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转型与使命:新时期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0.00     定价 ¥ 55.00
中新友好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10199948
  • 作      者:
    季平,付明明,邓琳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制度是适应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需求,在不断解决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创立、完善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转型与使命:新时期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分析了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现实需求和发展策略,探讨新形势下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转型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以期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更好地履行研究、指导、服务职能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
精彩书摘
  《转型与使命:新时期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三)科学、创新、开放、发展的教研制度
  针对上述教研制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积极建立科学、创新、开放、发展的教研制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1.增强新发展意识,着力从指导思想、职责和要求上推进教研工作
  一是强化各级教研部门对教研工作的顶层设计、宏观研究、整体协调和指导评估的作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为教育改革服务的宗旨,坚持“研中带训”的专业化发展方向,立足教育发展的实际,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中心,以提高育人水平为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为着眼点,以专业化的“教学评估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评估能力”为切入点,更加重视课程育人的研究与指导,更加重视教研工作的专业指导和服务,更加重视课改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与指导,更加重视对教学过程中关键问题的研究与指导,努力推动教研工作的转型发展。
  二是要根据国家对教研工作的要求制定教研工作规划,把握教研工作方向,围绕教研部门的总体要求和区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方案,帮助和指导区域内学校落实课程,检查、评估区域内中小学校教研工作,不断提升区域内的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设计精准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校本教研的整体水平,达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研目的。2.增强任务意识,着力从研究的重点领域上推进教研工作一是明确教研工作的基本导向,教研的基本任务是改善教师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各级教研部门要引导教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构建以教师个体实践为基础的信息发现路径,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捕捉信息,在同伴互助和教研组指导下筛选信息,开启潜能,生成创新思路。二是明确教研工作的新任务,努力探索教研工作的新方式。按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指导本区域中小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指导学校和教师整体统筹各学段各学科各环节,促进育人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有机衔接、综合育人的功能;不断总结提炼区域推进课程改革中积累的有效经验,形成课程制度,进一步提升区域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指导,推动教学提质增效。结合本区域实际,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组织实施过程的研究,不断完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增强创新意识,着力从建立多种教研方式优势互补机制上推进教研工作
  一是强化教研工作机制的转型意识,建立多种教研方式优势互补机制。创新教研工作机制是不断提高教研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保证。为此,各级教研部门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建立课程改革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追踪研究机制;积极建立教研部门业务牵头、教学研究基地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基地在示范引领区域教学改革方面的作用;要充分依托信息化手段,重视和加强网络教研,建立研讨交流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广泛传播。
  二是强化教研工作协同意识,开展实效性强的教研。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主题研讨、校本论坛、教学反思、学科工作室、教学咨询、教学指导等为基本形式的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为教师参与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不断注入创新思维,关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展望
第一节 发展历程
一、教研制度的历史演变推进教研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二、教研体系建构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 趋势展望
一、当前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二、“新质量时代”多层级教研体系建设的趋势展望

第二章 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发展要求
第一节 基本内涵
一、教研制度
二、教研机构及设置
三、教研工作机制及保障
四、教研队伍
第二节 发展要求
一、明晰教育发展形势及需求
二、明晰教研工作职能及职责定位
三、明晰教研工作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
四、明晰教研队伍建设的发展要求

第三章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研工作转型发展策略
第一节 核心素养育人目标对教研工作的需求与挑战
一、核心素养育人目标的基本内涵及要求
二、需求与挑战
第二节 教研工作转型发展策略
一、探索基于核心素养育人要求的教研工作方向
二、明晰基于核心素养育人要求的教研工作任务
三、促进基于核心素养育人要求的教师专业成长

第四章 信息化背景下教研工作转型发展策略
第一节 信息化发展对教研工作的需求与挑战
一、“互联网+”理念的基本内涵及要求
二、需求与挑战
第二节 教研工作转型发展策略
一、探索中国特色教研信息化方向
二、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进程
三、促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

第五章 基础教育教研体系联动机制创新
第一节 教研体系联动的主要形式及行动策略
一、基于主题研究的联动与追踪问效
二、教研基地校建设
三、区域联盟建设
四、评估与评比
五、项目化管理实施
第二节 校本教研的基本内涵及推进策略
一、校本教研的内涵要求与制度建设
二、推进策略

第六章 基础教育教研员队伍建设
第一节 新时期教研员队伍建设内涵及要求
一、教研员的角色转变及要求
二、教研员的专业素养构成与发展
第二节 发展策略
一、当前教研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二、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