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层级清晰、结构合理,语言简洁易懂,案例详实,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绪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人才培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作为党在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并确立的教育根本任务,具有深远影响。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再三强调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认为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缺乏吸引力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开展就业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找准奋斗方向,提高职业素质和能力。同时,将就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有利于拓宽当前高校教育的广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既能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又能顺应当前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作为经济范畴的一部分也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与教育体制改革同步的是,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毕业生数量逐年上涨。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难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就业主要受经济环境、高校改革、毕业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使得教育者必须注重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全过程、多方位的就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容置疑。大学生面对就业新形势,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素质问题、就业观念问题以及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得到工作岗位而表现出的道德水准和诚信状况等问题,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但是,就目前而言,大部分高校主要是加强了在毕业生就业政策方面的服务,为毕业生及时提供就业的信息,却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指导性。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助于大学生克服在就业过程中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研究思路
本研究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第一部分是现状分析,主要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就业现状展开探讨,并分析具体的成因,从而为后面章节相应措施的提出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是意义分析,主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相融合的意义展开研究,从而为后面二者融合机制的提出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是措施与路径,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二者融合的完善对策,形成研究结论。
三、研究意义
在就业教育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不仅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能够提高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应对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不论是从现实层面还是理论层面上看,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一)理论意义
第一,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大学生就业过程,强化两者内在的沟通与联系。
第二,有利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就业理想,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第三,有利于丰富就业发展理论。在新形势下实现就业指导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整体效力,进一步丰富就业发展理论。
(二)现实意义
首先,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就业过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理想,确立正确的就业方向,正确地认识自我,克服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其次,有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就业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业率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发展是否健康的主要指标,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扩大其就业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的长远、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最后,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民生之本,对国计民生发展意义重大,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解决大学生择业、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思想、观念、认识等问题,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一定的保障,从而促进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重要力量。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本研究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实施情况,不仅进一步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校就业教育的内在融合,同时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由于个人理论研究的不足,本书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研究还不够深入,提出的对策还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在研究开展过程中,我们通过中国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相关文献资料数据库,广泛收集和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提炼出国内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文献,包括著作、期刊、学术报告等。
(二)实地研究法
在研究开展过程中,我们还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访谈的方式,获取一手案例和资料,并对案例展开分析,以推动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新时代的内涵与劳动者的新责任、新担当
第二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第二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第一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第二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原因分析
第三章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大学生就业现状
第二节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第四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相融合的意义
第一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就业教育的有效载体
第二节开展就业教育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要求
第五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第一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
第二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第三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创新
第四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发展
第六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融合分析
第一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融合原则
第二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融合要求
第三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融合内容
第四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融合模式
第七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第一节课堂教学
第二节校园文化
第三节实践活动
第四节网络平台
第八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中学生的发展
第一节自我认知
第二节学习素养
第三节心理健康
第四节品德发展
第五节能力素质
第六节法律知识
第九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中教师的发展
第一节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理论指导
第二节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第三节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及其有效调节
第四节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附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案例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案例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案例三做忠诚的爱国者
案例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案例五培养法治思维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