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营盘-全民微阅读系列》:
报仇
此仇不报非君子,再过几天老兵们要是一退伍,还不窝心一辈子?
一大帮老兵于是找到营长:此仇此恨,不共戴天,哪有不报之理?只是得想个绝活治治他们,免得旧仇未报又添新伤痕,不让人家笑掉大牙?
这份“营冤连仇”,是和防化营结下的,天长日久下来,都成“世代家仇”了。
为的就是两家为拉歌的事。集团军直属队自组建始起,电子对抗营就和防化营“耗”上劲了。这也难怪,平日里在大院里两家专业各异,真要是到了比武场上,就好像“关公战秦琼”似的实在没法“华山论剑”。只是公开场合里的拉歌,可是个“共同课目”,这课目简明扼要,两家人马齐了,也不要什么开场,一上来拧上劲,就是外行也能分个输赢胜负。况且这活也的确来事,一旦干将起来,气势恢宏人仰马翻的比拼了一场刺刀还要过瘾三分,要是哪一次把对手压趴了一回,记忆里真是一辈子的“赫赫战功”,三年五载也品咂不完。
相比之下,防化营的那个指挥要“职业”多了,那人人高马大,水塔一样的身子往台上一戳,小誉“军中刘欢”,天生有一种霸气。这份霸气可不是一天两日悟出来的,那家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营长当晚就把全营闷在屋子里“临阵磨枪”。等到那份蓄谋已久的拉歌词操练完毕,兵群再次炸裂,掩上门来,练得劲起索性不想停了。
熬过一夜,这边进场还没坐稳,防化营就先发制人。一首《说打就打》如集束手榴弹兜头砸了过来,“夜猫子进宅,来者不善”。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又是那个上尉“刘欢”。随着他那得意忘形的手势,防化营的兵们早已迫不及待地吼开了:“对抗营是老大哥/鼓掌欢迎唱支歌/进了会场要唱歌/怎么今天趴了窝……革命歌曲大家唱/你们不唱我们唱/革命歌曲大家唱/我们唱了该谁唱/对抗营/来一个/来一个/对抗营/一二三/快快快/快快快/一二三/呱唧呱唧/鼓掌……”
掌声随着“刘欢”手势如暴风骤雨般劈面撞来。好家伙,将近一比三的兵力对峙,“御敌于国门之外”肯定是不行的,不如高挂免战牌,“避实就虚”,晾他一阵再说。
“刘欢”表情更为张扬,又掀起了一首《咱当兵的人》。这是他们的一贯做法,所谓“引蛇出洞”,其实说白了就是依仗人海战术搞集团作战,以强凌弱,大有黑云压城之势。倘若此时你热血债张用歌子迎战,他马上就换歌子,牵着你的鼻子走,让你肥的拖瘦,瘦的拖死,一时间整个礼堂里绝对都是人家“永远领先一步”的歌声,而你只能一个劲地擦着他的屁股。此招他们油得可滑了。对抗营里有了一丝躁动,营长连忙使眼色镇住。果然,不肯罢休的“刘欢”又挑拨过来一阵狂潮:“我们唱歌有特点/有种上来提意见/咱们向来有优势/有种上来比一比/我们唱了一身汗/你们不要坐着看/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一二三四五/我们等得好辛苦/二三四五六/我们等得好难受/三四五六七/我们等得好着急……”
一时礼堂人头攒动,其他单位的也纷纷探过头来,窃窃私语声和嘲笑起哄声充盈着士兵的耳鼓。兵们更是火了。一个个眼眶里火星子直进进的,恨不得上去撕了人家。营长一看,快到火候了,要是再压一压,士气会更高涨些。于是他连忙给了一个手势:再熬一会,等他们二鼓再衰三鼓而竭,瞅个空,彼竭我盈时,砍他几刀!要准要狠,给我刀刀带血!
“刘欢”更是有恃无恐,竟然向对抗营发动了又一轮次的挑衅,一时拉歌词也有失斯文起来:教你唱/你不唱/羞羞答答不像样/叫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大姑娘/大——姑——娘/冬瓜皮/西瓜皮/对抗营不唱耍赖皮/南瓜皮/白瓜皮/对抗营是个大泼皮/大——泼——皮……
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是我们报仇的时候了。营长果断地做了个砍瓜切菜的手势。“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一时我们的歌声乍起,所有的胸脯都是一抖一抖的。只是没想到我们势单力薄的声音,像一群小鸟刚一张开翅膀,就遭来他们倾盆大雨似的还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