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史》以七个故事构成对“寂静”的述说,为我们剖析七个沉默者背后被掩埋的精神世界。在《月光边境》中,林娅被疲惫又逼仄的生活压制,最终成为她看过的一部电影中的主角,“翻上窗台,纵身跳下”;在《现实生活》中,从小被寄予厚望的胡坚长大后由于不谙世事被众人排挤,“我”却因为他似乎“更能看清现实的本质”把他当成偶像,不料最后胡坚“终于明白”,“我”的这面旗帜便轰然倒下,像“安娜抛弃了仅存的高贵”;在《河风》中,张铁匠由于自己的克制失去了爱情,最后只剩下了“迎面墙上钉着的一张黑狗皮”;在《一种鸟的名字》中,李向志以追求“不要命”来隐藏自己的往事,逃避事实真相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寂静史》中,“我”因上级传达的任务寻找到祭司林安平,和这位从小出生便伴随着异象,成为天选之子的女子的交往中,“我”逐渐发现她和自己(以及所有人)的隐秘……
《寂静史》:
到底是同学。想必,朱家文跟唐宗成的关系非同一般,否则也不会把她托付给他。但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林娅一无所知,以前跟朱家文见面,都只是他俩,坐在朱家文就职的公司对面一家茶楼里,谈些过去的同学和老师,连各自眼下的工作也不说。林娅是因为实在没什么好说,一对一辅导,一对二辅导,一对多辅导,循环往复,且大多是短期培训,学员顶着时间来,来了就讲,讲完就走,连句闲话也没有。朱家文应该不至于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必然跟各色人等打交道,但他也不说,证明那些交道并不重要。他和唐宗成,很可能也只是普通朋友,临行前托付一下,无非是表明关心同学的姿态,加上在座的,唐宗成最年长,托付给他最合适。如此而已。
可唐宗成却认了真,主动要了林娅的电话,且叮嘱林娅存上他的号码。饭局结束时,已近子夜,朱家文就住在附近,跟所有人握过手,道过别,摇摇晃晃地先回去了,别的人,因知道要喝酒,除唐宗成,有车的都没开车来,都站到街边去等出租。唐宗成也喝了很多酒,不能开,就把车扔在车库里,同样站到街边等出租。他问林娅住哪,林娅说清溪西路,唐宗成说我也是那方向。于是两人上了同一辆车。唐宗成坐在副驾上,跟后排的林娅摆龙门阵,话题围着朱家文转。在唐宗成嘴里,朱家文是了不起的青年才俊。林娅又想笑。她从没觉得朱家文是才俊,以前没觉得,现在照样没有。他考上了千叶大学研究生,当然值得庆贺,但并不能证明什么,唯一能证明的,是他比别人多一份努力,多一份心。不过怎么讲呢,谁也不比谁笨多少,才俊和常人的区别,恐怕也就在于多那一份努力,多那一份心。这么一想林娅有些黯然,感觉同学与同学之间,慢慢的就要分出个山高水低了。可人们习惯于把眼光留在往昔,觉得自己跟某人是同学,彼此半斤八两,殊不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人家轻舟已过万重山,你却停在原地,检视身上的赘肉,怨恨命运的不公。林娅的父母亲就是这样。她父母是高中同学,三十年来,都在同一家食品厂当工人,他们的另一个女同学袁××,却步步高升,而今已是沿海某省委宣传部部长,父母最怕别人提到她,每当有人提起,他们都像遭到侵犯,然后母亲说,念中学时,袁如何穷,别人吃肉,她站在远处,闻着肉香,口水顺着嘴角流,流得一塌糊涂;又说,月经来了,袁草纸也买不起,裤子弄得血迹斑斑,像被捅了几刀。母亲说这些时,眉飞色舞,可听众离去后,就立即跟父亲一起,现出颓唐相。别人的光鲜,让他们看见了自己脚下的污泥浊水,也看见了自己人生的败迹。要是袁触律入狱,或干脆得绝症死了,他们会迅速演变为成功者,并对袁抱以十二分的同情。真可怜。但林娅来不及可怜她的父母,就被父母厉声呵斥。她所做的一切,父母都不满意。因为袁没进监狱,也没有死,父母就还是失败者,他们要让女儿为自己打翻身仗……
成都人喜欢夜生活,刚到成都时,林娅简直吓住了。她出生的北方小城,包括她念大学的城市,谁晚上十点过还在街上晃荡,差不多就是流氓了。成都咋这么多流氓啊!成都人的夜晚从十点开始,满街男女,赤胳膊露腿儿的,有的女人裹着睡衣,趿着拖鞋,半仰着头,一副无处安放自己的模样。后来林娅慢慢适应,晚饭过后,也出去溜达。然而每次回到租房,她都像做了一场梦。人群成为她的镜子,照出她的孤单和寂寞……再寂寞,也不像今晚。朱家文就要远行了。
……
月光边境
现实生活
回忆一个恶人
越界
河风
一种鸟的名字
寂静史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