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雪松的诗文与书法里,我发现,汉语的至高之境在生命的通境,这种生命的通境源自深邃的祖宗之心,识之者少,践之者少,得之者更少。作为诗人,诗是雪松的家务,散文与书法是其旁枝,然而雪松能在一个高度上将此三者融为一体,所以说,雪松更像一个民国的文人,或是一个江南的旧文人。今天的书法已经越来越职业化了,是不是有这种可能,书法也只有一个大诗人的出现才能救活?在诗心欠缺的书法界,我在雪松的书法里更多看到的是无心的温润之境,是老而又辣的孩童之心,一颗敏感敬畏的文心。
——著名诗人、艺术家杨键
雪松的书法,最突出的特点是文雅、灵逸、稚拙、深情。他的笔下没有简单的碑帖界限,用笔生涩沉着与宕逸虚灵相生发,墨色枯润相间。这很像他的诗,坚定沉厚一如大地足音,而灵逸纯情又如内心深处的战栗,细微而玄秘。
——著名书法家、博士生导师 于明诠
说赵雪松字写得最好, 跟诗写得好意思是一样的, 这就像苏东坡的《寒食帖》、李白《上阳台帖》或者金圣叹的墨迹。其中令人感慨唏嘘之处,在于对于国人而言久违了的生活修养。在这方面,雪松兄对于中国的当代,尤其对我本人,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
——著名诗人、散文家庞培
白花花的阳光
寂静。纯粹。
白花花的阳光中,没有一丝杂音,也没有一丝杂色,只有知了单调的叫声加重着中午的寂寞。
整整一院子白花花的阳光,无遮无拦,严严实实地铺满了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树在院子外面,院子里甚至没有杂草。干打垒的泥土院墙,泥土的地,让阳光变得更加强烈、刺目,燠热无计。仿佛只有泥土作的底色,才使阳光的强悍呈现得一览无余。
空无一人。满地白花花的阳光徒自燃烧着。凝滞的空气中,能听见这燃烧所发出的细微的咝咝声。在这燃烧的低语中,大群大群停在院子里的阳光,像是满怀着渴望。
是谁生了它们?谁养育了它们?又是谁让它们在这里满怀渴望地燃烧着?
没有人、没有响动、没有一丝杂色,满院子白花花的阳光无人照料。
在这样安静、猛烈的阳光中,午睡是漫长的。沉实的睡眠是我终生追求的幸福。躺在凉丝丝的油布单子上,头枕着瓷猫,均匀的呼吸伴和着寂静的乡村的中午,仿佛这中午时光就是我的呼吸吐纳出来的—像一条鱼停在水中一动不动,只有鳃轻轻翕动,吐着水。
当一梦醒来,闭着眼睛回味,睡意虽未完全消退,但回到乡村的午睡,无论深度和长度,都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四小时还是五小时?我全然不知,仿佛在城里的失眠,都在这里补回来了。蒙眬中我想:此刻或许已是傍晚时分,应该去田野走走,闻一闻弥漫在村庄周围的晚炊的香味……
然而,当我起身凑近窗户朝院子里张望,仿佛不由自主地进入了另一种梦境—时间并没有过去,院子里的阳光依然强烈、刺目。即便隔着窗户,眼睛仍然不能完全睁开,令人眩晕的阳光使我恍惚、惊诧:它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仿佛从未见过它们。它们纯粹得有些单调。它们是前世遗留在这座院子里的吗?然而,它们又是那么熟悉和亲切—它们是从我的梦中跑出来的!是我在忆念中经常捕捉的一个意象、一个念头,一些时间在一个人心中走过时留下的斑斑痕迹。
窗外阳光炽烈,土坯屋里显得幽暗。明暗对比在变化,蝉声带来孤寂。光阴在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逝去。我仿若又看到那个孩子(那是我吗?),在大人们下地劳作离去之后,在迟迟的午睡之后独自醒来。他站在空无一人的院子里,站在满院子白花花的阳光中,使劲地揉搓着惺忪的双眼。
荒 原……1
二 月……5
春 天……6
哺 乳……7
白花花的阳光……11
穿 堂 风……13
露天而眠……18
出 城……21
怀 念……23
火把李的梦……27
冬 至……31
锄 头 颂……34
玩 泥……35
鹰……40
行走的亲戚……44
老 母 羊……48
老 井……50
念……52
梨 园……54
孟良崮的桃花……58
对 手……60
田 园……65
葬 礼……68
告别仪式……70
乔 迁……74
黄河上的月光……76
黄河,作为一种修辞……83
在 海 边……91
站 立……96
正 午……102
在 山 中……104
西行散记……108
水的声音……116
溶 洞……122
乌 托 邦……123
无 语……127
远去的青草……133
心 仪……136
为一本时尚杂志所作的卷首语……138
笑 声……140
女 人……141
麻 雀……144
随 想……146
激 情……150
旧 物……151
母 亲……157
一盏马灯,一把油纸伞……159
季 节……163
抖 颤……166
卧 室……168
变 迁……172
平淡无奇……174
街 道……176
户 外……180
金 色……183
小 调……186
近在咫尺的阳光……188
行 走……189
动 物……193
风 声……196
时 代……198
长 度……200
谁能将平静坚持到最后……201
把 手……205
词 语……207
夜的中心……209
凡·高……212
卡洛琳·巴尔大妈及其他……214
落叶之美……216
柏林禅寺……221
底 色……226
其他及写作……232
后 记……241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