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与《杜甫游踪考察记》为姊妹篇。作者林东海,李白研究专家,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编辑和研究工作。曾于1981至1982年、2009至2018年,两次全程考察李白游踪,行程遍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甘肃、四川、陕西、安徽、浙江、江西、贵州、广东、京津等等,本书即是对时隔三十年的这两次考察的学术性记述。全书以考察路线为主脉,以诗人生平和作品为辅翼,借助地方志、名胜建筑、出土文物等资料,对文献记载的李白一生行踪加以验证辨析,对各地历史遗迹加以探源、辨析和记述,颇有新见。书稿不仅可以帮助专业研究者进行学术研究,也可帮助普通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李白。作者对各地风土人情的记载,也展示三十年间社会面貌、历史遗迹的盛衰变化。
我把两赤羽 来游燕赵间——河北游踪考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李白游踪考察活动,从河北开始,以邯郸为试点,时间短,范围小,由外联和文物部门接待,只局限于邯郸城周边,所以多有疏漏。三十三年后再度考察,由政协文史委郭培伦先生陪伴,扩展到整个邯郸地区;饶阳鲁口和定兴黄金台的考察则由李文彬先生支持。其中虽有重复考察者,而前后情况之变化,实判然有别,自然要分别做出记录,以示人文环境与传承脉络的演化。
邯郸
1981年5月3日凌晨,考察小组乘173次列车赴邯郸,途径保定、满城、定县、石家庄,在华北平原上奔驰十几个小时,直到下午6:30才到达邯郸站。邯郸地区对外联络处霍万明同志和邯郸市对外联络处张阳森同志驱车接站,安排下榻邯郸地区招待所。因为我所要编写的《诗人李白》彩色文库本是中国人美社和日本美乃美出版社合作出版的项目,所以由对外联络部门接待。然而游踪考察,还是要专业人员来介绍和安排,所以翌日上午召开座谈会,又请来地区文物处的马忠理同志和市文物处的刘东光同志来介绍情况,并由他们带领实地考察。
邯郸位于河北南部,西倚太行山脉,东连华北平原,地近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是古代南北交通的要冲,也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邯郸战国时期为赵国都城,汉代为五大都市之一。自从隋朝开通运河永济渠,南北水路运输,取代了太行八陉的陆路交通,邯郸的地位也由于交通运输的不便而衰落,唐代以后下降为一个普通的县城,但战略地位并不因此而下降,依然是屯兵之地。李白来到邯郸,想必与此有关。唐玄宗穷兵黩武,征服南诏,讨伐奚契丹,从西南到东北不断发动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文儒不及武夫,许多文人投靠边将,充当幕僚,以求得一割之用。高适曾入哥舒翰军幕,岑参曾入高仙芝、封常清军幕,也因此成了边塞诗人。李白感到作为一介书生,是很难一伸所能,实现济世宏愿的。他曾学过剑术,于是想到戎幕试试看,谋求一条出路,曾写过《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对这位突骑施酋长之裔,大加赞颂,也如杜甫作《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都想学高适,有进入哥舒翰军幕的意思,然而并没如愿,因而动了北游塞垣的念头。《少年行二首》其一云:“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李白北上幽州,当是以船行为主,即由运河北上,而非从太行山东侧陆行。他在今邯郸地区逗留地是魏郡(今大名)贵乡一带,所以到邯郸只好骑马西行,即《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之所谓“醉骑白花骆,西走邯郸城”。他到邯郸这座小县城来干什么?为的是览古,再就是观兵,还可以看歌舞伎。邯郸因战国赵武灵王而盛极一时,这里流传着许多著名的人物和动人的故事,蔺相如和廉颇、公孙杵臼和程婴、平原君和毛遂,在这首长诗里,都写到了;还透露出他为何弃文就武,与博徒为伍,醉酒酣歌,最后表明:“日落把烛归,凌晨向燕京。方陈五饵策,一使胡尘清。”这诗的末尾,就是所谓“书怀”,表明自己即将北上幽燕,陈策灭胡。然而无功而返,南下宣城,作《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有云:“怀恩欲报主,投佩向北燕”,“无风难破浪,失计长江边”,北上从戎,失意南归,在诗中说得很清楚。明清以后,邯郸东部的运河水路渐趋衰退,近代在太行山东麓“八陉”陆路附近发展起来的公路和铁路交通占据主导地位,于是邯郸又恢复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地区政府的所在地。八十年代初,所见的邯郸,街道宽广,高楼林立,绿树成荫,车水马龙,俨然成了一座新兴的城市。不过,市区的范围,还是有限,老城北边沁河学步桥以北,便能看到乡村景色,城南烈士陵园,已是处于荒郊。
2014年夏,再度到邯郸考察,情况便发生了超乎寻常的变化,多层建筑当中矗立起许多高层大楼,街道纵横交错,城市绿化和市郊植被都有很大的改观。与唐代的那座小县城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1.1邯郸古城墙遗址语。当年的县城,而今已掩埋在地下五至九米的深处,我们要探寻李白在这里的游踪,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进行考古发掘。然而历史环境在创造文化,文化也在创造历史环境,我们所能考察到的,在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多数是文化传承创造出来的遗迹,或者说是传说中的遗迹(图1.1)。照眉池与洪波台
1981年5月4日上午,在地区招待所召开座谈会,地区文物处马忠理同志介绍说:赵王城周边有照眉池、梳妆楼,还有温明殿。所谓照眉池,只是一片洼地,夏天有点水,而今已种庄稼。《邯郸名胜古迹诗文选》收录李白的《照眉池》诗:“清虚一鉴湛天光,曾照邯郸宫女妆。回首丛台尽荆棘,翠娥无影乱寒塘。”忠理同志所说的这首《照眉池》诗,未见于太白诗集,是方志所录的一首“佚诗”。清朝郑方坤和李素各有咏照眉池诗一首,未见明朝以前诗人咏之者,李白这首“佚诗”,其可靠性也就很值得怀疑了。我甚至怀疑所谓照眉池和梳妆楼,都是明清以后根据赵武灵王的传说创造出来的。我国历史上创造文化遗迹,首盛于赵宋,宋人重视文化;次盛于明朝,明人重视修志;再盛于当代,今人重视旅游。各朝都有创造文化遗存的动因,照眉池和梳妆楼当是明清修地方志编造出来的遗迹。既然有此传说,我们还是决定到照眉池去看一看。当日下午2:45,由市文物办刘东光同志陪同,驱车至今城西北五里处,下车便见京广铁路西侧两个高约十四五米的夯土台,一南一北,传说战国时赵王在此建了两座梳妆楼,南称南楼,北称北楼。两台之东,与铁路之间的一片洼地,便是所谓照眉池。顾名思义,当是指赵王的宫女们在这里梳妆照眉。我们冒着烈日,步行越过京广线,下坡入照眉池。池水干涸,稀稀拉拉长了些杂草,还有几株小树苗,有一位老乡在“池”中放牛吃草。过了照眉池,我们登上南面的一座高台,台上台下,满地横着不少残砖碎瓦,可以看出是十分古老的麻纹筒瓦,在瓦砾之间长满了荆棘。站在高台上向北望,依稀可见铸剑炉,偏西便是灵山,相传赵武灵王埋葬于此;向南望,可以看到插箭岭,或说为赵武灵王训练骑射之地,再南便是王郎城,都是有关赵武灵王和赵国传说的遗址。
梳妆台、照眉池后被辟为“赵苑公园”。2014年8月11日下午,郭培伦先生带我们到赵苑公园,下车一看,公园大门仿汉阙风格的门楼显得十分气派,园内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山石水池,清波荡漾,与当年的荒坡相较,判然有别,令人难以置信,这就是三十多年前所见的颓坡荒池!然而,梳妆楼、照眉池(图1.2)以及铸剑炉,这些遗迹的名称照样沿袭下来,塑造三位宫女在照眉池中梳妆照眉,还开辟了“成语典故苑”,雕塑有关赵国的成语故事和人物,已然成了文化传承创造出来的历史遗迹。
目录
吾亦洗心者 忘机从尔游
——两度考察绪论
我把两赤羽 来游燕赵间
——河北游踪考察
邯郸照眉池与洪波台丛台邯郸古道平原君墓赵王城与石子岗学步桥大名与贵乡淇水与魏州广平与清漳广府与临洺饶阳与鲁口定兴黄金台与易县荆轲塔
朝忆相如台 夜梦子云宅
——四川游踪考察
成都锦江都江堰与玉垒山青城山与岷山之阳成都十三中与扬雄故宅峨眉县峨眉山平羌江与凌云山江油李白纪念馆 青莲乡太白故里 大匡山与戴天山观雾山与窦圌山江油关与太白书台 梓潼长卿山剑阁县与剑门关广元古栈道三台草堂寺与李杜祠长平山琴泉寺与赵岩洞 绵阳李杜祠渝州山城万县太白岩奉节瞿塘峡与白帝城巫山神女峰
江陵识遥火 应到渚宫城
——湖北游踪考察
夷陵与荆门荆州江陵城渚宫城与章华台江陵龙山与楚都纪南城当阳长坂坡与玉泉山襄阳岘山与鹿门山白马山习家池襄阳大堤与孟亭随县汉东城餐霞楼随县仙城山与广水小寿山安陆白兆山与大安山白兆山桃花岩与太白读书堂安陆太白棋与车盖亭应城县玉女汤与云梦县云梦泽江夏修静寺与黄鹤楼汉阳鹦鹉洲与郎官湖
巴陵无限酒 醉杀洞庭秋
——湖南游踪考察
巴陵岳阳楼与龙兴寺临湘鸭栏驿与白马矶洞庭湖与君山从平江到长沙衡阳回雁峰衡山祝融峰与莲花峰零陵绿天庵九嶷山
桂水分五岭 衡山朝九嶷
——广东遗踪考察
丹霞山夏富村与仙李琪枝
欲寻庐峰顶 先绕汉水行
——江西游踪考察
永王墓与滕王阁紫极宫与灌婴井吴章山与东林寺湖口石钟山与庐山三石梁栗里陶潜故宅与星子县鄱阳湖 鄱阳湖松门山石镜与馀干县干越亭秀峰寺与香炉瀑布五老峰屏风叠与观山挂灯台彭泽桑落洲与马当山
君莫向秋浦 猿声碎客心
——安徽游踪考察
庐江与寿阳皖山天柱峰与潜山石牛洞三祖寺觉寂塔与皖水诗崖宿松沙塘陂南台山太白书台对酌亭与饯客岭桃花潭池州秋浦与清溪牌湾与玉镜潭钓台江祖石与万罗山逻人石六峰山铜矿坑贵池齐山杏花村莲峰山太白读书处桃胡坡与大楼山黄山岭曹村白笴陂石门高桃花潭虾湖与苦竹岭青阳九华山地藏菩萨与太白书堂头陀岭无相寺宿寺诗碑铜陵铜官山与五松山黄山醉石莲花峰与白鹅峰歙县太白楼与碎月滩太白问津处与城阳山渔梁坝与望仙桥泾县桃花潭与文昌阁蓝山落星潭水西三寺琴高山与琴溪宣城与宣州敬亭山与太白独坐楼谢公亭崔八丈水亭与碧山龙泉洞响山双溪双桥陵阳山北楼遗址当涂姑熟溪黄山凌歊台石门山与丹阳湖青山太白墓天门山化城寺遗址采石矶太白楼联璧台与太白衣冠冢 牛渚矶与白璧山横江馆与横江浦砀山宴喜台
淮水帝王州 金陵绕丹阳
——江苏游踪考察
金陵古都朝天宫冶城与谢公墩半山堂与燕子矶三山板桥浦与落星冈 新林浦雨花台与高座寺白鹭洲与孙楚酒楼石头城与白下亭志公墓与三绝碑明孝陵与北湖凤凰台与瓦官阁长干桥与长干里朱雀门与淮青桥新亭劳劳亭与菊花台扬州广陵蜀冈栖灵遗址与栖灵塔扬州三绝碑与青莲巷扬子津与瓜洲新河焦山与松寥山北固山丹阳季子庙苏州虎丘山灵岩山馆娃宫与姑苏台溧阳北湖亭与贞义女墓溧阳酒楼与太白楼瓦屋山与茅山睢宁圯桥淮安韩侯钓台与漂母祠安宜白田高邮盂城驿
天台邻四明 华顶高百越
—— 浙江游踪考察
杭州天竺寺浙江与钱塘江西陵与白马湖海门龛赭二山菊花山与越王台山阴兰亭上虞东山大禹陵与射的山若耶溪苎萝山镜湖与柯岩平水云门山与云门寺嵊州剡溪与四明山妙高台天姥山石城寺与沃洲天台国清寺赤城山华顶讲寺与太白堂天台方广寺与石桥东阳与金华桐庐严子陵钓台江南湖州
鲁酒不可醉 齐歌空复情
——山东游踪考察
济南大明湖历下亭济南匡山鹊山华不注山与历山聊城博平与肖庄王菜瓜村兖州与鲁郡瑕丘 沙丘与南陵尧祠与石门鲁中青莲阁鲁城北范家林崇明寺与兴隆塔金乡与霄云李白村汶上中都与太白山曲阜孔庙曲阜石门山古兰陵任城酒楼与济宁太白楼济宁太白湖与萧王庄任城王陵单父东楼与南楼单县半月台与琴台老山堤顶栖霞山桃园成武晏堌堆曹南与菏泽泰山回马岭与南天门日观王母池竹溪六逸堂与竹溪佳境独秀峰布山与布金山青岛崂山
浩歌望嵩岳 意气还相倾
——河南游踪考察
河南洛阳遗址南阳内乡菊潭古县与诸葛庐南阳独山丰山清泠泉白水石激与送客诗鹿台山颍阳城遗址洛阳洛水与天津桥龙门香山寺龙门石窟与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明堂遗址二里头夏商遗址华盖山阳台宫天坛山玉阳山玉真公主墓新安汉函谷关与灵宝秦函谷关黄河与陕州羊角山登封嵩山中岳庙与嵩岳寺卢岩寺石淙三阳宫遗址嵩山峻极少室山与少林寺嵩县鸣皋山广武古战场开封古吹台商丘虞城平台集与孟诸大泽洛阳牡丹园
南登杜陵上 北望五陵间
——陕西游踪考察
潼关西岳华山云台峰华山莲花峰与落雁峰华山仙掌崖华山玉女峰马嵬坡杨妃墓与金城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与卫青墓杜陵霸陵与白鹿原长乐坡与阴盘驿灞桥骊山秦始皇陵临潼温泉宫周至县楼观台与玉真观山南松龙旧隐紫阁峰与渼陂乾陵长安唐城遗址小雁塔与大雁塔兴庆宫与勤政务本楼龙池与沉香亭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大明宫麟德殿蓝田山金鸡原四皓墓商县石娥溪邠州新平蒲城高力士碑与唐代陵墓坊州黄帝陵与玉华宫太白县太白峰
秦水别陇首 幽咽多悲声
——甘肃遗踪考察
天水李广墓徽县青泥岭
思归若汾水 无日不悠悠
——山西游踪考察
太原晋祠雁门关大同白登山与北岳恒山
幽燕沙似雪 万里尽黄云
——京津游踪考察
幽州古渔阳蓟县独乐寺北京金台路
适遭云罗解 翻谪夜郎悲
——贵州游踪考察
长流遇赦处“夜郎”与“巫山”之辨关于“夜郎”诗作“半道”乃指时间据唐律推定必至夜郎在夜郎的影响
后记柱山与云门寺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