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生态文明新时代视角》:
一、建成生态美丽的乌云山村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①。建设美丽乡村、乡村绿色振兴是一项涉及农村环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系统工程。其中,农村环境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根本基础,生态美丽是生产美化、生活美好的重要前提。建成生态美丽的乌云山村是推动乌云山村实现美丽乡村绿色振兴的首要任务。重点做好资源绿色化、环境绿色化、生态绿色化工作。
资源利用绿色化。《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在资源开发与节约中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节约资源是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之策②。《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明确指出,农村要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做到节肥、节药、节水、节能③。乌云山村应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重点开展节能、节水、节地工作。一是建设节能型乡村。减少传统木柴燃料使用,提高用电质量,确保节约电能;推广低碳环保的新型能源,以及省柴节煤灶、太阳灶、小型风电等技术和产品,设法解决已修建沼气池的废弃问题,用新能源满足炊事、采暖、洗浴、照明等需求。二是建设节水型乡村。月牙湖、碧玉湖、仙人湖是乌云山村宝贵水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水资源,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学习借鉴以色列先进的滴灌技术,全面推行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的美丽乡村。三是建设节地型乡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划定耕地、茶地红线,保证茶叶专业村可持续发展;严格各类项目用地审批,做好现有综合楼、茶博园、文化书院等项目;充分利用文化广场,发挥其最大价值。
环境治理绿色化。乌云山村要实现美丽乡村生态振兴,应以提高水、土、气质量为中心,重点推进水、土、垃圾防治绿色化。一是水环境绿色化。污水处理是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内容,乌云山村要修建完善排污管道和污水处理站,确保村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汇集污水处理站。严格限制村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湖水中,强化农家乐污水处理和排放管理工作,防止村民和游客对水面造成人为污染。鼓励村民日常生活尽量减少含磷洗衣粉的使用量。二是土壤环境绿色化。预防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环境要未雨绸缪,邀请专业机构对乌云山村土壤作环境检测。在此基础上,要重点确保茶叶生产坚持使用有机肥料,坚决杜绝大量使用农药与化肥,利用太阳能、粘虫板等方式消灭病虫害,以减少土地污染、优化土壤结构。三是垃圾治理绿色化。大力实施垃圾清洁工程,加强村民游客乱丢垃圾管理,引导村民开展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可回收垃圾,农膜要尽量回收利用,增设并合理布局垃圾桶,规范处理畜禽污染物,整治公共厕所环境卫生。此外,预防空气污染、道路扬尘污染,严格禁止秸秆与垃圾焚烧,加大改圈改厕力度等。
生态保护绿色化。乡村是最接近自然生态的人类聚落形式,自然生态内部突变和人类各种活动干扰都会造成生态失衡,从而影响人的健康与生命、人类生存和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绿化自然生态是乌云山村实现美丽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工作。一是绿化自然生态。深入推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政策,不断扩大森林植被等绿色覆盖面积,将原有马尾松林改造成景观混交林,绿化村庄道路两旁与湖边,美化村民的房前与屋后,将乌云山村打造成绿色氧吧。二是保护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与动物和谐共生是美丽乡村的应有图景,构成了美丽乡村自然生态优美蓝图。乌云山村要加大对野兔、松鼠等多种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严格遵守狩猎制度、规范狩猎行为、严控狩猎时间与数量,确保野生动物数量与种类不仅不能减少还要有所增加。三是加强水土保护。乌云山村既要坚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也要加固路基、水岸土方,防止塌陷,还要做好月牙湖、碧玉湖、仙人湖的水患预防和水利建设工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