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经邦济民治学创新:我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0.00     定价 ¥ 126.00
中新友好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1808261
  • 作      者:
    郭飞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郭飞,字翔宇,祖籍浙江东阳,1952年7月5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匿名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国际直接投资。独立或主持承担国家、部委和高校科研课题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重要报刊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61篇(几乎全为独撰,其中有40篇论文被《新华文摘》或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独撰《郭飞文选——经济理论与经济改革重大问题研究》(上、下卷),主编、合撰公开出版的专著、教材等20余部。获得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北京市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优秀著作二等奖、优秀论文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科研与教学成果奖,9次独立获得北京高校政治经济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992年8月,被北京市高教局评为北京高校首批(青年)学科带头人;1998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展开
内容介绍
  《经邦济民治学创新:我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者是一名与共和国几乎同龄且治学严谨、砥砺奋进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高校教师。本书在真实叙述作者曲径成才非凡经历的基础上,着力客观介绍其35年来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深入研究我国经济理论与经济改革重大问题过程中所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对策创新。作者研究和创新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某些基本理论和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与扩大就业、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合理缩小居民贫富差距、积极合理安全有效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性质与转轨方式等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并取得了突出成就。
  《经邦济民治学创新:我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翔实,语言生动,图文并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理论与经济改革的新进展,可作为我国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高校党校中学中专教师、相关领导干部、各类经济研究机构人员和高校学生等研究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经邦济民治学创新:我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在上小学之前,发生了一件对我终生都有意义的事情。我小时候一直用乳名。一次,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商议为我起一个规范得体的名字。当时,父母和姐妹们左思右想,都起不出合适的名字。正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我灵机一动,提议说:“这样吧,就叫飞,也就是郭飞。”其他人听了,都说好。于是,我从上小学至今,一直使用这个名字。“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上有些人受形势影响纷纷改名,我姐姐和妹妹也都改名为“志坚”“志红”“志英”。我不为所动,没有改名。后来,我除使用郭飞这个姓名外,还加了个字——翔宇。其一,周恩来的字为翔宇,我的字也为翔宇,即向周总理学习,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和工作。其二,翔宇中的“翔”和我名字中的“飞”在含义上相同。
  1959年8月,我进入东北师大附小学习。东北师大附小是当时吉林省最好的小学,也是我成长进步的摇篮。在东北师大附小学习的六年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四件事。
  一是四年级下学期我写的一篇优秀作文。1963年6月20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崔庸健一行到长春访问。崔庸健副委员长是为发展中朝友谊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受到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和长春市民隆重热烈的欢迎。我作为欢迎队伍中的一名小学生,目睹了世界伟人周恩来总理的风采和崔庸健副委员长沿途受到热烈欢迎的盛况。当时,长春的十里长街——斯大林大街两旁,列队站满了前来欢迎的群众和学生,鲜花起舞,彩旗飘扬,《金日成将军之歌》歌声嘹亮,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如此高规格大规模的欢迎活动,终生难忘。活动结束后,语文老师申建国要求我们以此次活动为主题,每人写一篇作文。我精心构思,认真修改,交上了一篇作文,并受到申老师的高度评价。申老师是我在小学前四年学习中遇到的最高水平的语文教师,他让我在课上高声朗读这篇作文。55年后我们小学同学聚会时,有的同学还提起当时我写的这篇作文给他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尽管此前我受到语文老师表扬的次数并不少,但申老师的这次表扬,对我日后更加刻苦地学习语文、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确是一个重大的激励。
  二是亲身经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60~1962年,因“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当时,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天的口粮(毛粮)平均只有3两。城市居民定量供应的粮食根本不够吃,一年到头很难吃上肉,许多人因营养不良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浮肿和肝炎。除粮食外,我们还吃代食品(用玉米穗轴即“棒子骨”磨成的粉)、榆树叶和“小球藻”等。家里主食实行“干稀搭配”,副食一般吃菜粥。父亲平时不会做饭,那时却“大显身手”。他擅长熬“糊涂粥”(即较稀的玉米面粥),还经常在粥里放些蔬菜和可食的野菜。党和政府号召和组织广大人民多措并举,努力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为此,从小就干过农活的父亲带着我在家属楼前开垦了园田地,甚至还到东北师大附属幼儿园园外的空地上开垦了小片荒,种了一些玉米和黄豆。尽管那段时期生活困难,但人民的精神面貌却不错,面带坚毅,勒紧裤带,共渡难关。1963年以后,中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我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放声高唱著名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
  三是我阅读了《元素的故事》《红岩》等图书。东北师大附小图书馆可以借给学生图书,每名学生同期限借1册。我从学校图书馆先后借了一些书,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元素的故事》。《元素的故事》由苏联科学文艺作家依·尼查叶夫所著,描写了一些杰出化学家如何发现化学元素的故事。其中,居里夫人经过几十年的艰辛研究发现了元素钋和镭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故事对我触动很大,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诞生过程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对为人类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由衷敬佩,并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要立志成为这个“家”那个“家”的誓言。我还购买并阅读了《红岩》等书籍。当时,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红岩》在全国很火,我认真读了好几遍。许云峰、江竹筠等革命先烈那种为建立新中国和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赴汤蹈火、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使我深受感动和激励。阅读《可爱的中国》《革命烈士诗抄》《雷锋日记》等书籍,也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课外读物,开拓了我的视野,促进了我的思考,连同当时学习的课本,对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最初的重要作用。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砥砺成长
朗朗书声童少年
艰辛劳动与顽强学习的知青岁月
担任县“八三工程”指挥部宣传干事
从工人、工农兵学员到大学教师
两年啃读《资本论》
从零起步自学英语突破全国考研录取线
斗室中的奋斗
三年攻硕露头角
北京高校再扬帆
荣膺北京高校首批(青年)学科带头人
与日本教授在中国沿海地区进行调查研究
赴俄、美考察交流并与美国前总统卡特合影
两校合并中的关键抉择
九次独立获得北京高校政治经济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在《中国社会科学》独立发表论文
连续三届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担纲组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聚力拿下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连任国家一级学会副会长
多次参加高层次理论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
《郭飞文选——经济理论与经济改革重大问题研究》(上、下卷)出版
对我影响和帮助最大的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刘国光、卫兴华和项启源

第二篇 理论探索
提出并论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
提出按比例分配生产要素规律
深入论证生产要素所有制是分配方式的主要决定因素
深入探讨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相互关系
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是我国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理论依据
全面论述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六大创新
提出并论证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范畴
对我国正确界定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出新见解
全面概括并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
提出“要素财富论”是我国现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理论基础
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

第三篇 实践研究
对我国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是否占优势提出新观点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布局的特殊性做出新概括
对科技人员最佳流向和合理流向提出新见解
提出并论述我国失业现状六大特征
全面探讨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六大问题
深入剖析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金改革试点方案的主要缺陷
深入探讨我国低工资制度的阶段特征与双重作用
提出并论述我国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十年翻一番的六大特征
深入剖析我国居民财产差距较大的基本成因
深刻揭示“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内在缺陷
全面论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
深刻论述我国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对两种经济体制转轨方式的绩效及适用范围提出新见解
对当代国际贸易等价交换条件下是否存在剥削提出独到见解
全面揭示当代国际投资的实质

第四篇 建言献策
提出我国应大幅提高高校教师工资的对策建议
提出我国高校“三年扩招两翻番”的对策建议
提出“中国居民收入十年倍增”的对策建议
提出我国应对国企高管薪酬标准的上限做出规定的对策建议
提出我国应构建以自主创新为基点五位一体的技术进步基本路径格局的对策建议
提出我国应实施以人为本的“适度就业”的对策建议
提出我国应在高校、科研机构中设置文科专业技术人员一级岗位的对策建议

第五篇 教学改革
探索并提出搞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基本路径
探索并提出搞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八种教学方法
探索并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专题课程研讨型教学模式

第六篇 精华论文
深化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若干思考
全民企业工资改革目标模式新探
当议按劳分配中的“劳”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与对策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试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价值——兼论剩余价值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性质与转轨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郭飞主要科研成果目录(1984~2019年)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