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层级清晰、结构合理,语言简洁易懂,案例详实,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在回答两个哲学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搞清人的存在的本质特性,建立更加科学的人性与需求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以价值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分别从客观事物价值的来源、价值的衡量、价值的生产、价值的分割、价值的消失消费、价值的交换和市场贸易、经济管理等方面去构建一个全新的经济学原理基础理论体系。
目录
章一般性经济学理论的存在和研究对象1
节经济学理论的特殊性与一般性1
第二节一般性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对象6第二章回答两个哲学基本问题:事物的产生和
存在状态是怎样的11
节回答两个哲学基本问题的重大意义11
第二节事物的产生:分合理论15
第三节事物的存在状态:动态平衡理论18第三章人性与需求29
节人的存在与人性29
第二节人的需求40第四章客观事物的价值来源46
节自然价值46
第二节生产价值50第五章客观事物价值的衡量60
节价值的获取代价衡量法60
第二节效用价值衡量法65
第三节获取代价衡量与效用衡量的对接71第六章价值的生产和创造78
节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在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机制78
第二节生产价值的计算和经济实力的衡量91
第三节生产时间和生产效率99
第四节生产方式和生产力104第七章价值的分割117
节价值分割的法则117
第二节价值分割制度的变化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121
第三节科学的价值分割制度必须有利于社会进步125第八章人类理想中的价值分割制度一定会实现130
节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设想130
第二节社会分配制度体系133
第三节产生社会分配两极分化的成因137
第四节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40
第五节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逐渐形成和发展147
第六节合作共赢与协调发展是人类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150第九章价值的消失和消费157
节 价值的消失157
第二节价值的消费162
第三节在消费中求得平衡165
第四节再论经济的发展175第十章价值的交换和市场贸易179
节价值的交换179
第二节市场及其价格形成机制184
第三节市场基本法则和市场秩序191第十一章经济管理199
节经济单位与管理199
第二节经济管理的一般性理论框架203
第三节经济管理绩效的评价226
第四节经济预测233后记241
温馨提示:请使用中新友好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