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丸山真男——一位自由主义者的肖像
0.00     定价 ¥ 58.00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
  • ISBN:
    9787300292908
  • 作      者:
    [日]苅部直(KarubeTadasi)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苅部直(Karube Tadashi),1965年生于东京,199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法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代表作有:《光的领国:和世辻郎》(创文社)、《变化的“教养”》(NTT出版社)、《走向“维新革命”之道——追求“文明”的19世纪之日本》(新潮社)、Toward the Meiji Revolution:The Search for "Civiliz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Japan(translated by David Noble,JPIC,Japan Library)、《 日本思想史的名著30》(筑摩书房)等。
译者简介:唐永亮,哲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思想史。
展开
内容介绍

如果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代表性的思想家是谁?多数人会回答:丸山真男(1914-1996)。丸山作为政治学者、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者,对言论界和学界有极大影响。本书聚焦于作为丸山思想根基的自由主义,叙述评价丸山的一生。
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右派法西斯主义和左派极权主义风云激荡、相互对立,在此时代下,如何坚守自由民主主义?随着近代社会向大众社会发展,人们的精神逐渐为媒体信息所支配,在这种状况下怎样确立人们理性的主体性?这些一直是作为政治学者的丸山所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作为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者,他又将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如何解释日本的思想传统结合起来。批判传统日本文化,从过去的思想中发现新的可能性并进行再解释的工作就是在这一思路下展开的。
丸山逝世至今已有25年,即便现在他作为思想家的成就,也没有失去意义。若想探究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政治现状及日本传统思想,丸山的作品是适合各类读者阅读的现代的经典。

展开
精彩书摘
丸山真男
对于自己的名字,丸山真男喜欢用繁体字,写成“?男”,在日本出版的丸山著作中也多表记为“?男”。本译本使用现在中国通行的简体字,表记为“真男”,只在日文著作书名中使用“?男”这一表记方法。(Maruyama Masao,1914―1996年)是20世纪40年代初期到90年代颇为活跃的政治学者、思想史学家,在二战以后的日本学界和言论界有很大影响。他的思想即使在现代日本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其著作和论文除汉语外,还被翻译成英语、德语、法语,为全世界的日本研究者所熟知。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区建英等人开始翻译、介绍丸山的著作,此后,以本书译者唐永亮先生为代表的诸多研究者推进了对丸山思想的研究。

但是,超越日本研究界,在广泛的中国社会又是怎样理解丸山的呢
关于中国现在流行的是何种思想,都讨论什么问题,我的知识仅限于在日本出版的王前著《在中国被读到的现代思想――从萨特到德里达、施密特、罗尔斯》(讲谈社,2011年)一书中的内容。因此,对于该书所未涉及的其后时代的情况,我一无所知,故对于中国的情况我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很多误解,请中国读者原谅。
?我尝试通过“百度百科”查找“丸山真男”(2021年1月),发现了关于丸山真男的如下介绍。对于日本研究毫无知识的人,如果在中国网络上查询“丸山真男”,应该首先接受的就是如下记述吧。

丸山干治之子,生于大阪,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后留校任教。他培养了一批研究者,形成丸山学派的学风。他的思想承继德国黑格尔思潮,融入韦伯、舒茨、曼海姆等德国知识社会学家的理论,成名作《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影响日本现代人文学科的各个层面。1950年前后参加和平问题谈话会,十分活跃,从此时到1960年的安保斗争,他的言论对现实的运动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作为一种反作用,也受到很大的批判,东大斗争以后,不再对现实问题发表看法,重新回归日本思想史的研究。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遍及网络上的信息多含有错误或过时的知识,遗憾的是上述引文即属此例。该段文字是以竹内理三、田中彰等编的日文版历史辞典《日本近现代史小辞典》(角川书店,1978年)为蓝本的,写于40多年前。日文原文执笔者大概是历史学家佐佐木隆尔(日美关系史方向)或是神田文人(社会运动史、政治史方向),两人都不是政治学或思想史方面的专家。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几乎没有人从事1945年以后日本思想史的研究。

“他的思想承继德国黑格尔思潮,融入韦伯、舒茨、曼海姆等德国知识社会学家的理论”这句话在日文原文中没有,是“百度百科”中新添加的内容。该句的评价是错误的。之所以认为丸山继承了黑格尔(Hegel)思想,大概是看到了丸山在论文《近世儒教的发展中徂徕学的特质及其与国学的关联》开头部分引用了黑格尔著《历史哲学讲义》中的一节这一事实,但是丸山在青年时代首先开始热衷阅读的是新康德学派的哲学著作,此后才阅读到黑格尔和马克思(Karl Marx)的著作。

韦伯(Max Weber)与曼海姆(Karl Mannheim)的著作确实对丸山的思想史研究方法有所影响,但是就我所能见及的资料,没有显示丸山曾经阅读过舒茨(Alfred Schutz)的著作。就丸山整体思想来看,不仅仅是德国的法学、社会学,从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和20世纪初期英美的政治多元主义理论中学习到的内容也同样重要。上述误解出现在“百度百科”这一网络辞典中,说明在中国关于丸山思想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近年来,在日本,丸山真男相关资料的发掘又取得了进展。上面引用的《日本近现代史小辞典》中“丸山真男”词条中写有:在1968年东京大学学生运动后,丸山停止了就现实政治运动发表言论,这个理解是不正确的,这一点现在已经明确。如果查找丸山的著作集《丸山真男集》就会明白,从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开始,丸山控制自己在杂志和报纸上发表关于现实政治的论考。他一方面减少在大众媒体上抛头露面的次数,但另一方面在非正式的、少数人聚会的场合,也会对现实政治积极发表言论。这种聚会的场合指的是讲演、座谈会等,在丸山去世后,其在上述场合的发言被转成文字,结集而成《丸山真男话文集》正?续全7卷(MISUZU书房,2008―2014年),现在读者们可以方便地进行阅读
2006年以后出版的关于丸山的资料集、研究书籍之中,较重要的有:《丸山真男集别集》第14卷(『丸山?男集?集』第14?、岩波?店、2014―2018年。第5卷也计划要出版了);《丸山真男讲义录》别册1?2(『丸山?男???』??1?2、?京大学出版会、2017年);松泽弘阳、植手通有、平石直昭编《定本丸山真男回顾谈》上下(松?弘??植手通有?平石直昭?『定本丸山?男回??』上下、岩波?代文?、2016年);西村稔《丸山真男的“教养”思想》(西村稔『丸山?男の教?思想』、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19年);清水靖久《丸山真男与战后民主主义》(清水靖久『丸山真男と?後民主主?』、北海道大学出版会、2019年);小尾俊人《小尾俊人日志1965―1985》(小尾俊人『小尾俊人日?1965―1985』、中央公?新社、2019年);松泽弘阳《福泽谕吉思想上的格斗》(松?弘?『福??吉の思想的格?』、岩波?店、2020年),以及一年刊行一辑的《丸山真男纪念比较思想研究中心报告》(『丸山?男?念比?思想研究センタ??告』),该书可以通过东京女子大学的网站https://www.twcu.ac.jp/univ/research/institute/maruyama?center/阅览。


本书的日文版出版于2006年,已经过去了15年。通过这期间所刊行的资料,判明其中也存在个别错误,此外包括现在没有必要强调的表述,我在中文版中都做了修订。这也是中文版与日文版的不同之处
写完本书后,我又发表了一些关于丸山的看法,请参阅?部直《秩序的梦想――政治思想论集》(?部直『秩序の???政治思想?集』、筑摩?房、2013年)、《日本思想史引论》(『日本思想史への道案内』、NTT出版、2017年)、《日本思想史的名著30》(『日本思想史の名著30』、筑摩?房、2018年)。本书所引杂志《丸山真男手帖》上刊载的丸山谈话后被再次收录于《丸山真男话文集》正?续全7卷(『丸山?男话文集』、みすず?房、2008―2014年)中。。中文版的脚注结合英文版的脚注标注得颇为翔实,对于想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丸山真男的人大概会有所帮助。

本书的内容及特色是容易阅读,作为著者的我,也不想在中文版序中因过多说明而妨碍读者自由阅读。但是,为了读者理解丸山真男的思想,我想就以下应该注意的几点加以说明。

第一,关于“近代”这一理想的定位。丸山真男经常被批判为“近代主义者”。这多是基于自称是超越“近代”这一资产阶级社会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或后现代思想而做出的批判,抑或是重视“东洋”“日本”文化传统的论者,批判丸山是崇拜“近代西洋”文化的思想家。

诚然,丸山在《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一书的英文版(1963年)序言中坦陈:“我自身是18世纪启蒙精神(the eighteenth?century Enlightenment)的追随者,欣喜并自认自己是依然固守人类进步这一‘陈腐’观念的人”
『丸山?男集』第12?、岩波?店、1996年、48?。。从这一意义上说,丸山自己大概是喜欢并接受“近代主义者”这一称谓的。但是,丸山在1946年发表的《近代性思维》一文中曾批判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流行的“近代思想即西欧思想这一简单的等式化”及基于其上的“近代的超克”思想
『丸山?男集』第3?、岩波?店、1995年、4?。。

因此,丸山作为理想而提出的“近代”确实是以18世纪西欧思想为模板的,但它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欧美诸国并不存在。在丸山看来,“近代”指的是个人精神的自由、理性的自律、人与人待遇的平等化、民主政治,这些原理是超越时代与地域的全人类应该践行的理想。在这一点上,英国的政治学者伯纳德?克里克(Bernard Crick)在《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英文版的书评中给出的评价,颇为重要。他认为丸山是“运用了真正的政治理论的人”(a master of real political theory)
New Society,no?67,1964.。丸山不是解说日本政治和文化的人,而是能够超越文化与语言的差异,一起讨论、思考政治应当如何运用这一原理的人,克里克的这一评价是很高的。我真心希望本书的读者与丸山著作之间也能够产生围绕普遍性原理的对话。

第二,丸山没有采用日本文化是“东洋文化”一部分的理解方式,对一个民族持续将本土地域生发出的文化作为重要的“传统”加以保持这件事也不重视。但是,丸山从1956年在东洋(日本)政治思想史讲义中开始讨论日本与中国、朝鲜不同的思想特色。他指出从《古事记》神话到现代,日本的思想中一直存在着一定的思维形式,在后来的讲义和论文中将之称为“原型”“古层”“执拗低音”。归根结底,丸山是批判这种日本特色的,这种历史分析是丸山基于以下问题意识而进行的一次尝试,即为了实现更加普遍的思想,要解放思想。

丸山对于思想“传统”的理解,归根结底是强调有必要克服“植物主义式的想法”。所谓“植物主义”是指,只把自己生长的土地上产生的思想看作“传统”,以此与“外来思想”相区别的思维方式。借用丸山的话,如果基于此种思维方式,对于欧洲各国人而言,生发于中东地区的基督教就不是“传统”了。因此,“产生于哪里,对于传统而言并不是第一要义的东西”
座?会「??と?代をめぐって」、『丸山?男座?』第8?、282?。。

总之,按照丸山的想法,无论在哪个地域,思想的历史都充满着多样性,从来就有的思想与新思想常常冲突、融合,周而复始。各种思想产生地点的差异作为评价标准而言只是次一级的指标。丸山极力批判的是:将好像是土生土长的“在某时代处于支配地位的思考方式”挑选出来,作为主流“传统”而一味地加以礼赞。丸山曾说过:“不是支配性的,不是‘时代的通念’(那个时代广泛共有的想法),但是这些过去无疑具有的想法如果能够自由地纺织出(现代思想)也是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传统”是生活于现代的一个一个人在解释历史的过程中自由选择建构而成的
「丸山?男教授をかこむ座?会の??」、『丸山?男集』第16?、岩波?店、1996年、9497?。。

第三,丸山关于中国的评价是重要的。前面提到的论文《近世儒教的发展中徂徕学的特质及其与国学的关联》开头部分引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讲义》,把19世纪的清帝国作为“持续的帝国”加以否定。基于这个引用,丸山在1940年指出,18、19世纪的中国思想史看不到充满着争论的发展。但是,那之后丸山写道:“在近代,国际上的压力还使近代的=市民性的思想渐渐在中国社会得到普及,此时儒学第一次直面三民主义这一与自身完全不是一个系统的社会思想”
『丸山?男集』第2?、岩波?店、1996年、127130?。。从2014年刊行的《孙文与政治教育》(1946年)讲演记录可知丸山言及辛亥革命、三民主义的含义。在中国,20世纪初期,以儒学和西方思想为基础产生出来的三民主义思想,开拓出了一般民众意识变革以及与基于其上的民主政治实践相结合的新nationalism的可能性。丸山1940年言及三民主义的意图是,指出其先进性,同时将其与没有发展出健全nationalism的19世纪90年代以后的日本相比较
『丸山?男集?集』第1?、岩波?店、2014年、85116?。。

丸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中国文学研究者竹内好有亲密的交流,他强烈支持竹内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见解,该见解的根本思想是从1940年开始高度评价中国的nationalism。由此,丸山在日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邦交后,开始与中国来日的留学生和知识人热心交流
请参见:区建英《对自由和民主深切的爱》(区建英「自由と民主への深甚なる?着」、『丸山?男集』第2?付??月?9号,1996年9月);《丸山真男话文集》第四卷(『丸山?男?文集』第4?、みすず?房、2009年),第192353页;《丸山真男书简集》第四卷(『丸山?男??集』第4?、みすず?房、2004年),第181183页;《丸山真男纪念比较思想研究中心报告》第10号(『丸山?男?念比?思想研究センタ??告』第10号、2015年)。此外,还有研究者误解丸山的中国观是蔑视清帝国为“连续的帝国”,并将之与福泽谕吉的《脱亚论》联系起来加以批判。其福泽谕吉批判将以下三点作为理所当然的前提,即福泽谕吉提出了“脱亚入欧”、这个观点使日本帝国侵略中国得以正当化、其对同时代的许多读者都产生了影响,然而通过扎实的历史研究成果可知以上三点都是错误的。关于此问题,丸山的见解可见区建英译《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以及《福泽谕吉的“脱亚论”及其周边》(「福??吉の「脱??」とその周?」、『丸山?男?文集』第4?所?)。坂野润治《近代日本与亚洲》(坂野?治『近代日本とアジア』、ちくま学芸文?、2013年)、月脚达彦《福泽谕吉与朝鲜问题》(月脚?彦『福??吉と朝???』、?京大学出版会、2014年)、平山洋《“福泽谕吉”是谁》(平山洋『「福??吉」とは?か』、ミネルヴァ?房、2017年)等研究,在这个问题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尚未有中译本。。彼时丸山的内心大概存在作为日本国民对于侵略战争的赎罪意识吧,丸山对中国思想传统怀有深深的敬意,他认为传统思想将来的发展无疑在其内部已经孕育出了希望。

本译本通过唐永亮先生的忘我努力才得以问世,在此向他的学识和美意深表谢意,向为本书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顺利出版给予帮助的林美茂先生,以及在丸山真男研究方面我的前辈区建英先生表示感谢。希望在友情支持下而完成的本书,能够成为中国读者孕育出新希望的土壤。



?部直(Karube Tadashi)

2021年2月
展开
目录
序章思想的命运

第一章“大正一代”的童年

第二章“政治化”的时代

第一节落后于时代的青年

第二节回到“近代”

第三章战中与战后之间

第一节明治时代已远去

第二节日本思想中的“另类”传统

第三节八月十五日——结束与开始


第四章“战后民主主义”构想

第一节从一片焦土中起步

第二节与“天皇制”的诀别


第五章人·政治·传统

第一节虚无主义的阴影

第二节超越“恐怖的时代”

第三节寻找另一种传统

终章他者感觉



参考文献

丸山真男年谱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