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故事》通过对市井生活的体贴感知和深沉渲染,勾画出一幅富有生命力的老街风情图,各色人物在画卷中演绎着生活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形成众声喧哗之势。在繁杂喧闹的世俗图景背后,隐藏着作者对平凡人物人事命运的关注和体察。
| 戏霸洛半城 |
老街的戏园子不在老街的繁华处。
沿着老街往东走,出了丽京门,走上两里地,有一搭桃园,桃园对面就是老街的戏园子。
老街是商贾之地,三教九流,人物繁杂。听戏是个清静事儿,在嘈杂喧闹的地界里是不能安心听戏的。老街的戏园子在丽京门外,去戏园子听戏,就成了老街人闲散怡情的乐趣。有戏班子来,站在丽京门城墙上,就能听到戏班子人咿咿呀呀地喊嗓子,影影绰绰地看到戏班子人练功跑圆场。
老街人爱听戏,对在老街发生的梨园趣事,过去了多少年,也能如数家珍地念叨个细细致致。最让老街人津津乐道的是“戏霸”洛半城。
说起洛半城,大凡上点年纪的老街人都记忆犹新。洛半城原是开乐器铺子的,卖锣鼓铜镲古琴竹笛,也是半路出家喜欢上唱戏。玩儿票也玩儿出了精彩,嗓音亮丽,粗犷豪放,唱花脸能声穿半个洛阳城。洛半城进老街戏班子已是二十多岁。跟着戏班子,开始只是唱唱折子戏,后来就排全本的《铡美案》《霸王别姬》《西厢记》。洛半城既可以扮花脸演唱他最拿手的包拯爷,也能来悲愤颓唐的《卖马》里的老生秦琼,还能变身《西厢记》里尖音假嗓的小生张君瑞;更绝的是他反串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老街人把十八般武艺集于一身的洛半城称为“戏霸”。
洛半城读过几年书,识字不多,但脑子特别好使,尤其是听戏有过目不忘的本事。那年,河北来了戏班子,唱的是连本的评剧《穆桂英大破洪州》。
老街人听着过瘾,洛半城也想把戏给留下来。
目 录
contents
第一辑 老街戏事
序/杨晓敏
003 · 戏霸洛半城
007 · 戏迷程裁缝
011 · 梨花白
016 · 戏混子
020 · 戏神
024 · 咿呀
028 · 圆场
033 · 对台戏
038 · 角儿
042 · 苦哇
046 · 秋祭花戏楼
051 · 诗意
第二辑 老街闲事
057 · 老街汉子
063 · 汉子身手
067 · 牛五心事
072 · 老街汤王
077 · 老街寡妇
081 · 神刻张
086 · 老街鳖王
090 · 鳖王逗鳖
094 · 鳖王情话
099 · 背桥
103 · 铁蝴蝶
107 · 流泪的水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