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凤鸣朝阳:成语中的动物
0.00     定价 ¥ 35.00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
  • ISBN:
    9787535091154
  • 作      者:
    王士祥
  • 出 版 社 :
    海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小书,具有知识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对于读者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积极帮助。 本书涉及的成语将近1000个,涉及的各种文献近300种,包括例词、注释、小档案、成语飞花、正文、主要引用文献、后记。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士祥,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讲坛》《百家说故事》《人文课堂》主讲嘉宾。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年度社科人物,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博士后项目2项,省社科项目2项。国家级课程4门次,出版专著17部,发表文章50余篇,多次获奖。
展开
精彩书摘
沐猴而冠
原意指猕猴戴帽子,外表装扮得虽然很像人,但仍然掩盖不了猴子的本质。经常用来讽刺人面兽心或窃据名位的人。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①沐猴而冠耳②,果然③。”
①楚人:楚地的人,这里专指项羽。
②耳:语气词,没有实际意思。
③果然:真的是这样。
【小档案】
猴,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种类很多,栖息环境广泛,多群居山林之中。性机警,视觉、听觉灵敏,大脑发达,拇指灵活,行动敏捷,善于攀登跳跃,喜欢群体生活。多以植物的幼芽、叶子、种子及果实为食物,有时也采食鸟卵和雏鸟。属国家保护动物。
【成语飞花】
弄鬼掉猴:比喻调皮捣蛋。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杀鸡骇猴:比喻通过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示别的人。出自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
猕猴骑土牛:形容人在仕途上晋升缓慢。出自陈寿《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猴子是人们常见的一种动物,它们在进化的历史上和人类有着密切关系。在动物学上,猴子属于哺乳纲中的灵长目。它们有比较高的智商和非常强的模仿能力,像人类一样具有喜怒哀乐等丰富的表情。事实上,灵长目又可以划分为很多小类,叫作“科”,我们所常见的猴子划为其中的猴科。这些猴子又根据它们自身的某种特点,被命名为滇金丝猴、平顶猴、长尾猴等,其中的很多种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猴子喜欢集体活动,数量从几十只到几百只不等,它们往往结成严密而等级分明的群体,由一只身体健壮的公猴率领。
大凡见过猴子的人都知道,它们活泼好动、动作敏捷,喜欢玩耍甚至打架。它们靠着自己敏捷的身手,采摘各种果子、树叶、种子充饥,有时也采集鸟卵或捕捉昆虫及幼鸟作为食物。《西游记》不仅让我们充分领略了猴子的各种情态,更让我们欣赏到了大闹天宫美猴王的广大神通,以至于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也在《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说“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着力对这位大闹天官的英雄进行了歌颂。
任你翻开任何一本成语词典,你会发现其中和猴子有关的成语还是不少的,而这些成语又往往包含着不同的含义。比如,我们都知道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也就是成语所说的“猴子捞月”或“水中捞月”,比喻愚昧无知或白费力气。出自佛教典籍《法苑珠林》:过去有一个伽尸国,国内有一片人迹罕至的树林,里面住着一群猕猴。一天,猕猴看到树下的井中有个东西在晃动,仔细一看,原来是月亮,于是着急了。猴子头儿赶紧召集所有的猴子,商量怎么把月亮救出水井,这样就不至于晚上到处一片黑暗了。大家一筹莫展,还是猴子头儿聪明,它说:“我拉着树枝,其中一个拉着我的尾巴,然后别的再拉着下一个的尾巴,就这样我们连到一起,不就够着井里的月亮了?”大家伙儿一听,是个好主意,于是马上行动。就在马上要碰到水面时,树枝“咔嚓”一声断了,所有的猴子叽里咕噜全掉到了井里。这个故事比喻庸人自扰,甚至容易招来祸患。
在《庄子》这本书里,有一篇《徐无鬼》,其中有一个《猴子搏矢》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吴王乘船在长江中游玩,长江中有一座山,山上住了很多猴子,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猴山。当猴子们看到吴王一行人登到山上时,都很害怕,“唧唧”地叫着逃进了树丛里。这时大家看到一只猴子大摇大摆、从容不迫地跳来跳去,好像在故意卖弄,完全把吴王他们当成了普通观众。吴王也不客气,张弓搭箭对着这只猴“嗖”的就是一箭,没想到猴子真有本事,竟然灵巧地接住了。吴王一看,更不客气了,命令随行的士兵“一起射”。大家可想而知,猴子的下场悲催了,哪能接得住那么多一起射来的箭,一会儿就变成“刺猬”了。吴王很感慨,对身边的朋友说:“这只猴子本意是嘚瑟自己的灵巧,骨子里透着骄傲,结果它也没想到会死得这么酸爽。哎,每个人都应该引以为戒Ⅱ阿,千万不要拿你的神气去向别人炫耀哦!”后来人们就用这个寓言形容喜欢卖弄聪明、表现自己,结果说不定是会吃亏的。
每个成语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就像我们前面举到的两个,很有意思,也很有教育意义,不过我觉得,大家最熟悉的和猴子有关的成语故事大概要数《杀鸡骇猴》和《朝三暮四》了。
从前有个秀才,家中喂养了几只鸡和两只猴子。刚开始的时候,它们倒还安宁,可是到了后来,两只公鸡为了向同一只母鸡争宠而反目成仇,经常在院子里打架,闹得鸡毛乱飞;而那两只猴子呢,也为了争夺食物和讨秀才的喜欢,互相打斗,甚至还打坏了秀才的一些用具。作为读书人的秀才原本是喜欢清静的,可现在倒好,整天见到鸡飞猴跳。于是,他就用树枝打鸡,结果鸡飞到墙上或树上继续打架;用棍子吓唬猴子,猴子赶紧逃窜,而且闹得更欢了。秀才忍无可忍,就捉住一只公鸡,当着猴子和其他鸡的面,一刀下去把鸡杀了。猴子一看主人来真的,非常害怕,浑身哆嗦起来,从此再也不敢胡闹了。这个成语就是“杀鸡骇猴”,也叫
展开
目录
沐猴而冠
马首是瞻
三纸无驴
蹊田夺牛
中原逐鹿
欲为孤豚
亡羊补牢
跖犬吠尧
狐假虎威
狼狈为奸
狗尾续貂
猫鼠同处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虎口余生
虎背熊腰
投鼠忌器
守株待兔
盲人摸象
雁默先烹
乱点鸳鸯
趋之若骛
鹅行鸭步
飞鹰走狗
闻鸡起舞
凤鸣朝阳
老鹤乘轩
鸱目虎吻
燕颔虎颈
草长莺飞
隋珠弹雀
乌头白,马生角
鹊桥相会
鸥鹭忘机
鼋鸣鳖应
龟鹤遐龄
打草惊蛇
井底之蛙
虾兵蟹将
缘木求鱼
蜗角相争
以蚓投鱼
金蝉脱壳
车胤囊萤
飞蛾赴火
庄周梦蝶
蚕绩蟹匡
聚蚊成雷
蝇头细书
蜂目豺声
堤渍蚁穴
螳臂当车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