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宋•苏轼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
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宋•陆游
本书以杜甫生平为主线,按照时间的顺序分为乐童年、游四方、梦长安、叹京华、陷贼中、北征处、回归时、忆旧人九个章节,分别对他在各个时期创作的诗作加以解读,讲述他当时的境遇以及所处年代的历史背景。通过详实的史料,探究诗圣每个人生阶段的心路历程,力求让更多读者了解杜甫的坎坷人生,了解那个年代发生的事。
《半世风烟一场梦:杜甫诗传》:
盛唐时期,国家经济繁荣,实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文学方面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唐诗进入了一个巅峰时期,个性鲜明的诗人犹如蚌中明珠,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彩。
“边塞诗派”“田园诗派”是当时流行的诗流派,不同的诗人擅长不同的类别,最为著名的当属李白、杜甫。李白是一名浪漫诗人,杜甫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诗人。在先辈教诲之下,杜甫一直心系天下,他的诗总是着眼当下,情绪激昂,意境深远。
少年时,杜甫家境还算富裕,所以生活上并没有太多需要烦恼的事,除了身体有些虚弱,他的童年还是十分快乐的,年幼时发生的许多事,杜甫都留存在记忆中,有些闪光的点滴,成为他后来诗句中的一部分。遗憾的是,杜甫少年时代的作品几乎没有流传下来,后人只能从他后期作品中的片段来拼凑那段时光。
玄宗开元三年(715),杜甫还是五六岁的孩童,在郾城偶遇了公孙大娘舞剑,当时剑舞非常流行,而公孙大娘便是那剑舞的第一人。多年以后,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公孙大娘所舞的是《剑器》和《浑脱》。
记忆中,前来围观的人群犹如高山,公孙大娘舞起剑舞来轰动四方,人们的情绪也被她带动,她的舞姿起伏震荡,气壮山河。剑光流转,璀璨夺目,好似后羿射落九日;舞姿矫健,灵敏不凡,就像天神在驾龙翱翔。起剑时有雷霆万钧之势,收剑时如江海凝聚的波光。
杜甫瞪大了双眼,被这精妙绝伦的剑舞深深吸引,这一幕仿佛给这个孩子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夜晚回到家中,白天的一幕在脑海里一遍遍上演,他开始暗暗期待,不知何时才能有幸再看一次公孙大娘舞剑。
造物弄人,杜甫最终也没机会再观赏公孙大娘的剑舞。人生或许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遗憾组成,不能奢求,只能感恩当下。虽然只是一次偶遇,却成为杜甫少年时代记忆中的一个重要场景,更成就了后来的一首经典诗作。
多年后,杜甫在夔府别驾元持家里,观看了临颍李十二娘跳剑器舞,她的舞姿矫健,身手不凡,动作如行云流水,变化多端。杜甫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上前询问李十二娘是跟谁学的,对方答曰:师承公孙大娘。
一个名字,唤醒杜甫脑海中那段沉睡的回忆。
……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