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兴企业成群地来,经济为何反而陷入萧条?
大兴土木、拉动内需,必定是振兴经济的不二法门?
面对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中国该如何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经济学大师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或许能为我们解答这些困惑。在这部享誉全球的经济学经典中,他革命性地指出"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创造性破坏"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乐于冒险、主动求变的企业家则是创新事业的头号担当者。在"企业家精神"的助力下,他们才得以在残酷的商战中脱颖而出,世界因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没人比凯恩斯凯恩斯更光彩、更聪明;相反,熊彼特貌似平常--但他更有智慧。聪明赢得一时,智慧天长地久。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eterDrucker)
熊彼特的能力足以畅谈一切,从伊特鲁伊人的艺术到中世纪的法律;有能力阅读意大利语、荷兰语和斯堪的纳维亚语;有能力概述形而上学理论。这种不圄于特定领域的能力很重要,使他能够自由地对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边缘现象,提出大胆而有趣的假设。
--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
"有两位我认为相谈一晚会*为有趣的人,就是凯恩斯和熊彼特,这两位经济学家都是优秀的谈话对象,也是我所知博学多闻的人物--两人的差异即使,熊彼特深谙经济学历史,凯恩斯则无"
--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FriedrichAugustvonHayek)
《经济发展理论》是欧洲大陆经济学家的卓越之作,为经济进程描绘了一幅鲜明的图像。
--《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Economic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