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语料库与双语对比研究(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语言学核心话题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59.90
中新友好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1313635
  • 作      者:
    秦洪武 孔蕾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通过语言对比,发现语言间的异同,我们更能够解析语言的本质,从而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对比分析的结果对于语言教材编写、教学测试以及教学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有助于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思维内在的本质,也有望为当代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本书既有理论梳理,又有方法示范,趋势探究与研究建议,具有学术性、前沿性、引领性,适合语料库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等领域的硕博研究生、年轻教师以及研究者参考。


展开
作者简介
秦洪武,男,山东日照人,博士,教授。曲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首席专家(2012.8-),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之"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研究方向带头人。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网络期刊《中国英语教育》副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对比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理论。孔蕾,山东曲阜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对比语言学、语义学、二语习得。2001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2015年毕业
展开
内容介绍

《语料库与双语对比研究》旨在从语料库语言学的角度为对比语言研究提供可能的研究方法和范式。

第一章总体介绍对比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是英汉语语言特征宏观对比分析;

第三章分析英汉语在语块层面上的形义组合关系;

第四章探讨英汉语介词在功能和使用上的差异;

第五章从语法范畴转到功能范畴,探讨英汉指示表达;

第六章探讨英汉语长句段内部的构成;

第七章对比分析相同的事件语义结构在英汉语中的编码方式;

第八章比较英汉语语用标记的编码特征;

第九章对语料库与双语对比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
目录

总 序 "应用语言学核心话题系列丛书"编委会 xi
前 言 秦洪武 孔蕾 xviii
绪 论 xx
第一章 对比语言研究:内容、问题和方法 1
1.1 对比语言学源流 1
1.2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3
1.3 对比语言研究:理论和方法 4
1.4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8
第二章 英汉语宏观语言特征描述 11
2.1 研究背景 11
2.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13
2.3 数据 14
2.4 英汉语词性串对比和分析 15
2.5 英汉语篇章组织手段比较 20
2.6 英汉语句子扩展机制:词性和句法关系 25
2.6.1 词性与句子扩展机制 26
2.6.2 句法关系与句子扩展机制 37
2.7 小结 51
第三章 英汉语词性串对比 53
3.1 研究背景 53
3.2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54
3.3 英汉语高频词性串:总体描述 54
3.3.1 汉语高频词性串 55
3.3.2 英语高频词性串 61
3.4 英汉语3—5 词词性串对比分析 67
3.4.1 汉语3—5 词高频词性串 67
3.4.2 英语3—5 词高频词性串 71
3.5 小结 74
第四章 英汉语介词功能对比 75
4.1 研究背景 75
4.2 研究方法 76
4.3 基本数据统计 76
4.4 英汉语介词功能及实现方式 79
4.4.1 定位功能 79
4.4.2 指向功能 84
4.4.3 介质功能 89
4.4.4 其他 91
4.5 小结 92
第五章 英汉语指称范畴对比 94
5.1 研究背景 94
5.2 研究问题 96
5.3 研究方法和数据 98
5.4 英汉语指示代词 98
5.4.1 指称形式的类比数据统计 98
5.4.2 指示照应 101
5.5 英汉语人称代词 104
5.5.1 英汉语人称代词使用特征类比分析 104
5.5.2 人称照应 105
5.5.3 省略人称代词 106
5.5.4 省略物主代词 108
5.6 指称在语言转换中的实现 109
5.7 小结 113
第六章 英汉语句段内部构成对比 115
6.1 研究背景 115
6.2 汉语翻译语言的特点 117
6.3 研究设计 118
6.3.1 基本假设 118
6.3.2 研究思路和研究问题 118
6.4 汉语封闭结构内部的复杂度计量 119
6.4.1 理论依据 119
6.4.2 权重赋值 122
6.4.3 根据权重计算的复杂度 125
6.5 类比分析:复杂度在汉语原创语言和汉语翻译语言中的
历时变化 127
6.5.1 汉语原创语言结构容量的变化特征 128
6.5.2 汉语原创语言与汉语翻译语言的历时关联性 130
6.6 对翻译的启示:语言复杂度控制 133
6.7 小结 139
第七章 英汉语事件编码方式对比 140
7.1 研究背景 140
7.2 事件类型及其构成 141
7.2.1 事件类型 142
7.2.2 从事件类型看编码过程 143
7.3 研究方法:对比基础和数据 145
7.3.1 概念语义作为对比基础 145
7.3.2 对比数据 147
7.4 复合事件编码方式对比 147
7.5 事件编码的不充分赋值 149
7.5.1 相关研究 150
7.5.2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4
7.5.3 解决方案 156
7.5.4 基于语料库的描写 156
7.5.5 规约化解释 160
7.5.6 汉语体动词的类型强制能力 161
7.6 汉语的"v v"组合及其英语对等表达 166
7.7 小结 168
第八章 英汉语话语功能实现方式对比 170
8.1 研究背景 170
8.2 研究方法
··················································
·························172
8.3 基本数据统计<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