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nature自然》百年科学经典第十卷下 2002-2007(英汉对照 平装本)
0.00     定价 ¥ 168.00
中新友好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1314748
  • 作      者:
    [英]约翰·马多克斯(Sir,John,Maddox),[英]菲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由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担任总顾问,并由中国科学院前任院长路甬祥院士、《自然》杂志前任主编约翰·马多克斯爵士(Sir John Maddox)和《自然》杂志前任主编菲利普·坎贝尔爵士(Sir Philip Campbell)出任主编。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是国内一套英汉双语对照版《自然》论文精选集,汇集了《自然》杂志自1869年创刊以来近150年间自然科学各领域(生物、物理、化学、天文、材料、基础医学、地球科学等)的重大发现和发明。每篇文章均配有由《自然》杂志编辑撰写的简短导读,中文译文由国内各领域的专家审稿把关。全书通过原汁原味的科学论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展开
作者简介
(英)约翰·马多克斯(Sir John Maddox),《自然》杂志前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两度担任《自然》主编达23年之久。
(英)菲利普·坎贝尔(Sir Philip Campbell),《自然》杂志前任主编,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获得航空工程学士学位,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威斯特费尔学院获得天体物理学硕士学位,莱斯特大学获得上层天体物理博士学位,并在莱斯特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
路甬祥,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水力机械专业毕业,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液压气动研究所研修,博士学位,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前任院长。
展开
内容介绍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十卷(下)(2002-2007):平装本》收录了国际著名的科学期刊《自然》从2002年到2007年期间发表的经典论文18篇。在这期间,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均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卡西尼号搭载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登陆土星的卫星——土卫六;奥尔等人警示人们注意海洋酸化的危害已迫眉睫;KamLAND探测器探测到了地球中放射性元素238U和232Th衰变产生的反中微子;戴明等人探测到直接来自于系外行星大气层的光线;科学家们发现黑猩猩化石;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谱发布;山中伸弥等人报道诱导多能干细胞的产生……百年自然科学的波澜壮阔,尽在《〈自然〉百年科学经典》!

展开
精彩书摘
《惠更斯空间探测器下落至土卫六表面过程中的雨、风和雾霾》编者按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承担着惠更斯计划,惠更斯号探测器的目标是在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的表面着陆。在惠更斯号打开降落伞的降落阶段,一系列探测仪器研究了土卫六的大气、风以及地表。着陆器在卫星表面工作了约3个小时。本文是报道本次探测任务主要发现的两篇文章之一,文章指出卫星的表面存在一些地貌特征,类似地球表面上液体流动留下的痕迹,推测可能和液态的烃有关。着陆点看起来像干涸的河床或者湖床,遍布圆球形的小"岩石",这些很有可能是烃包被的水冰。由于大气中雾霾的存在,使得从望远镜只能观察到模糊的地表影像。雾霾是由细小粒子构成的,很可能成分复杂且存在迄今为止不为人知的有机物质。《21世纪人类活动引起的海洋酸化效应及其对钙质生物的影响》编者按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持续增加,除了使得全球气温升高,也造成了另一个巨大的环境变化——海洋酸化。海洋酸化改变了海洋碳化学,使得贝类和珊瑚等动物产生碳酸钙壳体变得更加困难,因而产生深远的影响。詹姆斯?奥尔及其同事的这篇论文敲响了警钟,他们的研究表明,在模拟"照常排放"情景的2100年海洋的水体中,浮游软体动物的外壳会开始溶解。这样的效应在冷水中效果更大——就像是把珊瑚放在气候变化的困境里,因为那些冷水种珊瑚礁虽然躲开了在温暖的海水中白化的风险,却躲不了酸化的危机。《具有种系功能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的产生》编者按在2006年,日本细胞生物学家山中伸弥声称通过在小鼠成纤维细胞中插入少量基因制造出了干细胞样细胞。所谓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显示出真正干细胞的许多特征,但尚未通过一项严格的测试:当被注射到早期胚胎小鼠时,它们无法培养成为活体动物。在本文中,山中及其同事克服了这个问题,他们调整了实验方法,产生的iPS细胞呈现完全重编程和真正干细胞样。同时发表的另外两篇论文描述了类似的壮举。iPS细胞仍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为它可以从一个人自己的细胞中制造出可用于治疗的干细胞而不需要捐赠的卵子或胚胎。
展开
目录
Estimating the Human Health Risk from Possible BSE Infection of the British Sheep Flock
英国羊群可能的BSE感染带来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估

The Role of the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in Abrupt Climate Change
温盐环流在气候突变中的作用

Detecting Recent Positive Selection in the Human Genome from Haplotype Structure
从单倍型结构检测人类基因组近期的正选择

Initial Sequenc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Mouse Genome
小鼠基因组的初步测序和对比分析

Detection of Polarization in th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Using DASI
利用DASI探测宇宙微波背景的偏振

Upper Limits to Submillimetre-range Forces from Extra Space-time Dimensions
来自额外空间维度在亚毫米尺度上力程的上限

An Extended Upper Atmosphere Around the Extrasolar Planet HD209458b
太阳系外行星HD209458b扩展的高层大气研究

The Principle of Gating Charge Movement in a Voltage-dependent K+ Channel
电压依赖性K+通道的门控电荷运动的原理

The International HapMap Project
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and Large-scale Structure in the Universe
宇宙微波背景和大尺度结构的相关

Mice Cloned from Olfactory Sensory Neurons
从嗅觉神经元克隆小鼠

A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the Mass of the Top Quark
顶夸克质量的精确测量

Genetic Evidence Supports Demic Diffusion of Han Culture
遗传学证据支持汉文化的扩散源于人口扩张

A New Small-bodied Hominin from the Late Pleistocene of Flores,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晚更新世一身材矮小人族新成员

Unusual Activity of the Sun during Recent Decades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11,000 Years
最近几十年太阳活动的异动:与过去的11,000年相比

Tomographic Imaging of Molecular Orbitals
分子轨道的层析成像

Stratigraphic Placement and Age of Modern Humans from Kibish, Ethiopia
来自埃塞俄比亚基比什的现代人的地层位置和年代

The DNA Sequence of the Human X Chromosome
人类X染色体的DNA序列

Infrared Radiation from an Extrasolar Planet
来自一颗系外行星的红外辐射

Origin of the Cataclysmic Late Heavy Bombardment Period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类地行星激变晚期重轰击期的起源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eologically Produced Antineutrinos with KamLAND
KamLAND对地质来源的反中微子的实验研究

First Fossil Chimpanzee
第一个黑猩猩化石

Molecular Insights into Human Brain Evolution
从分子角度洞察人类大脑的演化

Anthropogenic Ocean Acidification ove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d Its Impact on Calcifying Organisms
21世纪人类活动引起的海洋酸化效应及其对钙质生物的影响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1918 Influenza Virus Polymerase Genes
1918年流感病毒聚合酶基因的特点

Implications for Prediction and Hazard Assessment from the 2004 Parkfield Earthquake
从2004年帕克菲尔德地震看地震预测和灾害评估的启示

A Haplotype Map of the Human Genome
人类基因组的单体型图谱

Rain, Winds and Haze during the Huygens Probe’s Descent to Titan’s Surface
惠更斯空间探测器下落至土卫六表面过程中的雨、风和雾霾

Discovery of a Cool Planet of 55 Earth Masses through Gravitational Microlensing
通过微引力透镜发现一颗55倍地球质量的冷行星

Folding DNA to Create Nanoscale Shapes and Patterns
折叠DNA以形成纳米尺度的形状和图案

Long γ-ray Bursts and Core-collapse Supernovae Have Different Environments
长伽马射线暴与核坍缩超新星具有不同的环境

The Association of GRB 060218 with a Supernova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Shock Wave
GRB 060218与一个超新星成协以及激波的演化

Analysis of One Million Base Pairs of Neanderthal DNA
对尼安德特人DNA的一百万碱基对的分析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Functional Elements in 1% of the Human Genome by the ENCODE Pilot Project
通过ENCODE先导计划鉴定与分析人类基因组1%区域内的功能元件

Generation of Germline-competent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具有种系功能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的产生

In Vitro Reprogramming of Fibroblasts into a Pluripotent ES-cell-like State
体外重编程技术将成纤维细胞诱导到ES样细胞的多能性状态

Appendix: Index by Subject
附录:学科分类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