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像人世间多数大事件一样,中国19世纪末爆发的排外运动,有其久远的根源。不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理解这次排外运动。
当排外运动通过公开攻击位于首都的十一家外国公使馆而显示出国际性之时,即暴露出了它的本质,同时表明中国在某种程度上蓄意对抗整个世界。世人随即开始以极其强烈的兴趣关注这场无与伦比的较量的进程。
当人们了解了7月7日英国公使馆所谓的大屠杀与圣保罗大教堂将近完成的弥撒仪式的大体情况,事件中骇人听闻的细节吸引了所有国家的关注。绝对新奇、强烈的戏剧性趣味,国际事件,以及中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深远影响,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将中国的这次动乱与有史以来的任何事件区别开来。这证实了中国的一句格言:世事难料。这段历史插曲将吸引人们长期关注,并有望从各种角度进行彻底调查,以便历史学者最终有信心得出明确的结论。
目前,关于许多重要事件,尤其是中国政府的行为,尚无从得知,关于这一问题,在广泛的范围内存在巨大的意见分歧——这不仅是正常的,而且也是不可避免的。
本书计划在记述北京围攻使馆事件的客观细节的同时,勾勒形成围攻使馆高潮期主要事件的重要轮廓。诚然,如此一来,要涉及广泛领域,必定会有不少遗漏和不确之处,尤其是在细节方面,因而有理由担心,不了解所有事件,就不能说明这些事件孰轻孰重以及它们之间的恰当关联。
上述缺陷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除了英国政府的蓝皮书和白皮书外,很少有可以利用的官方报告,而英国的白皮书最新的一卷又发布太晚,难以利用。军事行动不得不仅作概要性叙述,不过这一简略处理的缺陷很容易从其他信息源得到补偿。
要恰当地解读中国义和拳乱这一名副其实牵涉几大洲许多国家的问题,就需要叙述这场动乱爆发后一年发生的事件,包括《和约》(the Treaty of Peace)和最后的结果。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情况是: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谈判确实一直在进行,但直到目前仍未完成。什么问题都未真正解决,而在中国,永远不会有什么“最终结果”,因此,只能依据过去的事情对现在的局势进行综合审视。
中国需要新的道德生活,认识到这样一个无可争辩和至关重要的事实,十分重要。基督教的引入已经为弥补这一缺陷做了一些事情,并展现出在适当的条件下,基督教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中国本土基督徒在最近的动乱中的行为,总体上说,增添了见证基督教力量新的、激动人心的历史篇章。
一些西方国家的人在中国土地上的行为已经对基督教在中国人中的好名声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但是,当骚乱平息后,道德力量必然会恢复其影响力,而且可能会扩大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得多的规模,并产生比以往更大的效果。
无论中华帝国的政治前途如何,中国人民始终是世界生活的重要因素。纠正过去的错误,把中国和列强的关系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基础上,对世界和平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必须清楚地了解过去与新近这场动乱的关系,本书意在为此谨尽绵薄之力。
1901年6月于天津
前言
上卷
第一章久远的憎恶根源
第二章难解之国际困局
第三章基督教在华境遇
第四章天主教在华作为
第五章排外骚乱五十年
第六章排外宣传及结果
第七章西方之商业入侵
第八章外人之领土侵犯
第九章改革维新之夭折
第十章义和拳组织源流
第十一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十二章义和拳烽火连天
第十三章义和拳与清政府
第十四章围困京城外国人
第十五章攻击驻华公使馆
第十六章围困使馆第一周
第十七章内南城墙争夺战
第十八章至险至恶之时日
第十九章休战协议之达成
下卷
第二十章围困期间的生活
第二十一章焦心等待的日子
第二十二章再度围攻公使馆
第二十三章围困之最终解除
第二十四章大沽至北京战事
第二十五章众志成城固守御
第二十六章解围后之面面观
第二十七章上帝之手控围困
第二十八章饱经摧残之北京
第二十九章面目全非之国都
第三十章惨遭毁坏之通州
第三十一章联军占领的天津
第三十二章内陆洋人之遭遇
第三十三章传教士拳乱经历
第三十四章中国教会大灾祸
第三十五章拳乱之个人遭遇
第三十六章山西基督徒劫难
第三十七章外人占领之一载
第三十八章中华之前景展望
温馨提示:请使用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