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一盏花前酒
0.00     定价 ¥ 42.00
中新友好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0469145
  • 作      者:
    山亭夜宴
  • 出 版 社 :
    新世界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 人气治愈作家山亭夜宴潜心宋词世界,历时一年全新力作!将词中意境用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呼应我们某个被触动却不知道如何表达的瞬间,熨帖心灵。

 16阕动人心扉的诗词,16个缠绵缱绻的故事。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

每一阕词后面都藏着一段过往,书中深入挖掘词作背后的故事,以及和我们现实心境的共鸣,娓娓道来,意境幽远。

 以故事为引,以诗词为魂,首次将宋词融入古今故事中,以深情的口吻娓娓道来。宋词,原来可以如此动人!

 这是一本颜值极高的诗词故事集,精美的水彩古风插画搭配唯美词句,打开这本书即可享受片刻美好。


展开
作者简介

山亭夜宴

青年作家,2006年起创作至今。曾在《南风》《中华传奇》《爱客》《微言情》等杂志发表多篇作品。

已出版作品:《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岁月何曾败美人》《如花美眷,终不敌逝水流年》《那些细碎却美好的时光》《我想温暖这个有你的世界》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这是一部有关古诗词赏析的治愈系文集。

人气治愈作家山亭夜宴以十六段深情过往为引,首次尝试将宋词融入小说,带你走进余韵悠长的宋词世界。

一句词,一段往事。将词中意境用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呼应我们某个被触动却不知道如何表达的瞬间,熨帖心灵,余音缭绕。

在易逝的韶光中,在过眼的红尘中,脚步匆忙的你我,却总能拾得一枚词句,不负似水流年。


展开
精彩书摘

我欲穿花寻路

她跟着音乐的节奏,唱起了让我感觉耳熟的歌。仔细一听,歌词并不是我以为的那首。

歌声,是从开在居民区的酒吧里传来的。

我听见那首歌又唱了一遍,歌词是黄庭坚的《水调歌头·游览》: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黄庭坚的这首词用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曲子来唱,最妥帖。

我好奇唱歌的人是不是黄庭坚的粉丝,古人的音乐以宫商角徵羽来记谱,这个方法只能记音高,不能记长度,导致后世的人对古代音乐非常陌生。尤其是宋词,若用今天的普通话念出来意境就差了许多,现在也仅有一些偏远地区的居民保留了一部分类似的发音。

如今,古诗词的唱法几近消失,究其原因,不仅缘于学术上的研究断层,还有语言和音韵的失去,方音的变化,古音的丧失,到最后,我们只能艰难地从残存的古人乐谱上“破译”出一些难得的旋律来。

北宋时期,盛行小唱,那时的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都是当红的歌伎。

小唱在《都城纪胜》里被这样记载:执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轻杀,故曰浅斟低唱,与四十大曲舞旋为一体,今瓦市中绝无。

我听到的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当然不是流传千年的古曲,而是现代作曲家梁弘志所谱的曲。

与李师师同时代的歌伎们如何清唱宋词,已不可知,而今,唯有在这阕词里遥想古人的意境,只是以为隔着纱,实则隔着的是千山万水,不知从何而起。

我想起当时听王菲的《但愿人长久》,每听一遍,便写一段文字,正如黄庭坚词里的这句“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仿佛抵达世外桃源,向着白云缭绕的山顶而去,过去的千年历史如幻雾般挨近又去离。

流年辗转,人世匆匆。若得今生今世,从此,在这北方风雪之地,纵然尘满面,鬓如霜,初衷亦不变。

眼看缘起缘落,故人散去。而今,杖朝之年,两人偶尔也会说起从前的事,戎马一生的他,也早已厌倦了世事。她怕有一天会忘记了他们的过去,所以他招来几个亲近的族人,静静地听她述说往昔。

 

洪州,分宁,童年。

小楚,楚家的男孩子。家住在分宁西边坡上,村里的人不论大人孩子都知道楚家这个俊俏的儿子。

师师从小认识他,视他为大哥哥。可是,小楚喜欢的是师师的表姐—倩娘,师师一直都知道。看着小楚在溪水河边拣了很多彩石,那都是送给倩娘的,师师偷偷哭了一整夜,暗暗发誓:再不会为别人这么伤心了!

春雨之后的天,更蓝更澄澈了,暖风荡漾着,孩子们一天天地长大。师师注意到倩娘一直没有把彩石戴在颈上,好奇但又不敢问。小楚常来找她们玩,到河里抓鱼虾。倩娘悄声告诉师师:“日子过得好漫长,好像永远不能长大。”师师看着正在大笑的小楚,默默点着头。

有一天,从城里来了浩浩荡荡的一队人马,选美的官吏到了分宁,那矮胖的官吏一眼就看中了正从山坡上缓步而下的倩娘,便指着她告诉身旁的师爷:“山川秀美之地,果然连美貌女子也是出尘飘逸的。”

倩娘被带走的那天,小楚哭着跟着雕花木船跑,十五岁的男孩泪流满面,师师怔怔地看着他,心想:若是楚大哥能为了我这样,我便是跟了他们去也是欢喜的。小楚突然收住泪,下定决心,告诉她:“师师,我不会让别人带走你的。”她想他是为了倩娘才这么说的,但心里却受用得欢天喜地。

山水之中的木船缓缓消逝,一片薄雾弥漫了上来。

师师看到了小楚手上的一串彩石。

他说:“每年你生日的时候,我都会去河边拣几块最漂亮的玉石,在你绾发插簪前为你串成链。”妾发初覆额,两小无嫌猜。他将彩石戴上她的颈子,她低垂了脸,羞颜未尝开。

明月玉佩,一痕淡黄的月牙,晶莹璀璨地亮闪着。

师师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白衣女子,幽怨地告诉她:“你以为你能一直这样幸福下去吗?你欠我的,今生你要还!你越喜欢的,我越要夺来!”

醒来,摸过脸颊,一手冷汗。

隔年,听说嫁人的倩娘疯了,然后死了。

倩娘的爹娘,默默地淌着泪。师师的母亲紧紧地将师师揉在怀中,下巴抖得厉害,惊颤得师师也跟着害怕。

 

溪水岸边,有清幽的女声在清唱:“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小楚也在,他看到了师师,冲她不停地挥手,傻傻地笑着。师师小小地幸福着,心想:这以后,给我个皇后当我也不要。

突然,一个幽幽的怨恨声飘来:“哼,还由得了你来选吗?”她顿时清醒,四顾却是无人,脊梁上陡然升起一股阴寒。小楚一把扶住她,问:“怎么了,都快跌下河了!”她望着小楚想笑,却预感到不祥的征兆。

少年的日子悠远冗长,仲夏夜的灯下,小楚教她手执拍板唱《水调歌头》,他说苏东坡与黄庭坚亦师亦友,两人同被卷进政党争斗里,即使被贬后,环境再恶劣也没有改变他们的豁达,照样与友人郊游、赏月、饮酒,过得很开心。

师师笑说:“听起来哀伤的曲子,意境却是这样的美。”

小楚觑着她:“娘告诉我,太美的事物会让人心生胆怯,被认为是不祥的。”

师师心想着:若能辨其质,方才是喜欢的吧。

纷乱的时局里,人命如漂流的浮萍。

师师熟练地执拍板,一曲清唱,便是相送之时。

乱世里,哪里会有女子的容身之处?靠着男人的肩膀,最终,亦逃不过明日黄花的下场。若生得丑,连瘸腿的男人都会嫌弃。但若生得美,一般的美,容易讨了庸脂俗粉的嫌疑;超凡美,却是口诛笔伐的祸水。

花瓣飞舞满庭中,烟浪绕着夜露,师师将手中的一把落花揉搓得粉碎,想一切随风湮灭。

从今以后,她王师师便是京城的歌伎了,她的命运与在深宅中发疯而死的倩娘绝不同。世道对平民百姓是严酷的,才情出众的士大夫如黄庭坚也难逃一再被贬黜的命运,何况她一个小女子。

王师师十六岁离开分宁,远离父母,告别儿时伙伴,还有青梅竹马的楚大哥。分宁的彩石串成的项链,从此挂在颈间,成了与家乡、与楚大哥唯一的纪念。

当日张妈妈来王家,对师师的父母说让师师去京城卖唱补贴家用,至此已五个春秋,师师在京城酒楼、府邸看尽人世繁华。村里的女孩们哭着闹着不肯去,她们宁可匆匆信了媒人的话,嫁了人,以后再无音讯。听说,有的难产死了,有的被婆家虐待发疯的,好一点儿的是生了一个又一个,疲惫不堪。

王师师在这五年里受尽了白眼,尝尽了人情淡薄。然而她想,与其在村里贫苦终老,还不如孤身在京城卖唱养家,再过几年还能把家人接来。

离开分宁时,一个乡绅见到王师师时,讶然、失神、落寞……要媒人去王家说媒,劝她思量。师师躲开了,她不愿做这个脑满肠肥的乡绅的小妾,命中注定她绝不该如此苟且。生得再美的女人,便是坐上皇后的宝座,也不见得日子就此安稳,何况在小门小户人家,多的是勾心斗角,新进门的小妾,不过是多了个摆设罢了。

师师的心是坚定的,倩娘的脸在溪水里浮现,频频地回首在唱:“楚家的大哥哥呀,此生怕是就此别过了,我亦是再不能忆起你了……”

溪水桥上,一个灰衣少年从怀中取出拍板,幽幽地演奏了起来。师师听闻,却不动声色,因为倩娘的心早已飞出了窗框。

洪州衰柳增添了凄凉,溪水桥下的流水助长了惆怅。

 

一晃又五年。

师师掀起帘子的一角,京城街巷里的那个男子,竟是楚家大哥,他已是英气逼人,只是那眼神,还似那年海棠花开后的深邃灼热。

酒肆的歌伎悠然地把琵琶抱在怀中,轻轻地跟着曲子合,抚琴奏弦《水调歌头》一曲。一时间,乌云从西北方向涌起,霎时天地阴霾;再奏,雁儿低飞,哀声鸣叫,坠落田涧。随行婢女、轿夫见状一片尖叫,师师险些翻出车外,幸好情急之下抓住了车架。

小楚疾步靠近马车,告诉她:“天涯海角,这一次我决不会放手!”师师垂着眼帘未动,倩娘捏了师师一下,让师师把手伸向他,并将一包香囊递给他:“楚大哥……”

赶来的婢女发现小楚后,要把他赶走。小楚握紧香囊被赶离了车旁。

车尘滚滚而去,空留下鸟鸣乐悲。

 


展开
目录

卷一:

我欲穿花寻路

朝云漠漠散轻丝

灯火已黄昏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卷二:

楼外垂杨千万缕

蓦然回首

花满市,月侵衣

剪灯深夜语

卷三:

凄凉一片秋声

雨打梨花深闭门

十年一梦凄凉

秋暮

卷四:

晚晴风歇

待月西厢人不寐

寸心万绪

院落深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