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水文》:
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岳利军
河南省南阳荆紫关水文站是丹江口水库的最大入库控制站,汇流区域绝大部分位于陕西境内,流域面积达7086平方公里。2010年7月23日下午到晚上,陕西南部突降特大暴雨,从24日凌晨开始,丹江开始涨水,24日5时,荆紫关水文站接到南阳局水情科信息,上游陕西境内过风楼水文站报流量2200立方米每秒,荆紫关水文站职工及南阳局支援人员立即行动,迎战即将到来的洪水。
暴雨还在持续,24日夜,荆紫关水文站所属淅川县境内也降下了特大暴雨。通信基本中断,站上的同志克服重重困难,把有关雨水情信息及时报送给县、乡防汛部门。从24日6时起,断面水位上涨异常迅猛并夹杂大量的漂浮物。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汛情,站上立即启动了特大洪水测洪应急方案,大家各司其职,临危不乱,分为水位观测组、外业测验组和水情信息计算传输组,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测报工作中。
从6时12分起,水位迅速上升,流速加大;6时32分,水位达211.84米,流速仪实测流量306立方米每秒。随着水位急剧上升,流速的不断加大和漂浮物的增加,流速仪不能再使用,外业测验组决定采用中泓浮标法进行流量测验,测验组同志立即按预案各司其责,发信号、做记录、传信息等各个环节,按测验规范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
6时52分,利用中泓浮标实测流量1570立方米每秒,相应水位213.08米。8时12分,两小时之内河水上涨3.54米,水位达214.63米,实测流量3170立方米每秒,P6、P4、P3、P2各水尺相继被淹没。
9时12分水位达215.03米,实测流量3870立方米每秒。此后,水位流量增幅减缓,大家以为此次洪水接近峰顶,紧张的情绪稍有缓和。但时隔30分钟,河水在稍事平缓之后,积聚了更大的能量。10时6分,受上游来水影响,水位又开始了新一轮上涨,并在11时30分达到水位215.71米,实测流量5300立方米每秒。
河水裹挟着大树、油罐等大量的漂浮物,咆哮而下,漂浮物不时碰撞已接近水面的缆道副索,导致高高悬挂的铅鱼和副索钢塔大幅度摆动。为避免流速仪和铅鱼受损,测验组决定拆除铅鱼拉偏索及通往缆道房的信号悬挂索。年过半百的荆紫关站站长黄志泉和年轻职工杨明武同志毫不犹豫地跳入奔腾的河水中,游向缆道主索钢塔,小心翼翼地拆除了拉偏索并固定好铅鱼;杨明武同志冒着生命危险登上11米高耸在滔滔洪流中的钢塔顶端,拆下了信号索。巨浪急流中,他们的身影仿佛飘摇的落叶,随时都有被卷走的危险。为确保安全,测验组全体人员拿着救生设备,密切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救援。
浪高流急,漂浮物布满河道,12时10分左右,缆道副索被大量的漂浮物缠绕拉断。大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多亏提前拆除了主副索之间及缆道房的钢索,消除了主副索同时被拉断的安全隐患。位于水文测验断面上游几十米的高压电线和通信电缆相继被河道漂浮物拉断,水面上火花四溅。12时42分,水位高达216.48米,实测流量8790立方米每秒,河面波浪汹涌,奔腾下泄,涛声震耳。13时20分,右岸主索钢塔在漂浮物的缠绕下,顺流倒下,主索在急流中剧烈摆动,危及左岸钢塔和缆道房安全,情况万分危急。此时测验组胡成年总工立即请求局有关领导,建议斩断循环索和起重索,确保缆道房安全。在王立军局长的指示下,测验组同志飞奔到缆道房果断截断了与缆道房相连的循环索和起重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