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田野牧歌王勇英小说精选系列》:
一 谁没有了家乡
在这个夏天,九岁的木七才发现自己的家和家乡是不一样的,准确地说,他认为自己没有家乡。
为此而震惊,甚至极为悲伤的人不是木七自己,而是伯爷。
对了,伯爷是木七的爷爷。
事情是这样的,妇联和少儿图书馆邀请一个作家来给未成年孩子做公益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关于成长的温暖。木七和同学们都看过这个作家写的书,所以约好一起去听讲座,还想得到她的签名新书。
因为讲座地点离家有点远,所以爷爷陪木七一起去。
作家的家乡在大理的苍山下,那曾经是马帮来来往往的一个小村庄。她在书里,把家乡写得很美,所以她在讲座中也着重描述了她的家乡,还在投影仪上播放她家乡的视频和照片。
作家说,家乡,即使不能常常回去,也会时时想念。年纪越大,离家乡越遥远就越想念。接着,作家问大家,说想听听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家乡。
孩子们争相发言,跟作家说自己的家乡。但其实,有些孩子还搞不清楚“家”和“家乡”的分别。
家,很多孩子都知道就是现在住着的地方。可是,家乡,孩子们的理解就各有不同,他们对家乡的概念是模糊的,有些甚至还弄不清楚自己的家乡在哪里,甚至有些小迷糊娃们,搞不懂自己到底有没有家乡。
所以,有些孩子回答的时候,把家和家乡混为一淡,说他们的家和家乡就是现在居住的某某小区。有些孩子说他的家乡是学校门口的这条街,有些孩子说他们的家乡是外婆家、姑姑家、姨妈家、奶奶家、幼儿园等等。
在旁边和孩子一起听讲座的家长,听到孩子们的各柙叫否后,哈哈大笑。
直到有个五年级的男生说:“我的家不在这里,我的家在离这里很远的山里,那里才是我的家,也是我的家乡。我爸爸妈妈来这个城市做生意,在菜市场租个摊位卖菜,我们租房子住。房东的房子不是我的家,只是临时租来的家。我们一年要搬好几次家,房东一涨房租,我们就搬家,搬到我们付得起房租的地方去住。这里虽然很热闹,但是,睡着以后,我总是梦到家乡的那个家,半夜醒来,我经常会以为是在家乡的那个家里。当我发现不是时,心里就有些难过。可是,老家太偏远,地很少,种的玉米收成不好。爸爸妈妈到这里来做工,挣钱,养爷爷奶奶,养我还有弟弟妹妹……我们很久才能回一次家乡的那个家。”
在场的许多家长瞬间沉默,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
很多家庭的境况曾经也是大体如此,为了能找到更便宜些的房子,到处租房,一家人在城市里漂泊着,有些人一年内搬家十几次。有些人现在还在租房,有些人终于买了房子,可以不再漂泊。
木七和几个同学正在争论家与家乡,没想到那么多人突然沉默,现场就安静了下来,这时,人们便清楚地听到木七跟同学们争论的声音:“家香,有香味吗?是家里煮的香喷喷的菜?”
作家正好听到了,便跟他说:“我每当想起家乡的家,便想到妈妈煮的菜,那也是香喷喷的。家乡,是家所在的地方……”
木七没听完便以为明白了,抢着说:“哦,那我知道了。我的家乡是秀山小区8栋……”
作家提醒他:“不要轻易透露自己家的详细地址,尤其是在网上。关于家乡,就是你出生的地方……”
木七嘴快,立即又说:“我出生在我们小区旁边的中医院,那中医院就是我的家乡。”
学生们也七嘴八舌地说自己出生的医院。之前有些已经说了自己家乡的学生也纷纷举手,要告诉作家阿姨,他们的家乡是哪个医院。
作家也笑了,她提示大家:“家乡,比如说,在乡下的老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