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出版规划第三次增补项目
本书中选取的乌尔都语诗人和诗歌作品均是乌尔都语诗歌历史中的佼佼者和代表作,代表了不同时期乌尔都语诗歌的各种特色,也充分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时至今日,拥有近千年历史的乌尔都语诗歌仍是一个尚未发掘的宝库。诗歌是乌尔都语文学中*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大致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两个阶段。自乌尔都语出现到十九世纪以前的近九百年间,诗歌几乎是乌尔都语文学的**模式。乌尔都语的成形和发展时期,正值波斯文学兴起、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代。诗人们普遍仿效波斯流行的各种文学流派。二十世纪初,乌尔都语诗歌的新形态与新思想不断出现,新的诗歌形式,如自由韵诗、无韵诗等不断出现,活跃了乌尔都语诗坛。
阿米尔·胡斯鲁
(一二五三年至一三二五年)
原名哈森· 耶敏努丁·胡斯鲁,出生在印度德里附近帕蒂亚利(即阿格拉)的一个突厥族移民家庭。十三世纪,在成吉思汗进犯中亚时期,他父亲阿米尔·赛夫丁·萨姆西随部族离开中亚河中地区,南迁来印度。当时正是苏丹伊勒图米什统治时期,据推测,阿米尔·赛夫丁成为一名将领效力朝廷,在朝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胡斯鲁的母亲佐利哈出身贵族家庭,是先期定居印度的土邦王宫——巴尔班的军事大臣拉瓦德·阿尔兹之女。胡斯鲁家中兄弟三人,他是次子。自幼师从哈迦·赛杜丁学习书法,并在八岁时拜苏菲圣哲谢赫·尼扎姆丁·奥利亚(一二三八年至一三二五年)为师,在导师的鼓励下,很早开始尝试诗歌创作。胡斯鲁在早期创作中大多采用了苏尔坦尼的笔名。阿米尔·胡斯鲁历经穆斯林在印度次大陆建立的德里苏丹国的三个朝代,见证了八位君主的当朝执政,是印度中世纪杰出诗人、音乐家、语言学家、史学家、苏菲派哲人,才华横溢的宫廷御用文人。他在文学、文化等诸多领域表现出色,为印度次大陆语言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给南亚伊斯兰文化留下了无价瑰宝,为了解十三、十四世纪南亚次大陆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线索。
悼外祖父(节选)
哦,智慧的谋士!
王者苏丹也为你的离去哀伤哭泣;
哦,贤明的圣哲!
诗歌不足以表达万分的悲痛。
悲伤充斥了皇宫的每个角落,
那支撑天庭的立柱,
也失去了往昔的力量……
穆斯林贵族将头巾系到腰间,
用相似的方式,
与印度教的婆罗门一起,
在肆意弥漫的悲哀中,
低声抽泣,寄托哀思!
(张嘉妹 译)
总序/1
前言/1
阿米尔·胡斯鲁
悼外祖父(节选)/2
悼亡母、亡弟(节选)/3
敬师(节选)/5
颂王(节选)/6
苏菲神秘主义诗歌选译两首/7
抒情诗选译两首/9
哲理诗选译两首/11
瓦利·穆罕默德
诗歌选译十二首/13
米尔扎·穆罕默德·勒菲·索达
讽刺一位庸医高斯(节选)/23
密尔·特基·密尔
诗歌选译十八首/31
纳吉尔·阿克巴·阿巴迪
致人民/44
致旅人/46
春天/48
贫苦/49
谢赫·穆罕默德·易卜拉欣·绍格
诗歌选译八首/52
米尔扎·迦利布
诗歌选译十首/59
莫明·汗·莫明
诗歌选译五首/63
赫瓦加·阿尔塔夫·侯赛因·哈利
伊斯兰的兴衰(节选)/71
穆罕默德·伊克巴尔
诗歌选译七首/82
乔什·马利哈巴迪
诗歌选译两首/86
费兹·艾哈迈德·费兹
形状/92
爱人啊,我再不能付你如初的爱情/93
……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