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班纳特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描写了四段姻缘故事。
班纳特有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班纳特太太整天操心着为女儿物色称心如意的丈夫。新来的邻居宾利是个有钱的单身汉,他立即成了班纳特太太追猎的目标。在一次舞会上,宾利对班纳特家的大女儿简一见钟情,班纳特太太为此欣喜若狂。参加舞会的还有宾利的好友达西。他仪表堂堂,非常富有,许多姑娘纷纷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他非常骄傲,认为她们都不配做他的舞伴,其中包括简的妹妹伊丽莎白。伊丽莎白自尊心很强,决定不去理睬这个傲慢的家伙。可是不久,达西对她活泼可爱的举止产生了好感,在另一次舞会上主动请她同舞,却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但达西对伊丽莎白的好感有增无减。宾利的妹妹卡洛琳一心追求达西,但达西并没有把她放在心上。她发现达西对伊丽莎白有意后,非常妒忌,决意从中阻挠。达西虽然喜爱伊丽莎白,但却无法忍受她的母亲班纳特太太以及妹妹们的粗俗、无力的举止。在妹妹和好友达西的劝说下,宾利不辞而别,去了伦敦,但简对他的一片深情未改。班纳特夫妇没有儿子,依据当时的法律规定,只有男性可以继承财产,因此他的家产将由远亲柯林斯继承。柯林斯平庸又善于趋炎附势,依靠权势当上了牧师。他向伊丽莎白求婚,遭拒绝后,立刻和伊丽莎白的好友夏洛蒂结了婚,伊丽莎白为此感到很苦恼。附近小镇的民团里有个英俊潇洒的青年军官威克翰,人见人爱,伊丽莎白竟也对他产生了好感。……
《傲慢与偏见(英汉对照注释·听读版)》(Pride and Prejudice)
一部世界文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一出闪烁着斗智意味的爱情轻喜剧
经典之作:
u 世界十大小说经典名著之一
u 持续风靡世界200多年,被译为几十种语言
u 英国BBC评选《傲慢与偏见》“有史以来伟大的100部小说”第2名
u 1985年入选美国《生活》杂志评选出的“人类有史以来的佳书”,且位居第四。
u 2003年,BBC评选“英国读者zui爱的200部小说”,这本书排在第二位
u 《傲慢与偏见》有6次改编为电影、7次改编为电视剧,Youtube上关于她的视频多达40万条。
本书特色:
◆ 全书配套外教mp3音频,听读一体
本书邀请外籍录音员录制音频,并针对读者学习需求,打造精听和泛听两个版本。精听音频语速较慢,吐词清晰,方便读者学习;泛听音频语速正常,且匹配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让读者在学习时得以休闲放松。
◆ 扫二维码获取音频
本书可采用手机扫码获取音频,十分便利。
◆ 配套词汇注解
本书对于重、难点单词进行注释,扫除学习者的阅读障碍。
缩略目录:
Chapter 1
Chapter 2
Chapter 3
Chapter 4
Chapter 5
Chapter 6
Chapter 7
Chapter 8
Chapter 9
Chapter 10
Chapter 11
Chapter 12
Chapter 13
Chapter 14
Chapter 15
Chapter 16
Chapter 17
Chapter 18
Chapter 19
Chapter 20
Chapter 21
Chapter 22
Chapter 23
Chapter 24
Chapter 25
Chapter 26
Chapter 27
Chapter 28
Chapter 29
Chapter 30
Chapter 31
Chapter 32
Chapter 33
Chapter 34
Chapter 35
Chapter 36
Chapter 37
Chapter 38
Chapter 39
Chapter 40
Chapter 41
Chapter 42
Chapter 43
Chapter 44
Chapter 45
Chapter 46
Chapter 47
Chapter 48
Chapter 49
Chapter 50
Chapter 51
Chapter 52
Chapter 53
Chapter 54
Chapter 55
Chapter 56
Chapter 57
Chapter 58
Chapter 59
Chapter 60
Chapter 61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名人评价:
我相信,广大的读者已经认定《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杰作,我认为他们的评价是zui中肯的。使一部作品成为经典名著的,不是评论家们的交口赞誉、教授们的阐述研究、用作学校里的教科书,而是使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中得到的愉悦,受到启迪,深受教益。我个人认为,《傲慢与偏见》总体来说,是所有小说中zui很令人满意的一部作品。
---英国小说家和戏剧家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我认为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zui伟大的技巧巨匠之一,她在文学方面炉火纯青,就像莫扎特在音乐方面完美无缺一样。
---爱尔兰作家和文学评论家 弗兰克·奥康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