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 模 |
湘赣接界的云阳山石马镇及周边地区,做“细木作”的曲直工是个名人。在木匠行当中,搭梁造屋的叫“粗木作”,做精美家具还能雕花的是“细木作”。曲直工的手艺出自家传,讲究的人家做家具不能不请他,好酒好饭菜地侍候着,生怕得罪了他。尤其是准备迎娶新娘的人家,做了雕花床、雕花窗、刻花大柜之外,还要做喜模。
喜模又叫喜饼模,是用梨木雕刻的做糕点的模具,用它压制出圆圆的面饼后再去烤制。面饼在婚宴上,新郎新娘要当众吃下,表示永不离弃;然后是亲朋好友品尝,也作个见证。这是流传久远的风俗,在婚礼中是少不了的一道仪式。
不就是个模具吗?这有什么奇巧的!但曲家做的喜模,却有独到之处,别的匠人比不了。喜模是两个,上面分刻新郎新娘的脸像,虽只是简单的线条,却能抓住特点,要雕得有形有神。这需要先在纸上对着真人速写,再刻到模子上去,基本功靠长年累月的练习。脸像两边要雕上字,一边是“喜结连理”,一边是“白头偕老”,脸像下面要分别刻上新郎新娘的姓名。仪式上,新郎吃的是印着新娘脸像的喜饼,新娘吃的是印着新郎脸像的喜饼,他们把对方“吃”进心里,就会永志不忘,和和睦睦过一生。众人吃了印着男女脸像的喜饼,既见证了这桩婚事,也有权对将来生了外心的一方进行规劝和指责。
曲直工年届半百了。背有点弯,但身子骨硬朗,一双眼睛亮得打闪,下巴上蓄一小撮山羊胡,很老派的模样。他说他为新婚男女雕过不少喜模,多少年过去了,没有一对离婚,即便是因病因特殊事故有一方离世的,另一方也是守得住心志再不会成家!
“曲爷,你雕的喜模,有灵性,有魔力,怪不得你生意好。”
“哈哈,哈哈!”曲直工仰天大笑。
“曲爷,你只有一个独女,将来结婚,是男方办酒宴,听说还是外省的,吃喜饼就免了?”
“难道我不办回门酒?喜饼照样要吃的,老规矩不能变!”
“那我就先贺喜了。我们等着吃喜饼哩,那印在上面的脸像一定是头一份的。”
“当然,当然!”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