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心中的国学 修身
0.00     定价 ¥ 32.00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
  • ISBN:
    9787569947120
  • 出 版 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日期:
    2023-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立德-家国天下是儒家传统立身处世之法。 本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修身要落在实处》《杜甫与刘禹锡的房子》等一个个鲜活的生动故事,让同学们从小奠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
展开
作者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国学》编辑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专家组建而成,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秉承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标准,倾力打造出全国第一份面向少年儿童的重量传统文化期刊——《少儿国学》,并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推荐期刊”“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专业委员会推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指定期刊”等诸多荣誉。
展开
精彩书摘
究竟什么是修身呢?
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提出“内外交养”的修身之道。
“内”就是指修心养性。《大学》指出“修身在正其心”,就是说人都有怨愤、恐惧、好恶、忧患等情绪,我们不能完全摒弃这些情绪,而是要让理智来参与,使情绪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也就是和谐状态。孟子提出人要“立本心”,他认为人具有天生的善性,但是人生在世,受各种欲望的诱惑,内在的善性会被蒙蔽,因而丧失,这就是“失其本心”。他教人修养的方法就是“求其放心”,即把失去了的善心寻找回来。他还让我们要“养心”,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减少欲望是保有善心的最好途径。
除了内在的修养,外在的表现也很重要。言行应在践行礼仪上下功夫。都说中国是“礼仪之邦”,这是因为在古代中国,“礼”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人生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道德律令、行为规范的约束,而礼貌就是礼仪落实在人的行为方式中体现出来的面貌,是一个社会文明水准高的标志。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立于礼,成于乐”:“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礼可以使人立足于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懂礼,那么他言行举止、进退回环都不知道怎么办,就更不懂得怎么处理人际关系,不能顺利地立身处世。孔子还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君子广博地学习典籍,并用礼来约束自己。
修身的最高目标是成圣成贤。儒家的人格是有层级的。《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仪》中记载孔子把人格划分为五个层次:庸人、士、君子、贤人、圣人。人格修养就是通过不断地修养,使人生境界一层一层地上升,从低层次的普通人直到“圣人”这一理想目标。为什么古代如此在意“修身"?
在儒家看来,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就不是孤立的,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关系,要学会与他人、与社会、与天地相处。“修身”就是教我们怎样与外界相处得更好。儒家的修身是由内而外、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一个体系。
首先,我们要学会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孔子的学生子张向孔子请教怎么实践仁道。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德,就可以说成仁了!”子张说:“请问五德是什么?”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就不侮慢。宽就得民心.信就会使别人信任他,敏就会做事有成效,施惠于人就会有人可用。”这五个方面都是处理人与人关系时的重要修养。有了这样的修养,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就能够令人信任,受到敬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会让大家喜欢自己,那么你就能获得人们的信任、支持和帮助,从而事半功倍。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律”是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于别人。这就是所谓“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自己要立身于社会,也要使别人立身于社会:自己要通达于社会,也要使别人通达于社会:能从自身出发理解别人,这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这就是所谓“忠”。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作忠恕之道。
其次,我们如何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呢?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就是“群己”关系,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群体生存。孔子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与为社会做贡献的关系,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以恭敬的态度进行自我修养,自己的修养做好了还要使他人安乐,还要为天下百姓谋福利。P2-4
展开
目录
自立
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名句里的“修身”
在大自然中修身
修身要落在实处
自励
闻斯行诸
励志勤力
杜甫与刘禹锡的房子
谁言读书苦,其乐能忘忧
自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君子审己以度人
修己安人以成君子
知“耻”
自律
温良恭俭让
不畏人知畏己知
以俭为师的晏子
三怨与三律
家教
在父母的泥土里开出花来
家和万事兴
尊长爱幼的杰出恩想家颜元
“趣味主义”成就最好爸爸
胡适的交友之道
读书不只为考试
家训
家训中的“俭”
诗中家训
坎坷一生的心得嘱托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淡泊而志明
母子情深
爱的智慧
家规
殷殷叮咛
教子宝典有家书
石旗杆里光耀门楣
儿女的责任
父母的爱与寄托
高贵的寒酸
与邻为善
家风
祠堂尊教化,永世重家风
感动上苍的孝行
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割不断的书香之脉
孝亲尊老,感天动地
千叟宴的故事
用花做寿礼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