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沈德潜全集(全15册)
0.00     定价 ¥ 2480.00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
  • ISBN:
    9787550633667
  • 作      者:
    沈德潜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贺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文学博士。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诗学尤其是清代诗人沈德潜研究。先后发表《沈德潜在“诗教”原则下对唐诗的历史定位》《唐诗别裁集》立足儒家文学观的持守和突破》《论清代唐诗选本的集大成特征》等多篇相关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及其他各类项目十余项。出版专著《清代唐诗选本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基础书目概述》,译著《罗马帝国编年史》《古代中国与其强邻》等15部著作,在《文史哲》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沈德潜,清代著名文学家,是“格调”诗派领袖,乾隆诗坛盟主。他不仅精于创作,而且著述宏富。在诗歌创作方面,他通过对“诗教”的强调和重申,重塑了“格调派”的诗歌理想和主张,使得他的诗歌创作具有新古典主义色彩。“无论从哪方面来看, 沈德潜诗学都是中国诗学史上最后的古典主义宗师, 同时代表着古典诗学体系的完成。他的新格调诗学是对儒家传统诗学观念的全面总结和最后的建构,可以比作诗学史上的明长城”(蒋寅《沈德潜诗学的文化品格和历史定位》)。在诗歌理论方面,也有《说诗晬语》存世,该书按照时间线索梳理诗歌发展的历史,是中国诗歌理论的代表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诗歌选本方面,他先后历时数十年编选了《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国朝诗别裁集》等一系列古代诗歌选本,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经典化行为,在中国诗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

本书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全面、系统收入沈德潜全部作品的书籍。《全集》的出版将为全面认识、研究沈德潜的文学创作、诗学理论,乃至中国诗歌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丰富、全面而又扎实的文献依据,为中华优秀传统诗歌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提供文本支撑。


展开
精彩书摘

(三) 帝眷甚隆


沈德潛科試及第後第二年,六十七歲,殿試成進士。五月,皇上御勤政殿引見新進士,欽點庶吉士,沈德潛得與館選。十一月乞假歸里。


乾隆五年(一七四〇),沈德潛仍課徒於吴江同里袁氏家。第二年北上就詞館,續刻古文稿、續批八家文百餘篇。乾隆七年(一七四二),御試詩文,沈德潛名列第四。乾隆曾於《南邦黎獻集》中讀到沈德潛詩,早知其詩名,此時見其年老,詢及姓名,知爲江南老名士,即授編修,並諭大學士張文和云“沈德潛係老名士,有詩名”,命和五律《消夏十詠》,稱旨,賞賜優厚。從此御製詩文皆命賡和,所和詩多爲帝激賞,頒賜益厚。九月,奉諭校勘新、舊《唐書》,分修《明史綱目》。第二年(一七四三),遷左中允、晉翰林院侍讀、左庶子掌坊、侍講學士、日講起居官,一歲之中官職屢晉,君恩稠疊,世所罕匹。不久,晉詹事府少詹事,欽點湖北試正主考。典試歸,晉詹事,召見時論及歷代詩之源流,帝云:“張鵬翀才捷於汝,而風格不及於汝。”旋又欽點武會試副總裁。


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三月,家中來信,夫人俞氏於正月辭世,方欲乞假,帝又授以内閣學士。沈德潛不敢有負君恩,衹命兒子種松南還料理,自己則作悼亡詩云:“三年我未看瓜苦,四紀君惟饜薺甘。抱病但聞辭藥石,蓋棺始得易衣簪。”乾隆於其詩集中讀到此詩,給假歸家料理,不予開缺。又感沈德潛爲父請封,聲淚俱下之衷情,誥封其曾祖、祖、父三代,並賜五言八韻詩,詩中有句云:“我愛德潛德,淳風挹古初。”與沈德潛並爲“江南二老”的錢陳群贈詩云:“帝愛德潛德,我羨歸愚歸。”一時成爲藝林美談。


歸鄉後,沈德潛到二棄草堂拜祭恩師葉横山之位,其時横山先生的舊時老門生尚存者九人,他們當中年紀最長者葉長楊八十一歲,年紀最輕的薛雪也已六十八歲,沈德潛七十五歲,這次聚會與香山九老會的人數相同、年齡也相近,成爲一時盛事。假滿回京,上命入上書房輔導諸皇子,授禮部侍郎,並賜詩云“兒輩粗知書,相期道孔顔”,又云“朋友重然諾,況在君臣間”,稱許沈德潛滿假即歸的急公重義之行。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欽點會試副總裁,沈德潛所取中之梁國治臚唱日賜進士第一人。是歲,沈德潛自陳年衰力孱,薦齊召南代己之位。乾隆念其患噎疾,允請,命解部職,仍食原俸,專在上書房行走。第二年,乾隆憫其年老,許仍食原品俸,歸里享林泉之樂,諭云“朕與之以詩始,亦以詩終”,令其校閲御製詩稿畢後還鄉。賜詩云:“清時舊寒士,吴下老詩翁。”又云:“近稿經商榷,相知見始終。”歸鄉時賜匾額“詩壇耆碩”。


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正月,巡撫王公延請沈德潛掌教紫陽書院,五月,沈德潛到紫陽書院。此後,沈德潛掌教紫陽書院十八年,培養人才無數。所教門生功課不惟有時藝,亦有詩、古文,並刊刻了嚮所定《杜詩偶評》,選編《國朝詩别裁集》等。


沈德潛七十七歲告老還鄉,而聖眷益隆。乾隆南巡,沈德潛四次接駕,每次都獲乾隆優賜。並曾三至京師,祝皇太后、皇上萬壽,與九老會,賜遊香山,圖形内府。


乾隆第一次南巡,沈德潛迎駕清江浦,乾隆命其在籍食俸,御賜詩曰:“玉皇案吏今煙客,天子門生更故人。别後詩裁經細檢,當前民瘼聽頻陳。” 並在第二年沈德潛八十歲時,賜御製《歸愚詩序》手卷,御書“鶴性松身”匾額,並以藏佛、貂帽、銀鼠袍、天馬補服、椰子素珠、嵌玉如意、錦墊等爲沈德潛賀壽。


第二次南巡,乾隆賜詩沈德潛云:“星垣帝友豈無友,吴下詩人尚有人。”諭稱其爲“蓬瀛人瑞”,並加禮部尚書銜。


第三次南巡,沈德潛以九十歲高齡同錢陳群舟行迎駕。乾隆賜“九秩詩仙”匾額,並賜詩二律,其一爲與錢陳群同賜,起句云:“二老江浙之大老,新從九老會中回。”晉贈四代,誥命曾祖、祖、父並贈光禄大夫禮部尚書,曾祖母、祖母、母及亡妻俞氏、繼室朱氏並贈一品夫人。


乾隆第四次南巡,沈德潛扶病同錢陳群迎駕於武進。上召見於行宫,同錢陳群各加太子太傅,改食正一品俸,沈德潛孫沈維熙與錢陳群幼子並賜舉人,應禮部試。御賜詩將沈德潛與文徵明相比,云:“書畫雖輸詩勝彼,功名已過壽如他。”


展开
目录

總目録






總目録




第一册


歸愚詩鈔


歸愚詩鈔餘集


第二册


一一齋詩


竹嘯軒詩鈔


矢音集


黄山遊草


台山遊草


南巡詩


歸愚詩餘


附録


歸田集


八秩壽詩


九秩壽詩


第三册


歸愚文鈔


歸愚文鈔餘集


第四册


年譜


説詩晬語


杜詩偶評


浙江通省志圖説


《舊唐書》考證


《新唐書》考證


附録


輯軼詩、文


第五册


古詩源


第六册


唐詩宗


第七册


唐詩别裁集(上)


第八册


唐詩别裁集(下)


第九册


唐宋八家文讀本(上)


第十册


唐宋八家文讀本(下)


第十一册


宋金三家詩選


明詩别裁集


第十二册


清詩别裁集(一)


第十三册


清詩别裁集(二)


第十四册


清詩别裁集(三)


第十五册


清詩别裁集(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