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了,人生就顺了》:
我们要讲的第一句话,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中华文化源于易而成于孝。什么叫源于易?就是中华文化不管有多少源流,不管有多少家,有多少不同的说法,它有个总源头。这个总的源头就是《易经》。所谓诸子百家,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易经》的道理,但是最终的成果表现在“孝”这个字上。
孝这个字是怎么写的?它的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就是老少两代的天伦关系。这告诉我们,一个人不管有多伟大,如果你的事业不能够被继承下去,最后还是等于零。同样,中华文化再怎么了不起,如果不能够生生不息、绵延不绝,那很快就湮灭消亡了。那不是很可惜吗!正是因为孝道,才使得一代代人承上启下,使得优秀的中华文化能够在世界上不但不会中断,而且其影响力还不断扩大。
我们讲到孝,就会联想到被誉为群经之始的《易经》,因为它是孝的源头。《易经》怎么会跟孝扯上关系呢?因为《易经》里反复在讲一个字,就是道。这样大家就明白,诸子百家都在讲道。所以中国人动不动就问人家:你知不知道?他说:我知道,我知道。知什么?知“道”。那么,“道”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讲实在是太重要了。
因为老子讲了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我们会觉得这个“道”实在太神秘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一直到现在,我们还认为这个“道”真玄,真难懂。实际上,“道”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我不晓得大家有没有意识到,中国人动不动就是一分为三,我们很少一分为二。西方人是一分为二,而我们中国人大部分情况都是一分为三,比如,上中下、左中右。
这三种层次的“道”,有一种是不可说的。为什么不可说呢?因为天机不可泄漏。那为什么天机不能泄漏呢?因为老天不可能把宇宙的所有奥秘统统让人知道。为什么?因为这样就太可怕了。想想看,假设有一个人——不要说多了,一个就够了——他真的参透了宇宙的玄妙,就有办法来控制整个宇宙,那我们还能活吗?所以,“道”有一部分是不可说的。这是上天为了保护人类而设置的最佳安全阀。这个阀一破,人类就完了。
也有一种“道”是可以说的。如果什么都不能说,那我们怎么沟通呢?怎么传授呢?所以一定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说的。我们大部分人都在说这一个可以说的“道”。
还有一种道就很难说。我想,中国人对可以说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兴趣,因为都知道了嘛。当道变成常识以后,大家就认为不稀奇了,反而对不可说的“道”充满了好奇心。对于一种道的不可说的部分,就算你想说,也说不了。那我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很难说的这一部分上。中国人有一句口头禅,叫作:很难说。你问他任何问题,他先说很难说,然后再表态,意思就是说我可以告诉你,但你不要告诉别人。
可是这样一来,道的很难说的部分,我们还是搞不清楚。那怎么去认识“道”,怎么去了解“道”?如果这两点都做不到,我们如何能够上道?很简单,还是三个步骤。
从现在开始,各位要养成习惯,当你看到任何事物,当你遭遇到任何情况时,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告诉自己:反求诸己。就是说任何事情要向内反省,不要老向外假求。我们现在受西方的影响,动不动就向外假求。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导我们,遇事要向内自省。如何向内?就是告诉自己:我刚生下来的时候,是一无所有的。所有的东西统统是身外之物。有也罢,没有也罢,都无所谓,不必那么紧张。因为最后两腿一伸,还是什么都没有了。“纵有千年铁门坎,终须一个土馒头”,我空空地来,空空地走。一个人怀有这样的心态会平和安详得多。
现在我们看到好东西,就想:我能不能得到?这件首饰不错,那辆跑车很酷……都想要。这样整个心态都乱掉了。一个人有了情绪,有了情欲,有了各种的需求,就开始起心动念了,那个“道”就不显现了。所以为什么很多人,老说我知道我知道,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不知道?就是因为你起心动念了。人要不起心动念很难,唯一的办法就是忘我。没有自我的时候,“道”就显现了。这是第一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