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面试指导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面试一本通第一篇面试指导第一章面试理论指导
一、面试基本情况介绍
(一)面试概念
面试是一种通过精心设计,以语言为载体,以交流和观察为主要手段,以了解考生的综合素质及相关工作能力是否与职位匹配为目的的测评活动。
(二)面试测评要素
和笔试相比,面试测查的内容较为主观。为了降低人为因素对考试结果的影响程度、保证考试的公正性,考试组织企业把宏观概括的测查内容细化、量化,明确测查方向,提供评价标准体系,以尽可能将面试过程规范化、标准化,从而确保面试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历年考试情况看,国企面试有九大测评要素。
1.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与分析是辩证思维的一种方法,综合与分析能力即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能力。通过这项测评要素来考查考生能否对政府的政策有透彻的理解,能否对社会现象有正确的看法,能否坚持正确的道义,能否知法守法。国企员工的工作不是清谈,而是要脚踏实地工作、服务,综合分析能力不仅要求考生明是非,还要求考生善于运用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既能从整体上把握,又能在局部上深入,透彻分析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看清事物的本质,并提出解决对策。
真题链接
对于加强社会管理,有人说要依法行政、强化法治;也有人说应该以人为本、提高服务。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看考生能否结合当前社会管理的现状去论证观点,合理分析当前社会管理中的问题或难点,并提出较为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对于当前社会管理中的问题,可以从“人治思想束缚法治建设”“管控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等方面进行分析。在论述如何加强社会管理时,可结合题中的加强社会管理的手段进行论证,将依法行政、强化法治,以人为本、提高服务相结合,从转变社会管理观念、强化依法行政、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较为全面的对策。
2.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计划组织协调能力是对考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查。顾名思义,该测评要素要求考生具备对自己、他人、部门各项活动能够做出计划,并且能够合理高效地安排时间和调配资源,同时对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协调的能力。
真题链接
企业准备邀请领导与相关专家就国企改革的相关政策和落实情况在线向广大群众进行解读和答疑。此次活动专业性较强,受众范围广,突发状况较多。如果领导让你牵头开展这项活动,你会怎么做?
【中公点拨】
答题时,考生要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同时,注意结合本次活动专业性较强、受众范围较广、突发状况较多的特点,确定本次活动的重点工作环节,包括前期对活动进行宣传、活动参与对象的确定、保证解读过程的秩序性与有效性等。其中,就活动参与对象的选定来说,可以通过设置注册登录的形式,来保证参与人群的广泛性。
3.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以下四点特质:一是思维的敏捷性和情绪的稳定性;二是对突发事件的整体驾驭能力;三是对工作事务分清轻重缓急,把握重点,按照一定顺序处置的协调能力;四是对工作中突然出现的疑难、棘手问题的处置能力。
真题链接
你辖区内部分居民饮用了某品牌的桶装饮用水,出现了腹泻,甚至有人住院。有网友质疑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不力,媒体也跟进报道,网站纷纷转载。假如你是该辖区食品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领导让你去解决这件事,你怎么处理?
【中公点拨】
此题重点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同时也涉及对考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的考查。作为食品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面对不良的社会舆论可能损害企业形象的情况,为避免事态恶化,需要冷静处理如下事项:一是要联系媒体,向相关居民调查原因,并稳定居民情绪;二是要公开澄清事实,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4.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
对国企员工来说,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各种具体的公务活动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的总称。这些关系是有目的的、与工作相关的,包括与他人的沟通以及组织中的服从、合作、协调、指导、监督活动。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要有主动性;要有清晰的权属关系意识;要增强人际关系的适应性;做到善于沟通、有效沟通;把握处理人际关系的灵活性与原则性。
真题链接
领导让技术骨干小王配合你完成一项新程序开发项目,但是有人谣传上次小王没能评上先进是因为你在背后说了他的坏话。小王听信传言后不配合你的工作,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现在截止日期将至,领导也质疑你的工作能力,你怎么办?
【中公点拨】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在作答重点考查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的题目时,考生需要先对人际情境进行分析,明确其中涉及的人际主体,并找到主要的人际矛盾,然后针对人际矛盾,结合与不同人际主体交往的技巧、方法、原则,将矛盾解决。就本题而言,题中涉及领导、同事两个主体,与同事之间、与领导之间的人际矛盾都需要妥善解决,即题目中的同事对“你”产生了误解、不配合,领导质疑“你”的工作能力。所以,作答本题时,考生要注意兼顾与同事交往、与领导相处的原则,恰当展现出考生具有人际交往的主动性、适应性、沟通的有效性等。
5.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工作环境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不同于生活中的日常交流,它要求考生具备能够针对不同听众采取不同的语言方式和风格,将自己的思想明白无误、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并能让听众接受、产生共鸣的能力。
具体来说,考生首先要能理解他人的意思,其次要能做到口齿清晰、流畅,有条理、有逻辑地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交流个人的看法,终要能让他人理解并认同你所表达的观点。
真题链接
你的同事小李近贷款买房,经济压力很大,经常在上班时间炒股、开网店、做微商。领导让你去劝说小李,你会怎么做?请现场模拟。
【中公点拨】
本题给出的人际场景是领导让“你”去劝说上班时间炒股的小李,并要求考生进行现场模拟,体现了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和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相结合进行考查的特点。考生在作答时要结合以下三项内容,一是语境,即说话的场合和场景;二是角色,即自己的身份和对方的身份;三是话题,清楚自己所想要解决的问题。
6.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
求职动机是指在一定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求职活动以达到求职目的的内部心理活动。当个人的求职目的与拟任职位所能提供的条件一致时,个体胜任该职位工作并稳定地从事该工作的可能性较大。
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具体包括考生的现实性需要、兴趣、成就动机(认知需要、自我提高、自我实现、服务他人的需要、得到锻炼等)与职位的匹配情况以及考生对组织文化的认同。
真题链接
你为什么报考中国石油?
【中公点拨】
本题考查考生的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考生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实事求是、选择性地阐述个人现实性需求(专业对口、家庭要求等,但不能成为主要理由)、职业兴趣、成就动机(自我提升与锻炼、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并能够结合自身体验表达对组织文化的认同。考生在回答时要注意两点内容:第一,自己报考的是中国石油,要在答案中展现自己对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了解;第二,回答的内容要想打动考官,就需要从生活、学习或工作中去挖掘曾经打动过自己的经历,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别人。
7.专业(创新)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完成职位职责所需的技术性能力或具体的知识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在此基础上的拓展与创新,从答题内容上展示出思维及素养方面的创新意识。
真题链接
化工设备包括哪些?
【中公点拨】
这道题充分体现了对考生专业能力的考查。本书以讲解国企常规的结构化面试题型为主,因此,对于专业能力仅在此做简单介绍。
8.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对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在面试过程中通过观察考生的行为进行的。具体情境包括:在较强刺激情境中,表情和语言自然;在受到有意挑衅甚至有意侮辱的场合,能保持冷静;为实现长远或更高目标,能抑制自己当前的欲望。
9.举止仪表
考生需注意:穿着打扮是否端庄得体;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一般礼节,是否有多余的动作;身体和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精神饱满、有朝气、有活力)。
(三)面试考查形式
1.结构化面试
根据结构化面试的要求,考生按照抽签顺序逐一进入考场,以看题或者听题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回答题目,考官根据考生当场表现进行评价打分。在结构化面试中,考生的发挥依赖于自己的能力,受他人的影响较小。因此,这种考试形式侧重对考生进行纵向测查。由于操作较为简单且能够较好地测查考生能力,结构化面试在全国各地、各类国企面试中应用程度较高。
2.半结构化面试
半结构化面试是介于非结构化面试和结构化面试之间的面试,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考官提前准备重要问题,但不要求按照固定次序提问,且可讨论在面试过程中出现需进一步调查的问题;另一种是考官依据事先规划的一系列问题来对被试者提问,根据不同的工作类型设计不同的问题表格。
3.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是一种对考生进行集体测试的形式。通过设置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将考生按相同或相近的报考职位分组,每个小组(一般6~8人,个别地方多达12人)在不设定领导的情况下,让他们自由进行一定时间的讨论,据此来测查考生的组织协调、综合分析、洞察应变、人际关系处理、语言沟通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个性特征和行为风格,以评判考生之间的差异。二、结构化面试概述
(一)结构化面试的含义
结构化面试是一种对试题构成、测评要素、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事先按要求进行规范性设计的面试方法。考官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一套试题以问答方式同应试者当面交谈,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结构化面试的考场设置
1.考试教室设置
考试教室包括考生候考室、考场、考生候分室、面试考官候考室、考务办公室、领导和人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