功能就提出更高要

求。特别是近年来上海市委对于“社区治理”的高度重视,对社区

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其中社区教育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在时代进步

和现实发展的背景下,社区学院承担了社区教育功能的强化和完善

的重要职责。


二、社区学院的价值取向


社区学院的价值取向即追求社区人的积极变化,主要包括三个


 

层面的目标:一是个体目标,指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


品质,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区人;二是组织目标,指

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如学习型社区、学习团队;三是社会目标,

指社区治理,提高社区的文明程度、促进社区发展。


(一)满足社区人学习需求的重要平台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社区教育是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

生活生命质量的提高,以及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教育活动。在培

育和推进人的终身发展过程中,社区学院应当有意识地结合国家、社

会、社区的需求,注重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认同、

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承担自身的责任。


(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社区学院在教育教学工

作中认真设计,把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融入居民教育教学的各个环

节,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此外,在资源整

合的过程中,大力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

活动,把社区教育作为载体,积极探索适合社区居民的传统文化普

及教育方式,使传统文化与居民生活紧密联系。


(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必然联系。



 

教育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教育还可以生产出新的生产力和科学



知识。当前,我国现有教育结构的发展难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快速

变化及发展,而社区学院开展的各类教育培训,特别是职业技能

培训,直接对接企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提升劳动者能力的教育培

训,满足企业发展、职工提升的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促成

经济和教育的和谐发展。这些都是我们社区教育对社区人施加的影

响,通过影响人来促进区域的发展,反过来,区域的发展进一步地

对社区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社区学院是为地方发展服务,

满足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求的。


三、社区学院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


2006 

年底,浦东新区社区学院挂牌成立,我院是由浦东新区

人民政府主办的区域终身教育指导与办学机构,当时是上海市唯

一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事业单位建制的社区学院。区学习型社会

建设促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浦东社区学院,浦东社区学院具有了区

学促办的部分行政职能。2011 

年,经新区人民政府批准,上海老

年大学浦东分校在浦东新区社区学院挂牌。2013 

年初,上海开放

大学浦东西校在浦东新区社区学院挂牌。浦东新区社区学院确立了

以服务新区学习型社会建设为核心,以指导街镇终身教育工作为重

点,做强社区教育、做优老年教育、做大开放教育的发展目标。纵

观浦东新区社区教育工作历程,经历了实验探索、内涵建设、特色


 

发展、示范引领四个发展阶段。2006 

年,浦东新区首创以开展实


验项目的方式探索社区教育工作,以实验项目为基础培育社区教育


实验街镇,并深入基层建设村居委社区教育实验基地,由此推进社


区教育示范街镇建设。目前已形成

所社区学院、37 

所街镇社区

(成人)学校、1201 

个居(村)委学习站点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体


系,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镇达13 

个,上海社区教育示范街镇达17 


个。多年来,浦东新区先后被评选为全国首批社区教育实验区、全


国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数字化先行区等。


(一)明确定位


社区学院的定位总结为六个词就是:贯彻、落实、执行、领

导、管理、服务。从事社区教育的人应有两个角色意识:一是贯彻

落实执行者,对党的十九大、上海市和国家九部委文件、区教育局

党工委发的文件要认真贯彻。二是执行过程中的领导管理服务。领

导是要决策,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管理是要驾驭控制过程和

流程;服务是服务的意识,学校要发展,员工要发展,我们要提供

更多的服务,整合资源,提供服务。


(二)角色意识


浦东新区社区学院确立了以服务新区学习型社会建设为核心,

以指导街镇终身教育工作为重点,作强社区教育、做优老年教育、

做大开放教育的发展目标。在推进具体工作中,注意将思想转化为



 

方法、态度转化为行为、目标转化为结果、经验转化为规律。首



先,思想转化成方法,将思想化成一套一套的方法去落实,积极促

进指导思想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提升工作效果。其次态度转化为行

为,态度有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两种。积极的态度是愿意去做,但

能不能转化为有效的行为却是关键。第三目标转化成结果,目标能

不能转化成结果,需要很多的方法、途径、路径、策略等去实践。

第四经验转化成规律,长期经验的积累能不能转化成为对社区教育

规律的归纳总结。对社区教育来讲,积极有意义的工作就是能够探

索社区教育规律,尊重社区教育规律,提升人的素质,促进区域的

发展。


(三)工作策略


在工作过程中,社区学院制定了四化工作模式:即“常规工作

制度化、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科研化、科研工作规范化”

, 

逐步推进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深化开展。面对浦东新区街

镇数量多、结构差异大、各类人群不同的特点,社区学院采用分类

管理、分层推进、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不断规范区域终身教育管

理,提升终身教育工作水平,提高终身教育服务质量,不断增加社

区居民的获得感。


展开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学习点)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主渠道...............

1



社区学院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学院的实践与思考......................................

1



共享海派文化 学在幸福黄浦


——上海市黄浦区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研究........................................20



聚焦职能,品牌引领,加快静安学习型城区建设


——上海市静安社区学院发展模式总结.............................................41



发展终身教育 成就精彩人生


——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研究........................................71



 

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社区学院办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学院为例.......................................................90



聚焦“六大要素”推动内涵发展


——上海市区办社区学院发展普陀模式探析与思考...................110



依虹口文化底蕴 谱社区教育特色


——上海市虹口区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研究......................................132



在实践中引领,在服务中凝聚,在发展中提升


——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154

后 记.............................................................................................................18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