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永远的东方红——中国通信卫星发展纪实
0.00     定价 ¥ 128.00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
  • ISBN:
    9787010243832
  • 作      者:
    张国航,孔晓燕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为叙述背景,以东方红一号到东方红五号的通信卫星研制历程为主要脉络,通过纪实的手法,追寻、撷取和还原那些可歌可泣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在一幕幕瞬间中,在一个个故事里,在一位位人物身上,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贯穿始终,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血脉赓续至今,“两弹一星”精神的旗帜高高飘扬。 “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作序推荐,称赞本书“很真实、很生动、很有力量”。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国航,中共中央党校哲学博士,高级政工师。
展开
精彩书摘
1970年4月24日,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是一个注定永远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一颗会唱歌的人造地球卫星进入了茫茫宇宙,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永久的骄傲,拉开了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奔跃进入太空时代的帷幕。它的名字,叫东方红一号。
一时间,《东方红》的旋律传遍了华夏大地的高山平原、江河湖海,亿万中华儿女载歌载舞、一片欢腾,沉浸在幸福与喜悦之中。当这首天地交响播撒到五大洲四大洋,世界各大媒体迅即发出电讯稿,惊叹中国人凭着自力更生取得的伟大成就,全世界为之轰动。
从1958年发出号召到1970年发射成功,中国人在一穷二白的底子上筚路蓝缕,老一代航天人艰苦创业,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东方红梦圆。至此,导弹、核弹、人造卫星任务相继完成,研制“两弹一星”全部实现。这是依靠广大科技人员艰苦攻关和全国大力协作创造出的人间奇迹,打牢了国家自立自强的坚强基石。
一、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57年10月4日,苏联人在中亚沙漠里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取得了“斯普特尼克一号”(Sputnik-1)卫星发射任务的成功。这颗卫星呈球形,直径58厘米,重83.6千克。当时苏联正在筹备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领先美国率先发射卫星,让苏联荣摘“全球第一”的桂冠,在节日来临之际,成为具有极大政治意义的重要献礼。
斯普特尼克一号卫星入轨后不久,苏联方面就向国际社会公布了消息,塔斯社的报道称这“开辟了星际航行的道路”。卫星通过无线电波,将“滴……滴……”的声响传送到地面,让世界为之震动,给社会主义阵营以极大振奋,被称为“红色月亮”。苏联还宣称,美国还需要发射许多个“橘子一般大小的卫星”才能和苏联相提并论。
苏联发射卫星,给美国和西方社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乃至近乎“歇斯底里”。在美国,尽管艾森豪威尔故作轻蔑地说苏联只是“将一个小球送上了太空”,但朝野却是“一片哗然”“吵嚷不休”的局面;西欧“惶恐不安”,日本破除“对美国迷信”……对美国来说,技术优越的“神话”、一厢情愿的领先“幻觉”,都在“苏联月亮”上天后被粉碎了。①在巨大的压力下,美国白宫开出了“空头支票”:将既定综合试验任务还没完成的“先锋号”运载火箭的完整试验,作为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尝试。12月6日,这次发射尝试以火箭点火后不到2秒、上升2米便因发动机故障而折回发射台并发生爆炸而结束。成千上万在电视机前目睹实况的美国人备受心理打击。直到次年1月31日,一颗名为“朱诺1号”的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将探险者1号送入轨道。但这颗细长圆柱形的卫星只有14千克,长2.03米,直径不过15.9厘米。
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竞相进入太空后,大搞“太空军事化”,让静寂了亿万年的太空一时间“硝烟弥漫”,但也让全世界深刻认识到太空的巨大战略价值。之后,西欧、日本、印度等纷纷涉足航天领域。
1957年10月15日,中苏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就火箭、原子弹、航空等新技术方面的协作援助达成协议。11月2日,应苏联方面邀请,毛泽东率团乘专机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大会,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以及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抵达莫斯科的第二天,11月3日,苏联又发射了一颗更大而且肉眼可以看得见的人造地球卫星,还载有一只名为“莱卡”的小狗。
苏联的榜样激发了中国领导人的乐观情绪和赶超斗志。在莫斯科期间、毛泽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全世界公认:苏联两次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就,开辟了人类征服自然界的新纪元。”“而在苏联发射人造卫星以后,就在最重要的科学技术部门方面也占了压倒的优势。”他感慨道,这是世界上两个阵营力量对比的转折点。从今以后,西风压不倒东风,东风一定要压倒西风。③
那段时间,人造卫星的意义和用途受到了党中央和中国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大家的热情很高。1958年5月15日,苏联发射了第三颗卫星,重达1327千克。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雄才大略回顾过去、总结当下、规划未来。他说,苏联第三颗卫星上天,这是好事。苏联卫星上天,我们想不想搞个把两个卫星,我们也要搞一点卫星。
现场顿时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是在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仅仅半年就发出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向世界立下的誓言。 P25-27
展开
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