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瓦恩堡镇上,总有谁的灵魂与你相契。
《小城畸人》(1919)是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由二十五个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勾连的短篇小说组成。故事发生在一八九〇年代的俄亥俄州瓦恩堡镇,那是一个油灯和蜡烛、马匹和马车见于日常的时代。小镇青年乔治·威拉德是位报社记者,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作家。这让他在瓦恩堡镇有了非凡的地位,人人渴望与他结识,说出自己的故事——误解与孤独、不安与不满、幻想萌发又破灭……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居民次第登场,诸多奇怪而又美好的品质逐渐显露。本书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书中描摹的美国前工业时期的小镇生活具有深远意义。
怪僻者之书
作家是个白胡子老人,上床有点费劲。他居住的房子窗户高,他早晨醒来时想看外面的树。一个木匠来给他整治床铺,把它升到和窗户一样高。
这件事弄得小题大做。木匠在内战期间当过兵。他进了作家的屋,坐下说,为了把床铺升起来得搭个台子。作家的屋里到处放着雪茄,木匠就吸起来了。
这两个人谈了一会儿升床的事,然后又谈了一些别的事情。当过兵的木匠谈起了打仗的事。实际上,是作家引起这个话题的。木匠曾经在安德森维尔监狱当过战俘,他还失去了一个兄弟。他兄弟是饿死的,木匠一提起这件事就哭。他和老作家一样,也留着白胡子。他哭的时候脸上起皱,胡子上下抖动。老人叼着雪茄哭的时候显得挺滑稽。他把作家升高床铺的想法忘了,后来就按他自己的想法把床升起来了。作家已经六十多了,夜里上床还得踩椅子。
作家在床上侧过身去,静静地躺着。他的心脏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他。他吸烟很凶,还常常心颤。他脑子里出现一个念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死了,而且,一上床就想这件事。这倒不让他感到害怕。实际上,他的情况很特别,而且不容易解释。他躺在床上时感觉比别的时候有活力。他一动不动地躺着,虽然身体老了,没有多大用处了,可是,他身体里有一样东西还很年轻。他像一个有了身孕的女人,只是他体内的东西不是婴儿,而是一个青年。不,不是青年,是个女人,年轻,身穿一件锁子铠甲,活像一个骑士。你看,当这个老作家躺在他那高高的床上,听着他心脏的颤动时,要想弄清楚他体内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那真是荒唐。需要弄清楚的,是这个作家,或者他体内的那个年轻的东西在想什么。
这个老作家,和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在他漫长的一生里,他有过很多念头。他曾经是个很英俊的人,好几个女人都爱过他。后来,当然啦,他认识了很多人,与你我认识人的方式不同,他以一种特别亲密的方式认识他们。至少,作家是这么想的,这个想法让他感到快活。为什么要和一个老人争论他在想什么呢?
在床上,作家做了一个不是梦的梦。在他将要蒙眬入睡但仍有意识的时候,各种人影开始在他眼前出现。他想象,他体内那个年轻的难以描述的东西正在驱赶着一长串人影从他眼前走过。
你看,兴趣都集中在从作家眼前走过的人影上。它们都是怪僻的人。作家所认识的男男女女都变成了怪僻的人。
不是这些怪僻的人影都面目狰狞。有些挺有趣,有些几乎可以说是漂亮,然而有一个,一个变了形的女人,她的怪僻伤了老人的心。她经过时,他发出一阵如小狗呜咽的声音。假如你来到他的房间,你会以为这个老人做了噩梦,或者,也许是消化不良。
怪僻的人影在老人眼前走了一个小时,然后,虽然这是件难受的事情,他还是从床上爬下来,开始写作了。怪僻的人影里有一个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想把它写出来。
作家在书桌上写了一个小时。最后,他写成了一本书,他将书题名为《怪僻者之书》。书从未出版,但我看过一次,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本书有一个很奇怪的主题思想,一直让我难忘。记住这个主题思想,我就能理解从前一直不理解的很多人和事。思想很复杂,但简而言之是这样的:
一开始,世界还年轻的时候,有很多很多思想,但却没有诸如“真理”这样的事情。是人自己创造了真理,每一个真理是由很多模糊思想组成的。世界到处是真理,而且都很美丽。
老人在他的书里罗列了成千上万个真理。我不打算把它们都告诉你。有关于处女贞洁的真理,有关于激情的真理,有关于富有和贫穷的,有关于节俭和肆意挥霍的,有关于粗心和放任的。有成百上千个真理,而且都很美丽。
然后,人们来了。每个人来的时候就抓走一个真理,那些强者抓一打。
就是那些真理把人们变成怪僻的人。关于这件事,老人有一套复杂的理论。他认为,一个人一旦拿走一个真理,就称之为他的真理,并且依照这个真理生活,他就变成一个怪僻的人,而且,他所拥抱的真理就变成谬误。
你自己可以看看,这个满腹辞藻倾其一生从事写作的老人,是怎样用几百页的篇幅来写这件事的。在他的心目中,这个题目变得如此重大,以致使他自己面临变成一个怪僻之人的危险。他没有变成怪僻之人,我认为,同样因为他没有出版这本书。是他体内的那个年轻的东西挽救了这个老人。
关于为作家改造床铺的老木匠,我在这里之所以要提他,只是因为他和很多我们称之为普通人的人们一样,变成了作家书中所描写的那些怪僻者当中最接近让人理解和讨人喜欢的人。
……………………
裸 奔
艾丽丝·欣德曼
乔治·威拉德还是小男孩儿的时候,艾丽丝·欣德曼已是二十七岁的女人,一生住在瓦恩堡。她在温尼的纺织品店当售货员,与再婚的母亲一起生活。
艾丽丝的继父是马车油漆工,好酗酒。他的故事挺奇怪的,将来值得说一说。
艾丽丝二十七岁时,个子挺高,略显清瘦。但她的头很大,顶在身体上面显得很不协调。双肩有点下溜,头发和眼睛呈褐色。人很文静,但在文静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骚动的心。艾丽丝十六岁时,在去商店当售货员之前,与一个年轻人有过一段恋情。这人叫内德·柯里,年岁比艾丽丝大。他和乔治·威拉德一样,也在《瓦恩堡之鹰》任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每天晚上去找艾丽丝。他们在小镇街道的树荫下一起漫步,谈论将来做什么。那时候,艾丽丝是个挺秀气的女孩儿,内德·柯里就把她抱在怀里吻她。他很激动,说了一些本来没打算说的话,而艾丽丝呢,因为急于想让一些美好的东西进入她狭隘的生活而动情,也激动起来。她也说了一些话。她撇开日常的表象——天生的羞怯与拘谨——完全纵情于爱的激情之中。她十六岁那年的深秋,内德·柯里去了克利夫兰,希望在那里的报社找个工作,谋求发展。她想和他一起去,她用颤抖的声音告诉他她是怎么想的。“我会工作,而你也能工作,”她说,“我不想让你花不该花的钱,影响你的发展。现在别娶我。我们不结婚也能过得下去,也能在一起。即使我们住在一起,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在那个城市里没有人认识我们,人们不会注意我们的。”
艾丽丝的决心和放纵让内德·柯里感到困惑,也深深打动了他。他原想要这个女孩儿做他的情人,可是,现在改变了初衷。他要保护她关心她。“你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他严厉地说,“你可以相信,我是不会让你这样做的。我一找到好的工作,就回来。眼下,你必须留在这儿。我们只能这么办。”
………………
目录
怪僻者之书 \ 1
手—飞翅比德尔鲍姆 \ 5
纸团—里菲医生 \ 14
母亲—伊丽莎白·威拉德 \ 19
哲学家—帕希瓦尔医生 \ 29
谁也不知道—路易丝·特鲁年 \ 38
虔诚—分四部分讲述的故事 \ 43
Ⅰ 耶西·本特利 \ 43
Ⅱ 还是耶西·本特利 \ 53
Ⅲ 屈服 \ 64
Ⅳ 恐惧 \ 73
主意颇多的人—乔·韦林 \ 80
裸奔—艾丽丝·欣德曼 \ 90
值得尊敬的人—沃什·威廉斯 \ 99
思想者—塞思·里奇蒙 \ 107
坦迪—坦迪·哈德 \ 122
上帝的力量—柯蒂斯·哈特曼牧师 \ 127
教师—凯特·斯威夫特 \ 137
孤独—伊诺克·鲁滨逊 \ 147
醒悟—贝尔·卡彭特 \ 158
“古怪”—埃尔默·考利 \ 169
未曾说出的谎言—雷·皮尔逊 \ 181
醉酒—汤姆·福斯特 \ 189
死—里菲医生和伊丽莎白·威拉德 \ 199
走向成熟—海伦·怀特 \ 211
离去—乔治·威拉德 \ 221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舍伍德·安德森让我睁开眼睛,去写我身边的世界。
——阿摩司·奥兹
舍伍德·安德森自称“拙劣的三流作家”,千万别信……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作家。
——欧内斯特·海明威
《小城畸人》里的居民实实在在活着,呼吸着:他们很美好。
——E. M. 福斯特
舍伍德·安德森是时下用英语写作的*优秀作家之一。上帝,他真能写呀!
——F.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小城畸人》是一本不寻常的好书。它并非小说,而是诗。
——丽贝卡·韦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